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袁家幸  娄亮  赵长军 《公路》2011,(8):67-69
以新昌曹州桥加固为实例,采用预应力钢拱承托加固并适当提载该桥,并通过荷载试验验证加固效果,为同类桥梁的维修加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针对桥梁荷载试验在旧桥加固中应用,结合某旧简支T梁桥为具体的工程实例,加固前采用汽-15荷载标准进行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旧桥满足汽-15荷载标准,但是不满足现行规范公路-II级,需要加固,加固后,通过荷载试验来检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公路-II级,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满足现行规范荷载等级公路-II级,从而为该桥加固验收提供依据。因此,荷载试验能为桥梁养护部门在桥梁加固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赖波  张沧海  汪晶  于振刚 《公路》2022,(5):204-212
关庙汉江大桥位于安康市汉滨区,是207省道跨越汉江的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大桥原设计荷载标准低,桥梁存在诸多先天缺陷,部分桥跨强度和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管养单位对其进行了张拉体外预应力、粘贴钢板等主被动措施加固。由于城市快速扩张,需对其进行扩能改造。结合桥梁先天设计缺陷、已实施加固处治方案和承载能力验算分析,确定原桥不拆除、不提载的改造原则,根据两侧拼宽和旁位重建两种改造思路,考虑泄洪、通航以及城市桥梁较高的景观要求,提出了多个桥型方案供比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洞头县深门大桥为例,对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的加固提载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相关研究,为同类型桥梁的加固提载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了维修加固施工质量,可供同类型桥梁的加固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碳纤维布对一座4跨工字梁桥进行了加固提载分析研究,并在加固前、后对该桥受力状况及性能进行了对比荷载静载试验。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梁桥(以少筋微弯板梁桥为例)大边梁加固的新方法,即仅加固梁桥的边梁,使边梁截面尺寸增大,刚度增加。该法便于施工,可有效改善荷载分布,降低内梁所分配到的活载,从而提高全桥承载力。发展了斜梁桥的“广义弹性支承连续梁”理论,使大边梁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简单明了,并以此分析正桥的荷载分布,得到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粘钢加固技术在提高既有桥梁承载力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百色澄碧河和永乐大桥,原设计为汽-20,挂-100刚架拱桥,后因年久失修的病害,多发发生裂纹。现为运输总重4252kN的超大构件的需要,应用粘钢加固技术对其进行了补强,使桥梁承载力大幅度提高。重点介绍粘钢加固设计、粘钢加固方案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数量、总长迅速增加,而早期建成的荷载等级较低(汽-20级以下)的桥梁较多,随着公路交通量和单车荷载快速增长,致使公路桥梁中的危桥比例上升,桥梁加固维修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逐年增加。与新桥建设相比,桥梁加固维修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管理措施较弱,由于检测评定不准确、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有些桥梁加固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加固后桥梁承载力下降,导致拆除重建的极端案例。因此应改进桥梁检测、加固设计、加固施工的管理措施,使加固维修后的桥梁达到预期目标,适应现有交通水平,确保桥梁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技术为桥梁结构的加固和提载提供了一种主动有效方法。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是最新的有黏结体外预应力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在连续梁桥跨中下挠加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现有交通量及荷载等级的要求,需对埃塞俄比亚奥莫河上的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进行提载加固。大桥全长128m,共16个节间,节间长度为8m,主桁高9m,每个主桁由2个桁架片组成,主桁中心距为9.35m。分别对体外预应力法和增设斜拉索法2种加固方案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2种加固方案均能满足提载要求。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加固后,桥梁挠度和下弦杆拉应力有较大改善,且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采用增设斜拉索法加固后,桥梁挠度值和应力值有较大改善,全桥承载力提高比例比体外预应力法高,但对承台、地基承载力和锚固端地质条件要求较高。综合比选,确定采用体外预应力法为现阶段加固方案,增设斜拉索法为远期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重车过桥试验,对桥梁提载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参考国外设计规范试论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荷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锋君 《公路》2001,(5):5-9
