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述斜坡软土地基上的高路堤填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基底软土滑坡的工程加固措施,粉喷桩、碎石桩、抗滑桩和土工格栅在滑坡高填方的工程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2.
斜坡变形失稳以至发生灾害,其形成及其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文章从公路斜坡灾害形成的控制因素、斜坡变形失稳及灾害类型、广东公路斜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治理防护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六盘水铁路枢纽工程建设中,笔者结合工程勘察与滑坡整治设计实践,论述斜坡软土成因、特征及其工程特性,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并列举典型滑坡实例,总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体会,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处于云贵高原与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陡峻、地层岩性复杂。分布于炭质页岩路段斜坡浅表部的软土层具有弱膨胀性、富水易流塑变形等特点,严重影响路基稳定。研究斜坡软土特性,根据其工程性质和变形特点,提出路基稳定的工程处治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原斜坡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单向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困难这一问题,结合镇雄车站地基处理施工,通过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分析表明:斜坡软土成因复杂,软土成分、土层性质差别大,是导致单向水泥土搅拌桩难以成桩的主因;通过对灰色软黏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室内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斜坡软土经过扰动后,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原状土的30%左右,黏聚力为原状土的15%左右。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增加空搅”的正反向旋转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并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工艺参数,大大提高了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调查研究斜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斜坡特征的基础上,对清子高速公路K28+900~K29+250段拓家沟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对该斜坡失稳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验算,得出斜坡在天然、饱水状态两种工况下均处于失稳变形状态的评价;最后,提出了对该斜坡削方、抗滑桩及截排水的加固治理方案。从竣工后的现状可知,加固治理措施可行,斜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遵毕高速公路高填方斜坡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高填方斜坡的稳定性及发生破坏的成因。针对其成因对该路段进行分区治理。并论述抗滑桩、素混凝土桩等加固措施在处治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巴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为了研究该区域公路斜坡的成灾机制和发育规律,通过对陕南G316国道早阳~蜀河段斜坡灾害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斜坡灾害点的基本情况,指出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地质环境条件有利于斜坡灾害的孕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向及坡形等基础因子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各影响因子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量软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广州南沙区软土的分布特征,按软土发育厚度将南沙区软土划分为4个区:薄层、较厚层、厚层、巨厚层软土分布区。将南沙区软土与同处于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地区软土工程特性的主要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软土的工程特性,对4个分区的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工程施工建议。针对市政道路、房屋建筑、港口码头不同工程类别要求,提出了适宜的软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2D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对路基工程中应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加筋垫层联合处理的软土路基进行分析。通过改变布桩范围,分析复合地基水平坡脚外地表、坡脚下一定深度及软土路基横断面上的水平向变形特性,所得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龙源电厂场区道路工程中,上硬下软结构边坡破坏特征和加固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对此类坡体结构坡体变形及坡体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此类边坡变形特征和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以及上部硬岩结构面的发育是坡体变形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坡体开挖后临空面的形成是坡体变形失稳的必要条件;②为防止坡体结构为上硬下软的边坡破坏,必须加固软岩,防止软岩变形,稳固坡脚。  相似文献   

13.
新型锚杆及岩土锚固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边坡、基坑、矿井、隧洞、坝体等工程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常见的新型锚杆以及岩土锚固新技术,如单孔复合锚固技术、锚杆杆体材料新技术、软土锚固新技术等,这对岩土锚固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排桩挡土墙在河岸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软土地基坡顶已建有110kV供电线塔的河岸工程中采用永久性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阐述了悬臂式排桩挡土墙的适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路堤软土地基变形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育梁  叶朝良 《公路》2002,(12):35-40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例如 ,试验表明荷载作用下均质软土地基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软土厚度的 0 .2~ 0 .3倍深度处 ,因而施工中以地表观测桩观测的侧向位移来控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的做法值得商榷 ;软土地基发生早期破坏时 ,仍然能承受较大的外加荷载 ,对周围土体的强度提高有利 ,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促动法”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利军 《路基工程》2014,(6):203-206
安康枢纽范围内膨胀土路堑边坡工程,开挖后其部分出现开裂、滑坡等问题。分析了该地区膨胀土特殊的工程特性及边坡失稳的机理,认为特殊的工程特性和水的影响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根据边坡失稳的类型,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杨先亢  程斌 《路基工程》2018,(2):221-226
由于季节性强降雨,贵州省毕节市某高速公路泥质白云岩顺层高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产生滑坡病害。针对此工程问题,开展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等勘察工作,查明滑坡形成机制,通过反演法进行滑动面土体抗剪强度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合该滑坡以往处治的经验教训,制定以抗滑桩为主,锚索为辅的软质岩顺层高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工后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膨胀土高边坡开挖支护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正国 《路基工程》2010,(3):136-138
介绍了膨胀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分析了膨胀土高边坡变形破坏型式主要为局部破坏和大规模整体性破坏,其治理措施选择在坡脚及坡体中部采用两级桩间挡土墙加固。应用FLAC3D软件模拟了降雨对膨胀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强调膨胀土高边坡施工必须做好防排水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相似文献   

19.
齐洪亮  田伟平 《公路》2007,(12):1-4
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极软岩石的分布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以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标准对极软岩石进行定义,在归纳和总结极软岩石成因、分类、组成及工程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中国极软岩石的分布状况。在分析、归纳中国极软岩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极软岩石对公路工程建设影响的严重程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极软岩石对公路路基和边坡工程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