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现行微表处配合比设计对微表处路段在施工中、施工后发生病害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将飞散试验引入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微表处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表处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室内试验,以确定乳化沥青和混合料配方,其中混合料拌和试验对于微表处施工格外重要,而影响拌和的因素很多,导致常规试验无法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作用以及显著性。该文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探讨影响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用于指导微表处施工。  相似文献   

3.
田尚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11-113,M0013
低温天气下微表处施工出现固结速度偏慢的问题。为保证微表处施工质量,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低温天气下微表处施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性环氧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实际施工中的施工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水性环氧不同掺入方式的微表处混合料耐磨耗能力、抗车辙能力。并跟SBR乳化沥青微表处进行了性能对比。  相似文献   

5.
低温下微表处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并结合工程实例,对低温下微表处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对以后微表处的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高速路网已经很完善,许多高速公路也已进入维修养护期,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表处技术自引入国内以来以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造价低、开放交通快、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而得到广泛推广。影响微表处混合料的因素有很多,就添加剂水泥这一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室内试验,并从可拌和时间、粘聚力指标、湿轮磨耗值和低温抗裂性分析总结了水泥对微表处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微表处施工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1cm厚微表处罩面工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石料料源不稳定、石料的砂当量较低且不稳定、施工气温偏低等因素导致施工效果不太理想,总结分析了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优化,并对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进行了验证。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成型时间在施工现场存在诸多条件的影响因素,本文试验分析了在低温施工条件下影响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乳化剂类型及用量、用水量、拌和温度、矿料级配等单项因素,逐个提出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说明影响机理,并对施工现场的综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低温施工条件下提高稀浆混合料成型时间的方法。因此在微表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控制拌和时间,方可摊铺出最佳的微表处封层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表处是一项涉及多环节复杂技术并受气候、路况等影响的工程。该文依托沪陕高速公路叶信段微表处工程成功实践,对微表处施工中矿料活性处置、集料级配选择、改性乳化沥青选择、高温天气下质量控制措施、混合料拌和、摊铺及碾压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矿料活性较强和高温环境条件下微表处施工技术处理思路,形成了微表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微表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易征  周娜 《公路与汽运》2013,(6):150-152
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是影响微表处混合料施工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及拌和与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文中主要从微表处混合料材料及配合比出发,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表处技术是在国外应用广泛的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技术。文章通过总结微表处室内试验,试验路段施工及路用性能跟踪观测结果,对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条件、实施效果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力求为微表处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经验,同时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各项材料性能、施工方式对彩色微表处技术的具体影响,提升彩色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在总结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的技术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并结合以往实体工程经验,确定了彩色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给出了保养建议。结论显示,符合本文所述要求进行选材与施工的彩色微表处具有防滑耐磨、成本低廉、施工便利及开放时间短等优点。因此,通过研究总结所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为今后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有微表处技术指南中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影响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在“图解法”确定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范围内,采用低温弯曲试验峰值弯拉应变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作为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经室内试验验证,该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中厚度车辙处治技术是铣刨后重铺,施工速度较慢、影响车辆的通行,并且造价高。该文即在现有微表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二次车辙的大厚度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指标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入纤维微表处概念及施工工艺,从理论上概括了纤维微表处技术的综合路用性能及工艺优点,从选材及工艺控制的角度介绍了实现相关路用要求的科学途径,又通过相关试验过程进一步验证了纤维微表处与普通微表处之间的技术和性能差别,具有较强的实践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使用品质,针对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现存问题,借助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与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固化状态下碎石封层黏结性能,提出了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系统分析了微表处摊铺时机对碎石封层沥青-碎石黏附与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程度,探究了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与交通荷载对开普封层结构强度与表面功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性环氧沥青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与开放交通条件;最终优化了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施工方法,推荐了最佳施工参数与时机。结果表明:有机玻璃界面状态图像观测方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性环氧沥青碎石封层的黏结防水状态,其结果与宏观试验一致。两阶段分步式压实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层间黏结性能,增幅达14.29%以上,具体流程为:碎石封层摊铺后,立即采用前期轻微压实工艺进行碾压1次,待碎石封层养生至表干与实干之间时,采用后期标准压实工艺再碾压1次。基于碎石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可得微表处最佳摊铺时机为:碎石封层处于表干与实干状态之间。基于开普封层性能演变规律及交通荷载影响,可得最佳开放交通条件为:微表处摊铺后常温(25℃)持续养生1~1.5 h,适度开放交通,约2 h后完全开放。研究结果可为水性环氧沥青开普封层品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路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守城  丁建明  王捷 《公路》2005,(11):194-196
微表处是一项路面养护新技术,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叙述了微表处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适用性。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表处配合比的设计,铺筑微表处罩面试验段。根据试验路的观测,说明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于农村公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微表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在高等级路面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能够很好地预防路面病害,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谈路面微表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公路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实践,从技术层面对微表处的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提高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