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武隆隧道为渝怀铁路第二长大隧道.该隧道的施工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古滑坡浅埋、软岩、断层、煤层、非煤系地层瓦斯、岩爆、高压富水、岩溶、暗河、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岩溶、暗河以及岩溶涌水是本隧道施工的最主要地质问题和整治重点.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并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施工措施,可为同类长大铁路隧道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布亮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隧道穿越地下暗河出现路面涌水的情况,在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地质因素、施工处理不当两方面分析隧道路面涌水成因,提出了疏通地下河通道、疏通地下河暗流河段、桥梁跨越、增设泄水洞的处治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多种因素作用易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文章以某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渗漏水病害处治为例,从地质水文条件、路面结构、防排水体系以及路面施工状况等方面,分析了隧道路面渗水成因,评定了渗水病害等级,并根据评定结果进行路面内部的排水引流结构设计,同时提出采用注浆和灌缝材料进行密封施工的处治方案。实例观测结果表明,渗涌水病害处治效果良好,路面通行效率得到提高,该处治方案与工艺可为富水山体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涌渗水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岩溶发育地区隧道溶洞的处治方法影响隧道后期的运营寿命和安全。文章分析了溶洞的形成机理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阐述了隧道溶洞的处治原则,并以广西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项目丘莫隧道和梁家隧道溶洞处治为例,介绍了隧道溶洞处治方法,为相似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溶洞的处治是喀斯特岩溶区隧道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溶洞内的悬空结构、填充物渗漏、季节性集中降水等不良因素会导致隧道施工存在困难,处治不当极易引起洞身冒顶、崩塌、偏压、突泥涌水、变形量过大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文章结合广西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遇到的溶洞及其处治方案,探讨喀斯特岩溶区溶洞形成机理,分析隧道溶洞处治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对溶洞处治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原隧道施工中常出现软弱围岩涌水、突泥等危害,直接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和工期延误,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杜绝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涌水、突泥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依托花石峡至久治公路夏德尔隧道软弱围岩工程实例,对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泥等危害的安全保障措施、超前预报和应急处治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条件下隧道的建设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风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塌方问题屡见不鲜,主要是受到不规范施工、不良地质条件、设计问题、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针对砂岩区隧道塌方特性,文章以云贵高原西南麓某山区高速公路沉积砂岩隧道为例,根据该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分析引起隧道塌方的基本原因,并运用工程类比方法,结合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投资控制、施工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了塌方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岩溶区铁路隧道在高强度降雨后水害频发,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冲击运输秩序甚至中断行车.以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水害案例为依托,从地质条件、降雨条件、水害段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对衬砌破损原因进行探究,提出以"充分利用既有结构+重点区段开放性排水"为核心理念的隧道水害处治技术,并通过数值仿真对灾害形成与处治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  相似文献   

11.
在特长隧道的施工与运营阶段,必须严格做好涌水排放控制措施,从而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结合某特长隧道项目的建设实践,通过对特长隧道涌水排放的理论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特长隧道施工和运营阶段与周边水库相互影响的模拟试验分析、特长隧道涌水对周边环境植被覆盖和地表水体的遥感监测分析,为类似工程涌水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滑坡、崩塌、偏压,洞身冒顶塌陷、突泥涌水、溶洞及变形等各种地质灾害处治方案制定成为隧道施工的关键。文章结合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实例,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长大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在断层带地下水发育、导水性较好、补给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文章对青云山隧道F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涌水的特征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穿越该断层所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超前大管棚、加强型抗水压衬砌及全包防水等综合工程措施.施工中由于采取了这些工程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隧道施工造成的地下水流失,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江西永莲隧道施工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文章通过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法与超前钻孔探查法确定承压不良地质含水体的空间位置、展布形态以及富水性等,并根据探测结果采取左洞重点涌水钻孔的小偏角原位扫孔注浆、含水体区域的左洞加密钻孔注浆、重点区段的帷幕加固圈加厚处理以及右洞工作洞室钻孔泄水释能并注浆的方法进行左右洞联合处治。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实际开挖效果表明,采用左右洞联合处治方法,承压含水体处治效果良好,含水体区域岩体的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隧道顺利安全地通过了F_2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5.
高黎贡山隧道为目前国内在建最长铁路隧道,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三高、四活跃"的地质特点。文章全面分析了该隧道采用TBM法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包括:(1)高达50℃左右的高岩温热害问题;(2)总长为3 185 m地段的软岩大变形问题;(3)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92×10~5m~3/d的涌水问题;(4)长度达2 260 m的岩体破碎—极破碎地段TBM施工问题;(5)Ⅰ级风险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问题;(6)长距离通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高地温热害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涌水应对、TBM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可为后期TBM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托广西武宣至忻城高速公路(来宾至忻城段)岩溶区内来宾三号隧道拱顶大溶洞的处治实例,从衬砌结构、溶洞内排水、施工方法等方面对护拱法穿越隧道拱顶大溶洞的具体处治方案及关键要点进行分析阐述。该处治方案操作简单,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过程与运营期隧道的安全与质量,对隧道穿越岩溶地区溶洞的处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解决类似恶劣地质条件的隧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解决隧道施工中穿越涌水溶洞的问题,文章提出采用沉砂横洞的处治方案,并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和施工要点。结果表明,处治后隧道排水迅速,对围岩扰动小,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隧道的结构耐久性,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4月15日,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杨梅山隧道顺利贯通,实现了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打通了福厦高铁南北阻隔,消除了全线建设瓶颈,为2022年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杨梅山隧道是福厦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全长10 669 m,最大埋深398 m,岩爆段长达2 290 m,洞内涌水突泥广泛分布,施工需解决地质压力大、高地热、易塌陷等难题。为克服地质环境给隧道施工带来的困难,建设与施工单位采用可视化钻孔、三臂凿岩台车、水压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数字化掘进方式,将爆破超挖控制在10 mm以内,化解施工风险的同时,创造了月掘进200 m的全线施工纪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坛厂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浅埋破碎、煤层瓦斯、断层破碎带、岩溶及涌水突泥等),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施工中采用的“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结合电磁波反射法的综合预报技术”,并结合隧道进口浅埋段和中部岩溶涌水突泥段的预报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隧道施工开挖揭露的情况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揭示吻合率较好,对本隧道工程施工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建设容易受地质条件、施工安全、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新奥法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新奥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通过综合应用先进的支护措施、灵活的施工工艺和精确的施工参数控制,有效应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