为使我国公路桥梁设计更能适应发展趋势,通过参考英、美两国新设计规范,感到我国规范荷载标准偏低,为避免日后活载增加引起的桥梁加固,对于重大的桥梁工程 ,在设计时应参照国外的标准进行验算。文中用处工例证实了国内、外设计规范的差距,以供工程界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桥梁的病害和粘钢加固设计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了加固前后的汽车荷载试验和环境振动测试,利用实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有限元模型修正,并得到计算静动力特性。最后,根据加固前后的静动力特性以及实际承载能力对桥梁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粘钢加固之后,整体刚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其承载力能够满足汽-20、挂-100的设计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杜斌  于可 《公路工程》2008,33(1):110-113
桥梁结构自重较大,一般均采用带载加固。当在梁的受拉区直接粘贴钢板或粘贴其他纤维复合材料对桥梁进行加固时,一期恒载(构件自重与恒载)由原梁承担,二期荷载(活载)由加固后的组合截面承担,后加补强材料的强度发挥程度受原梁变形的限制,应考虑分阶段受力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分别考虑以原梁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和原梁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控制的加固设计方法,得出了直接粘贴钢板或粘贴其他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刘景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1):130-132,154
针对目前工程中采用较多的肋拱桥原设计荷载标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在使用中出现病害,需要进行提载加固的问题,提出了提载加固的力学分析模型,并以实例的形式对提出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车辆限载对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度和加固费用的影响,基于实测车辆动态称重数据和可靠度理论,研究了桥梁可靠度及其年均加固费用与车辆轴限值的关系。首先根据车辆动态称重数据统计得到交通荷载资料,在保持车货运输总重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不同轴限值约束下的随机车流。然后,计算桥梁在不同轴限值下的时变可靠度,结合不同加固方案所引起的可靠指标变化确定桥梁剩余使用寿命及其年均加固费用,并拟合确定轴限值与年均加固费用的关系曲线。最后,以湖南某地区的实测车辆动态称重数据及一座典型的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为例进行分析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对桥梁进行限载可以减缓桥梁可靠指标的下降速率;在车货运输总重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轴限值越大,桥梁的可靠指标下降越快,桥梁使用寿命越短;当轴限值不超过10 t时,桥梁使用寿命可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而当轴限值超过16 t后,桥梁结构的可靠指标随时间下降明显,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之前需要采取加固措施;采用3种常见的方案对桥梁进行加固后,桥梁剩余使用寿命随轴限值的增加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轴限值继续增大,3种加固方案对桥梁剩余使用寿命的影响越来越小,而桥梁年均加固费用却随轴限值的增大呈指数型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杜斌  于可 《中南公路工程》2008,33(1):110-113
桥梁结构自重较大,一般均采用带载加固.当在梁的受拉区直接粘贴钢板或粘贴其他纤维复合材料对桥梁进行加固时,一期恒载(构件自重与恒载)由原梁承担,二期荷载(活载)由加固后的组合截面承担,后加补强材料的强度发挥程度受原梁变形的限制,应考虑分阶段受力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分别考虑以原梁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和原梁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控制的加固设计方法,得出了直接粘贴钢板或粘贴其他高强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以一座跨径45133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该桥粘钢加固的基本情况,并使用一种联合静动力的方法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估。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根据动力修正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可以应用于桥梁的评估;(2)加固后,该桥的承载力能够满足汽—20的荷载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服役超过50年的双悬臂∏梁桥病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其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利用小纵梁增设偏置钢骨混凝土梁(SRC)、原主梁粘贴钢板补强以及更换桥面铺装等多种加固措施进行提载的加固方案.计算分析表明,加固后原主梁关键截面的弯矩、剪力值降低23%,主梁承载能力提高38%,荷载等级从汽-13级提高到公路-Ⅱ级,并具有一定超载能力.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表明,多种加固措施能大幅度提高双悬臂∏梁桥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刚度.  相似文献   

20.
漆河大桥为4×30m等截面空腹双曲拱桥,建于1979年。由于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已经有了重大变化,经过近40年的运营,桥梁出现了部分主拱圈拱肋跨中开裂,腹拱拱顶横向裂缝,立墙块石表层大面积风化脱落等病害问题。结合该项目的设计加固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采用拱波填芯加固方案后的漆河大桥进行结构分析,经验算并对比加固前后内力值的变化,大桥可以满足提载至公路-Ⅱ级的要求。实施加固后的桥梁,目前已经正常运营近5年,结构整体状况稳定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