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用FWD进行板下地基脱空状况的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FWD实测弯沉盆,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评定混凝土路面板的脱空状态。 评定结果表明,用FWD结合有限元分析能对板下地基脱空状况进行准确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结合G321线肇庆西段路面大修工程,介绍FWD在旧路检测中的检测方案、数据分析、模量反算以及对旧路提出的评价结论和旧路处治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FWD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判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现象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分析了脱空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传统的判定脱空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应用FWD法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现象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水泥路面脱空状况评定方法中方法单一,不同评定方法的结果差异较大,主观影响因素过多等问题,根据影响脱空状况的板角最大弯沉、FWD截距、FWD斜率、接缝传荷系数等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元模型的水泥路面脱空状况综合评定方法,以水泥路面脱空状况、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模型,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实现对各水泥路面脱...  相似文献   

5.
基于FWD检测数据确定刚性路面板脱空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Winkler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利用Ansys建立了落锤式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刚性路面的分析模型.在不同的工况作用下,计算脱空刚性路面板表面的挠度,根据路面弯沉值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刚性路面弯沉盆形状系数βi的变化规律,研究对刚性路面结构在FWD荷载作用下确定脱空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康省桢 《中外公路》2011,31(1):66-69
针对Winkler弹性地基,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FWD荷载作用下的弯沉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盆的特征,通过选定两个弯沉值之差作为板角脱空评定指标,建立了一种新的板角脱空区域的评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刚性路面脱空判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考虑接缝和地基脱空的刚性路面位移计算模型。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反演路面结构层模量的方法。最终提出了判定刚性路面板角(边)脱空面积的迭代方法,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实测板中弯沉盆数据反演模量,根据反演结果计算板角(边)的理论弯沉值,对比理论与实测弯沉值确定地基脱空面积,修正地基接触状况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计算结果收敛。  相似文献   

8.
水泥路面在使用若干年后,会在环境和荷载的作用下出现板底脱空,影响水泥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分析了板底脱空的机理,然后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和贝克曼梁(BB)法测得了不同水泥板块的弯沉值,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两者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板底脱空的确定方法发现,采用FWD截距法判断水泥板板底脱空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根据压浆实测板底脱空状态,确定了本条检测路段的脱空FWD弯沉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研讨了基于FWD荷载作用下的水泥混凝土板下基础脱空与接缝传荷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了解不同脱空尺寸和不同传荷能力对面板受力和路表各传感器弯沉盆曲线形状及弯沉盆参数的影响,为有效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地基脱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层次分析估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创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板底脱空率估算方法.建立了与板底脱空相关联病害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基于专家打分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了模型中各评定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引入交通等级影响系数ξ,对估算模型进行了交通荷载影响的修正.结合湖南耒宜高速公路试验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FWD检测结果相比,模糊层次分析法估算的脱空率最大误差为7.4%,与检测结果较为吻合.该方法能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处治计划的编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路面的病害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针对混凝土路面下出现的板底脱空,提出了采用车载弯沉仪与探地雷达相结合的方法,探测板底脱空部位及板底路基病害,并对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灌浆处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多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的试验研究,获得脱空区的形态分布规律,并据此对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板体内应力变化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超载车辆和重载车辆是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断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弯沉差和唧泥程度与板底脱空的关系在规范中并未有明确说明,且国内外研究也较少的情况,以烟台—威海高速路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对板底脱空的弯沉评价指标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BB)和落锤式弯沉仪(FWD)对比测量,计算了同板板中、板边中点、板角弯沉差;通过对唧泥观测记录统计分析,提出了根据唧泥高度判别脱空程度的评定标准,分析了唧泥高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合实际钻芯检测数据,建立了唧泥高度与板底脱空量的对应关系。试验路的钻芯复核结果表明,基于唧泥高度的板底脱空判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水泥路面板底脱空判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WD测试的水泥路面脱空判别物元分析方法,即以水泥路面脱空状况、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模型,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实现对各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状况的多指标综合判定.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为水泥...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铺面在使用过程中常由于冲刷和沉降产生脱空,进而诱发断板、错台等病害,严重影响铺面使用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振动感知的混凝土铺面板底脱空识别方法,以有效控制混凝土铺面的结构性损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发现板底脱空会影响铺面板局部振动的频谱分布,且影响程度与脱空面积、位置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搭建铺面板振动感知系统,分布式地采集铺面板振动特性;利用时频分析技术解析铺面板振动特性,捕获振动频谱特征;研究不同脱空状况下铺面板局部的振动频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脱空状况对20~150 Hz频段上频谱特征的影响显著;以该频段为敏感频段,计算加权频率的变化量,并以此为脱空监测指标,提出基于振动感知的混凝土铺面板底脱空识别方法。于上海龙华机场开展现场试验,在3块铺面板内搭建了分布式振动感知系统;采集了12个测点不同日期的动态弯沉与振动特性数据,比较了振动感知法和传统弯沉法的脱空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趋于一致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验证了振动感知法用于脱空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应力分布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力学计算方法,分析加铺层模量、旧水泥混凝土板的有关参数以及基础条件对加铺层应力的影响。由计算可知,在一定程度内,加铺层模量的增大有助于减弱荷载造成的损害;适当增大接缝宽度,提高基层和土基的模量及有效处治板底脱空,可以减小沥青加铺层内的应力,延缓或防止反射裂缝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FWD实测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某国道的FWD实测数据,分析FWD参数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现场调查实录及测试数据)间的某些相关性,探索旧水泥混凝土板的接缝传荷能力、弯曲刚度、综合承载能力等定性或定量的判别方法,提出利用FWD加载中心弯沉值总水平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承载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FWD检测混凝土板底脱空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方法,但目前我国公路管养部门极少配备这种仪器。为满足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需要,本文探索用贝克曼梁检测混凝土板横缝处和板中弯沉,应用Winkeler地基板的弯沉与荷载关系式,反算板中和板边处地基反应模量,通过对比该模量判定混凝土板底是否脱空。该法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击裂稳板试验路进行研究,得出采用冲击压路机YCT25冲击压实10遍即可到达击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效果;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注浆试验路进行研究,推荐采用声振法并辅以FWD截距法综合确定脱空板,同时得到了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设计。根据旧路处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组合设计、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目标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当前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通过脱空路面板的模型试验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脱空识别中的使用,结合测点振幅的三次样条拟合曲线提出了脱空边界的"零斜率"判别法。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的脱空边界是一个模糊的区域,而采用"零斜率"判别法得到的脱空区域略偏于保守。最后通过在实际混凝土路面上进行的测试验证了瞬态冲击响应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细化研究和相关测试仪器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