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并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功能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然后介绍了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墨江服务区改造过程中的功能规划、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污水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服务区人文设计等,为今后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功能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服务区景观绿化工程是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重要子系统。文章通过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绿化工程设计研究,明确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绿化工程设计原则,提出了服务区填方与挖方边坡景观设计和服务区房建绿化设计要求,介绍了拟采服务区绿化用植物配置方案,为现有高速公路绿化养管以及未来高速公路整体的绿色施工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对已建高速公路运营期内的绿色服务区进行后评估,将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完成后的最终成果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各项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通过系统地分析经济、社会、使用性、环境及经营管理等目标的影响程度,从中探索构建出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为体系提供计算支持,最终对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进行后评估研究,同时为保障绿色服务区的正常运营制定了相对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将绿色建筑观念融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中,阐述了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的建设现状,从节能优化、合理规划场地、场地绿化、节水优化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美丽服务区应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智慧化以及满足出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从节能建筑、清洁能源应用、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固废处理及循环利用、生态服务、人性化服务等环节综合考虑,从而提升服务区整体形象,加强服务区设施的人性化和标准化服务管理。本文从高速公路美丽服务区构建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从节能建筑、清洁能源应用、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固废处理及循环利用、生态服务、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构建美丽服务区。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常见路面积水、服务区供水不协调、边坡水毁等现象,极大影响行车安全,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为建设绿色智慧的高速公路,参考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恢复自然"的海绵型高速公路建设理念,并结合实际项目以排水降噪路面,海绵服务区,海绵边坡等三模块构建了海绵型高速公路.并对海绵型高速公路建设范围和内容作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为同类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背景下,公路管理部门传统通行费收入逐渐饱和,作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同样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模式现状,将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模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启示。并以福建省三明市贡川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为例,从服务区的布局模式、产业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新模式建设的探讨。研究一方面丰富了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其他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在理解绿色公路货运站(场)内涵的基础上,从节地与环境影响、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场站设施环境和运营管理6个方面选取2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绿色公路货运站(场)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结果表明:选取的27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容易获得、量化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指导绿色公路货运站(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对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从规划、设计、实施直至投入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回顾及总结,将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完成后的最终成果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各项计划和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项目实施对经济、社会、使用性、环境及经营管理等目标的影响程度,从中探索构建出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为体系提供计算支持,最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多元化需求,支撑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探索了“服务区+旅游”概念,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车流量多维度分析了“服务区+旅游”特征,研究了新时期背景下“服务区+旅游”典型融合模式和单体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功能定位,并以莆炎高速(福州段)梧桐服务区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区+旅游典型模式宜划分为综合型、自然资源型、人文资源型、基本型四种;2)单体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应从区位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进行功能定位;3)通过实践应用,福建莆炎高速梧桐服务区功能定位为综合型服务区。研究成果可以强化服务区社会效益,适当提高其经济效益,支撑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梳理绿色公路建设历程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公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要求及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目标管理法(MBO)突出结果导向,面向全寿命周期的三个阶段,从"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低碳减排"、"智慧高效"等方面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智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2):95-97,100
为推动公路建设水平,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和沿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了公路绿化的特点和功能,从安全性、经济性、生物多样性、景观性等方面分析了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并探讨了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的绿化设计内容,从公路环保的重要性,认知公路环保的内容、功能及意义,并多方角度的加以分析和采取措施,达到预期效果,把建设和环境紧密协调统一。并对公路环保的设计理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清晰勾勒了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线图"。而在公路建设领域,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类型大多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在新建、改扩建中所面临的能耗巨大、污染严重、旧料回收等环保问题日渐凸显,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将传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与低碳、节能等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环保问题,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环保沥青的发展态势进行界定,提出了环保沥青材料在不同内外部环境下发展的应对举措,梳理思考了基于传统工法下几种环保沥青路面的发展路线,借以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公路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各类绿色公路技术难以横向比较的问题,文章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等方面,提出建立绿色公路技术LCA评价体系,并以G312苏州西段工程为例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其综合效益最为显著,具备规模化、资源化、投资适宜的绿色公路技术;技术瓶颈问题的突破和创新,是推进绿色公路发展的根本动力;将绿色理念融入公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的前提,是因地制宜的前期规划布局研究,也是合理选择适宜绿色公路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造景设计的关键是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适地适树,优化植物配置,运用绿色科技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园林风格,尽量创造出既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又能够反映地方风貌的符合"天人合一"理念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环境。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园林造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这方面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广西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并针对中央分隔带、路堤与路堑边坡、互通式立体交叉区、服务区、路侧台地及取弃土场的功能特点和绿化要求,提出了适宜的高速公路绿化植物优化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目前新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位于山区腹地及偏远地区,这些地方往往基本农田资源稀缺、陆域、水域生态、自然保护地分布多、范围广,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因此对于绿色公路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集约通道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生态选线、多元化服务区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绿色公路理念在漳武高速项目勘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绿色公路设计对于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路景观评价是衡量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标准。文章使用熵权法来研究旅游公路景观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熵权模型,并针对公路景观构成要素设计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沿线生态环境类指标是旅游公路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公路设计要素类指标,最后是路域文化景观类指标。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对钢筋加工的新需求,提出可采用区域化集中加工的公路工程钢筋加工发展模式。结合对典型施工单位的调研,进行了现有公路工程现有钢筋加工厂有效生产时间、有效生产时间内钢筋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情况、钢筋加工厂用地指标、钢筋加工厂用电能耗指标、钢筋加工厂其他能耗指标等方面的调研。从调研结果可见,区域化钢筋集中加工存在比各标段自建钢筋加工厂的合理性,在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将各标段自建钢筋加工厂转化为区域化钢筋集中加工厂是合理、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路工程区域性钢筋集中加工的主要实施模式以及各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