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对隧道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整合信息化技术,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变化判定规律,建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实现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及时反馈和预报预警。该系统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系统可将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处理,实现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报预警,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SAA技术在成兰铁路茂县隧道斜井大变形地段的成功应用,对SAA工作原理、SAA技术用于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测点布设、监测数据表达方式、误差及自动监测预警等进行了全面解析和介绍。SAA监控量测技术对比传统的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及实时性的特点,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隧道围岩量测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对强化隧道监控量测过程管理,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敏 《公路》2023,(1):249-255
针对隧道工程建设中海量信息的低管理效率、监测数据的不准确分析和结构安全的未及时预警预报,基于信息化施工思想和智能化管理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可视化技术集成研发了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通用性的隧道工程智能监测及安全评价系统。通过工程实践应用,本系统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集成化管理、监控信息的智能化预测、施工风险的信息化预警预报、二衬支护时机的系统化评判和工作报告的人性化生成,从而显著地提高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并切实加强了动态设计和实时优化,也为高效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前隧道监控量测采用人工操作测量仪器的方式进行工作,存在监测频率低,工作量大,效率低,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性低,监测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无法及时预报预警等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自动化技术,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研究设计一套全自动监控测量设备及云监控平台,实现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自动连续监测。自动监控量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将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并自动预报预警。相比通过测量人员定时到现场测量的方式,自动监控量测技术能连续监测隧道变形情况,避免了人为测量隧道变形数据时对监测数据的篡改,能够自动及时预报预警,具有连续性、真实性、智能化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必然会对地上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上部结构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践,以及基于云平台的预警体系建设,实时获得地铁施工对地上结构的影响规律,从而在施工工艺选择及其施工工艺参数设计等环节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铁施工对结构物的不利影响。观测数据表明: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地铁施工对地上结构的影响,并指导地铁施工,以保证地上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电力隧道一般修建于城市的主干道及中心区,周边开发强度大,电力隧道在运营期容易受到近距离施工扰动影响,产生沉降与裂缝,严重危害到电力隧道的运营安全。通过对上海市已建的17条电力隧道进行现场调查,对电力隧道病害的现状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将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接头张开量以及结构裂缝变化量作为电力隧道运营期的监测目标。针对上海电力隧道现有的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盾构,顶管,明挖)和电力设施安全运行要求,设计了电力隧道实时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数据管理。在杨高中路电力隧道进行了系统的安装并实施了长期监测,并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数据灵敏可靠,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周边施工做出及时反应,可以实时准确的评估结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高文工  王洪兴 《公路》2015,(2):248-251
塌方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隧道塌方进行预警。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为施工方采取合理施工方法通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提供依据;监控量测工作实施监测围岩动态变化,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判断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结合岗上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依据监控量测数据来指导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并成功提出大变形预警,确保隧道正常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斌  吕宏权 《隧道建设》2019,39(Z2):406-412
为解决铁路隧道运营维护中钢垫梁的稳定性监测,以达到监测数据准确实时反馈,为既有线运营过程中施工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以某铁路隧道隧底整治工程为背景,采用精密光栅位移计配合光栅解调仪、GPRS 传输模块监测钢垫梁位移数据,静力水准仪配合采集软件监测钢垫梁沉降数据,利用计算软件实时分析以实现钢垫梁的稳定性监测,并采用TM50 测量机器人对钢垫梁上轨道坐标进行对比监测,并对比分析各项监测数据,验证其监测精度。提出了一套铁路隧道运营维护中钢垫梁稳定性的监测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不能实时准确反馈监测数据的难题,为铁路隧道运营维护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隧道施工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成为重要课题。其中盾构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风险是施工作业中常见风险之一,如何实时识别地表沉降的关键致险因素并进行风险预警,是降低沉降风险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提出基于层次聚类的地下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致险因素聚类机制:即利用故障树识别致险因素,通过聚类划分风险类别,再结合偏相关系数法得出风险指数,从而准确识别关键致险因素;并将该机制运用于隧道工程项目中,根据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实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此外,基于Shiny和Shinyapp. io开发地表沉降致险因素类风险评级平台,实现聚类分析及风险核算的自动化,提高风险管理控制的应用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体进行变形监测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预报过程相互独立,很难及时反映隧道自身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隧道自动变形监测进行了研究与实现,介绍了以测量机器人为变形监测仪器,通过光纤和网络技术,使用VB编程语言和GeoCOM接口技术,采用SQL Sever数据库,实现远程控制测量机器人进行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并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自动预警和报警,从而达到自动监测隧道变形的目的,为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从整个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构成及设计开发、成果处理及输出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提出的隧道施工自动变形监测思路和方法,对隧道信息化施工中自动变形监测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TMIGS多元信息自动采集包括频率、电压、数字信号、声音图像、三维激光扫描、人员设备定位和各种串口数据的采集;动态风险管理和分析预警包括四色风险预警、专家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网络动态虚拟隧道施工包括勘察设计资料施工实时进度、监测实时动态和人机实时定位等内容。