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中国车企想深度出海,势必要面临接踵而来的考验。谁能披荆斩棘,跨越层层关卡,直击市场和用户,谁就是出海之路最后的赢家。放眼望去,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车企一方面通过价格竞争维持国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考虑深度出海。在出海过程中,自主品牌会获得更多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对诸多挑战保持审慎态度。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最近表示,对中国车企来说,出海的机遇大于挑战。虽然有欧美汽车巨头推迟了电动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远未轮到中国车企去耕耘,看似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遍地都有中国低价产品的填空良机,其实这些市场透明度很低、政局不稳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远比发达国家难做,中国车企的海外市场开拓从来习惯于扎堆往一个市场“坑”里跳,不是互相倾轧降价把要培养的市场做成鸡肋,就是等着别国倒霉事摊上.从没学会选择重点市场稳扎稳打.原先一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顶不住合资车企的攻城略地,想分兵突围到海外市场求得生计,结果发现海外市场根本不是可暗度陈仓的生路.在金砖四国中,近邻俄罗斯爆发的卢布贬值和经济衰退,将让中国车企饱尝苦涩;扎堆到遥远的巴西去设厂卖车的中国车企前景也很难预料.中国车市竞争再激烈毕竟还是自主品牌的本土市场,而且难得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和最大增长率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表面上一片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流涌动,自主品牌车企与合资品牌车企以及进口品牌车企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在激烈的竞争中,自主品牌车企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所以,取得的点滴进步都来之不易,值得大家鼓励。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量逐年攀升,平均每三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全球不同新能源出海市场竞争呈现出迥异态势。欧洲,如何对打老牌头部车企?欧洲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最重要市场之一,是许多车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霞光智库的数据指出,在欧盟碳减排压力的驱动下,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平均渗透率已经提升至24%。在一些新能源车渗透率更高的北欧国家如挪威,这个比率甚至高达88.5%。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英国和斯洛文尼亚,数量分别为19.8万、10.9万、4.7万辆。  相似文献   

5.
翟赫 《汽车纵横》2024,(2):51-54
<正>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全球充电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巨大缺口,市场前景广阔。在中国新能源车企争相出海的大背景下,中国桩企也在积极寻求开拓海外市场,抢占行业发展“窗口期”。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汽车出口大国。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12,(9):55-55
当中国车企纠结于走出去遇阻时,英国APR公司执行主席何斯庭直陈另一要害——中国车企们过于忽视品牌建设等核心领域的投资,这恰好是西方市场最为看中的要素之一。何斯庭称,中国车企在拓展海外销售方面的进步有限,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汽车市场的占有  相似文献   

7.
江佳  董鹏 《汽车与配件》2012,(31):37-39
我国车企需要在充分认识中国汽车海外发展的环境和自身实力情况下,充分把握国际汽车市场的脉搏,合理规划海外扩张的战略,增大企业的研发和品牌培育的投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培养本土海外营销人员,提高企业的创新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连续第四年下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进入2015年后,自主品牌车企徘徊在十字路口,到底路在何方?危难时刻去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再次提到"中国汽车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自搞出一个中国自已的品牌才算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此番论调正恰逢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7个月下滑的低潮期,  相似文献   

9.
赵欢 《时代汽车》2013,(3):38-40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壮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探索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刷新。但同时,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也日渐显现。在"走出去"方面先行一步的长城汽车对此深有体悟。加强中国汽车海外投资建厂的政策指导和服务支持"是今年两会上,第12届人大代表王凤英提出的主要议案之一(其它两份分别是关于加强汽车社会和谐发展综合治理以及完善汽车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建议)。当前,国际化战略作为中国汽车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已成共识。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一百万辆,达到1056091辆,比2011年增长29.70%。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出口正在从单纯的出口贸易向积极在海外投资建厂方向发展。近几年,自主品牌车企海外建厂速  相似文献   

