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通过对行人保护法规的学习,进行成人头部碰撞区域的车身结构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车身前围上部钣金结构设计对成人的头部伤害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车身前围上部钣金结构的可行性,并结合CAE虚拟分析结果,最终得到前围上部钣金结构设计的要点。在前围上部钣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成人头部碰撞力的传递路径上增加传力引导面,同时减少钣金设计的局部剧烈变形结构,以便保证前围上部钣金的变形溃缩模式,增加碰撞能量的吸收,减少碰撞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成人头部的伤害程度,保证行人头部安全,为后续行人保护过程中的前围上部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1轿车车身吸能区的作用现在轿车的车身设计中要考虑保证乘客的安全,车身除了要求强度高,能够承载车辆的整备质量和乘客的质量,还要能够承受行驶中地面的冲击力。但在碰撞时轿车车身不是刚性的,在轿车车身的发动机室部位和行李箱部位设计了吸能区,也叫碰撞挤压区,这个区域是允许变形的。在碰撞时,车身部件通过变形来把汽车运动的动能转换成车身钢板变形的机械能,从而保证乘客室不会发生大的变形,  相似文献   

3.
确保事故车车身修复后安全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轿车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轿车的各总成和部件都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身上,车身修理的质量不仅对轿车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轿车的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轿车的安全性,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在车身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上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采用碰撞能量吸收区域(吸能区)的设计和大量选用高强度钢板。因此,对于现代轿车车身的修理,除了要恢复其美丽的外观外,还必须重视车身安全性能的恢复,否则轿车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轿车二次碰撞事故中乘员的安全将得不到保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要保证碰撞事故车车身修复后的安全性,在车身修理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由于焊接前磨除了涂膜,所以在焊接区域的周围较易发生锈蚀,而且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会导致漆面烧损和钢板氧化。生锈不仅会影响车辆的外观品质,还会降低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车身修复时,必须做好防锈处理,以确保经过修复的车辆具有和新车相同等级的防锈性能。1车身修复中需要防锈的常见部位及防锈要求在车身修复中需要防锈的常见部位可以归纳为5类: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防锈技术贯穿于汽车的设计阶段、加工制造及运输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车身的合理选材、防锈蚀结构设计、汽车设计的防锈工艺、零部件及整车防锈管理工作等。由钢铁材料腐蚀导致的汽车腐蚀是汽车损坏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汽车锈蚀不仅破坏汽车的外观装饰,还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带来环境污  相似文献   

6.
板料成形CAE技术在车身设计同步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工程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核心是,在车身设计的同时将汽车制造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的四大工艺也设计出来。本文以某车型前围盖板内板在设计的同时考虑其冲压工艺为例。介绍了冲压工艺同步工程CAE技术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轿车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变量多、非线性强、学科间耦合关系复杂,常用的多学科优化策略和优化算法无法有效寻得可行的优化解。本文中针对此问题,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加强协同优化理论,形成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轿车车身多学科优化设计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车身侧围结构轻量化设计中。结果表明,在满足各项结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实现减质量最多达14.6%。  相似文献   

8.
雪铁龙C5轿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双排座轿车设计思想,采用了新的设计概念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它不同寻常的车身尺寸和独特的顶篷高度就是这种突破的真实写照。C5轿车在保留双排座轿车所有优点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新的结构设计,为乘客提供异常宽敝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伍升安 《时代汽车》2020,(1):61-62,67
车身侧围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车身的安全性能以及舒适性能,并且侧围是整个车身开发中设计周期最长、模具开发时间最长的部分,其开发速度的快慢与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是否能按期完成。  相似文献   

10.
李真 《汽车技术》1998,(7):31-32,39
论述了轿车车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车身模型、冲压模具和白车身的测试技术。轿车车身是空间自由曲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车身冲压模具时,应采用非接触光学测头进行测量,其扫描方式主要有Z轴跟踪式和测头回转式;而对白车身则是采用三维视觉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同时对各被测部位进行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针对现有平台车型C-NCAP五星级碰撞安全车身,基于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通过CAE仿真改进车身结构,开发了一款满足C-NCAP五星级碰撞标准的全新紧凑型A级轿车。在现有平台车型基础上,构建高精度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前纵梁、副车架和前防撞梁结构的改进设计,以整车加速度波形、前围侵入量和前纵梁变形模式等为结构开发目标,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达到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轿车车身开发中铝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轻金属铝的应用越来越多,就整车质量而言,车身占其总质量的50%以上,因而减轻车身质量尤为重要,介绍了国内外轿车车身开发中铝材的应用情况,主要论述了铝材对车身结构的适应性,车身用铝材的开发,铝车身的结构设计和车身用铝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轿车车身是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汽车商品性的重要标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企业不断更新车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已成为各汽车制造企业的共识。白车身的试制过程作为车身设计验证、车身制造工艺验证的主要阶段.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发展的百年历史中,汽车的任何部分都 没有像车身那样经历这么多的变化。对汽车的需要和期望持续地增长,且越来越集中在具体细节上,而车身给人以美的印象是很重要的因素。夏利2000凭借其过完美的车身设计开创了小型车的新时代,同时也代表了当今小型轿车车身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腐蚀是降低汽车使用的寿命主要因素。尽管阴极电泳涂装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防腐蚀能力,但对于轿车车身点焊形成的缝隙、夹层,空腔等部位漆膜几乎没有,只有2-4μm的磷化膜,达不到防腐要求。采用内腔喷腊防锈,可确保整车防锈性能。介绍了奥迪轿车内朦喷腊防锈工艺及设备。该工艺实施简单,效果较好。经过几腔防锈的轿车在全国各地的大气环境中和海洋运输中,确保了整车的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16.
轿车车身的刚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宁 《汽车技术》1997,(9):9-13
在轿车的设计开发中,车身的刚度是其性能要素中重要的方面,轿车车身刚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轿车许多使用性能的下沉发挥。本文从车身刚度的测量,评价及结构对刚度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轿车车身的刚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多雨潮湿以及广大沿海地区,一般国产轿车在行驶四至六年后需要进行更换座仓地板。地板锈蚀、腐朽,直接影响轿车车身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的驾驶性能。还有一些轿车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碰撞损坏的修复过程中,不少汽车修理厂采取了不正确的切割、焊接技术,以及修复后防锈、防腐措施不力,都会加快车身特别是地板部位的锈蚀。这些车辆在以后的继续使用中,都有会发生钣金修理部位,特别是地板的锈蚀、腐朽,大都需要更换地板。  相似文献   

18.
整车开发以轿车车射为突破口是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措施。因此开发一种新型轿车,其屐机及底盘一般变化较少,主要是车身结构随车身外观变化而改变,即车身是轿车更新的关键。而车身的开发,关键在于车身覆盖件的冲压成形和装配精度,这就需要在车身设计和制造上开展基础性的扎实工住,对我国轿车工业产品开发与制造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轿车车身结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骅 《汽车技术》1993,(7):7-11
阐述了现代轿车车身结构的基本组成,以及在设计、制造车身结构件时应考虑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近代国内、外新开发的车型,及在车身结构轻量化方面以铝材代替钢材取得的进展和使用情况,探讨了今后轿车车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轿车为例,建立车身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综合考虑零件厚度对车身质量与刚度的影响,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优化设计变量。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前提下,进行车身质量优化。在车身质量减轻了6.25%的同时,车身刚度和主要模态频率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