三部分有机结合、联动响应构成隧道施工多元信息预警与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赵太东 《隧道建设》2013,33(3):237-241
为了降低在地铁保护区内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结合南京地铁中胜站-元通站区间运营地铁隧道监测实例,阐述了在地铁保护区内南京明基医院基坑开挖时,在隧道内布置沉降监测点,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确定监测基准点及报警值,采用电水平尺实时自动监测和分析沉降曲线,并定期与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实践证明,电水平尺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监测过程,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京雄城际铁路机场隧道面临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面异常入侵等风险,为了更加迅速、直观地了解隧道结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及健康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京雄城际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工作中,先结合BIM技术对高铁隧道的分层沉降、衬砌环向应变、渗漏水、火灾、异常侵入、变形缝变形等多参量开展智能化、高精度监测技术研究;再结合相应评估指标与预警阈值构建基于多参量传感技术的高速铁路隧道形位感测管理平台展示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安全评估以及可视化展示于一体,能够实时反映隧道所处的安全状况,为高铁隧道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并为"智能京雄"工程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对运营隧道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以武汉地铁3号线王宗区间监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系统架构。针对监测指标的具体特征(例如沉降、倾角、加速度),阐述传感器网络的布设与监测数据的传输方案,进行预警分析和评估结果系统界面演示。通过BIM核心数据库的内容构建,基于DYNAMO参数化提出运营隧道三维建模方案,实现三维模型与多级预警制度的集成,实现监测预警的可视化,为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传输方案选取、监测量预警分析与预警可视化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监控测量是隧道施工期间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解决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大量监测数据来指导施工,实现监测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模型,将该模型作为信息库导入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信息系统,以便对数据资料进行定位存储,方便调用移交,实现了对围岩信息、衬砌裂缝等的立体展示效果,更直观指导现场动态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双碑隧道贯穿三叠系(T3xj)煤系地层,设计为低瓦斯隧道.施工期间,采用便携式瓦检仪和自动监控系统对瓦斯进行监测.结合该隧道瓦斯实时监测数据,对其瓦斯等级进行划分并给出相应防治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精度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是判断围岩支护效果、二次衬砌施作时间、隧道动态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以及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现有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为0.1 mm,明显高于铁路隧道施工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0.5~1.0 mm的精度要求,且公路隧道的实际监测精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总结现有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和其他规范的具体监测内容和要求,结合现有隧道施工监测仪器的精度技术指标,参照隧道设计规范规定的预留变形量、隧道施工阶段变形监测统计结果和基坑工程监测规范的精度要求等,建议将公路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修改为0.5~1.0 mm。0.5~1.0 mm的监测精度要求可以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促进高精度全站仪等非接触量测方法和仪器在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的监测效率,避免因达不到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监测精度要求而引发的监测数据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V级软弱破碎围岩中重载浅埋隧道的特点进行施工方案的分析,以及针对施工过程中保护措施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论证了其安全施工措施的可行性,并通过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的实时分析与反馈,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长期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隧道处理措施是安全可行的,达到了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要求,所采用的安全施工措施以及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路隧道运营里程的增加,隧道洞口结冰引起交通事故率增大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保障隧道行车安全,提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物联网技术对隧道洞口结冰动态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并建立隧道洞口结冰动态监测Web平台,通过DTU无线传输设备对洞口路面温度、空气湿度进行采集和综合数据分析,实现了对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路段结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保障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隧道在进行施工中,监控量测技术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通过监控量测可实时的掌握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及变化,将监测数据做出分析与设计进行对比,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以SS253凤凰至木江坪公路改建工程凉水井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通过对周边位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围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