10.
日系车企销量下滑、韩系车企渔翁得利、德系车企持续扩张、法系车企突飞猛进、美系车企安心布局、自主车企各自为战、豪华车企傲视群雄,2012年对各大车企来说真的是冰火两重天。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热点事件似乎比往年都要多,从汽车限购到电动车安全;从大众"DSG事件"到日系车被抵制;从合资自主的扩大到自主品牌的危局,这一系列事件贯穿了2012全年,结果无疑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转眼间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不管是经历了负面事件影响的车企,还是全年营销业绩突出的车企,都想借助2012广州车展的舞台来展示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画上一个句号,也为来年的发展创造良好契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品开发流程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客观科学地比较不同车企之间产品开发流程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产品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定义了标准化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评价模型。基于对各种渠道大量信息和数据的甄别处理,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德系、日系、美系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国际主流车企和中国自主品牌代表性车企的产品开发流程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产品开发流程的综合水平上日系车企处于领先地位,德系车企与美系车企接近,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与国际先进车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最明显的短板是平台开发和开发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郑云 《时代汽车》2013,(3):60-62
十年前,世界顶级赛事达喀尔拉力赛落地中国,中国车企携中国自主汽车的参赛,开启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新格局,而自主品牌车企的坚持和拼搏无疑又为中国汽车在世界的雄起贡献了坚实的力量。中国汽车行业也迎来崭新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马胜  刘艳  程源 《汽车与配件》2023,(10):50-54
<正>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海关数据,中国整车(含成套散件)出口首次突破300万辆规模(332.12万辆),同比增长56.8%;出口金额60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956.88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中国汽车出口持续提升,主要与海外汽车供应相对不足、中国汽车产业链快速恢复、中国品牌汽车海外竞争力提高、车企海外本地化水平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向1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进军,从这些企业目前高端化发展的情况来看,既有相对较为成功的案例,如荣威和奔腾,也有失败的案例,如奇瑞瑞麒和威麟。从目前的市场趋势、竞争环境以及自主车企发展现状来看,无论自主品牌高端化之路多么艰难,自主品牌高端化都必须坚持下去,这是自主品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中国车企在海外的并购活动越来越频繁,因为转型的缘故,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需求更加急切,而且更趋于成熟,不仅希望通过并购获得技术,更在意迅速获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然而并购仅是开始,并购之后如何有效地整合才是中国车企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第一家民营造车企业、发布中国第一款跑车的自主品牌、自主研发国内第一款自动变速器、第一个实现收购老牌豪华汽车品牌的中国车企……吉利创造了中国车史无数个‘第一’。可是谁能想到,当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在群雄林立的汽车市场仅仅用了20年时间,便成长为覆盖100多个国家4000家销售网点的大型汽车集团。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车企收购兼并海外企业或品牌的新闻近几年比较热,要么是空穴来风,要么是自身炒作,最后证明,收购海外品牌或企业最后成功的少之又少,即使收购成功后也是麻烦不断,亏损连连,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就是十分惨痛的教训。然而看到一汽、上汽、东风都有了自主品牌的轿车产品,北汽像样的自主品牌轿车一直弄不出来,心里就有点急了,心急之下难免走出浑招。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跌入10年来的低谷,绝大部分车企未完成预定目标。2009年以来,随着《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利好政策的出台,诸多车企把发展自主品牌、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突围金融危机之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下半年车市的走向,自主品牌如何突破困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反垄断行为的影响及汽车产业政策的改革,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接受了本刊的采访,表达了他的看法。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一片躁动,无论是跨国车企还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无法淡定。汽车行业新政策何时出台?国家发改委开展汽车市场"反垄断"调查结果是怎样的?自主品牌应该何去何从?新能源汽车在过渡期应如何提升?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汽车工业的巨大潜力是泰科纳投资和发展的动力。在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接触的多年间,汪云鸿先生深有感触的是,自主企业几年前只“盯着”原材料价格,现在更注重整个系统的成本,也更注重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