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8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及磁浮技术发展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高速磁浮列车运营示范线开通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于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磁浮技术在综合交通技术发展中的意义也非常关心。为此,作者根据上海高速磁浮列车运营示范线的建设和运营实践,结合“十五”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的研究情况,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些介绍,尤其为关心我国交通技术发展的科技及规划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为基础,提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速度目标值的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从系统投入方面分析了速度目标值对土建工程投资和车辆购置费的影响;其次,从运输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旅客作为消费者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探讨了磁浮列车服务水平(速度和票价)、项目长度(出行距离)、旅客时间价值和其他交通竞争者的服务品质等因素对磁浮交通市场份额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经济学方法,分析了速度目标值对磁浮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并以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探求速度目标值的最佳决策。以某虚拟项目为案例进行演算,获得该项目的最佳速度目标值为520 km/h。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出行要求,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公交先行和城市轨道交通优先建设等措施被倡导实施。中低速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它与传统轮轨列车不同,利用电磁力将列车悬浮、导向和驱动。在其线路的分析、计算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磁浮列车的特点。由于我国研究的中低速磁浮大都参照日本的HSST技术,现以该技术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中低速磁浮线路部分参数的选取,为我国中低速磁浮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有利于指导我国高速磁浮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生产及运营中涉及的技术标准编制和实施工作,对高速磁浮交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标准应用阶段的不同,将该标准体系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产品3个分体系;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各分体系中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结合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特点及标准体系编制规范,确定了标准体系表和标准编码的格式;建立了各分体系的结构框架,为标准体系表和各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旅客城际出行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和社会活动导致了城际旅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作者描述了城际交通工具为旅客提供的服务要素存在着差异性,及选择主体在选择行为上存在着主观性和模糊性.作者在分析了城际交通工具服务要素构成的基础上,为了科学地预测不同交通工具的客运需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城际旅客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服务要素的权重分配,建立了城际O-D段的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航空公司直销渠道竞合动态重复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航空公司直销渠道竞争与合作静态一次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的结果,从而得到航空公司直销渠道合作与竞争的纳什均衡策略.航空公司之间的博弈是一种长期博弈,因此在静态一次性博弈模型基础上,建立航空公司直销渠道竞争与合作的动态重复博弈模型,结果表明航空公司应该采取长期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概述了联邦德国在修建调整稆所遇到新问题,重点介绍针对这些问题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扩其所得的结论。这些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车一桥耦合振动;高速铁路桥梁的竖垧 ,横向及纵向刚度问题;纵向力传递机理和传力装置;以及施工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航班延误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旅客、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利益.受天气、管制、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彻底消除航班延误,但可以探究航班延误的内在原因及其发展规律,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首都机场的追踪统计,分析不同航空公司、不同时段的延误时长、延误率和延误波动;建立一天延误时长分布的核概率密度函数,证明在以往机场仿真时将延误时长分布看作是正态分布并不合理;提出直接利用延误总时长拟合最佳窗宽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达到航班延误规律分析要求,可以为不正常航班情形下的运行调度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