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白雪 《驾驶园》2007,(8):46-47
危险的交叉路口 我们很想知道路标的设计及其缺陷对严重的交通事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所以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交通事故与司机有关.有24067人死于非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那些街道混乱,标志不够清晰的交叉路口.密歇根汽车协会的安全机构经理说:"向左拐的车辆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一般会丧命或受到很严重的伤害."很多人从他们60岁时就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对即将到来的车辆的速度,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对一些复杂的判断,像对一个很快的左拐弯,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比20岁的人多花50%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兰州,中国大西北. 素有"金城"之称的兰州,在中国大陆的版图中处在几何中心的位置;在大西北的版图中,又处在"座中四连"的独特地理位置,同时又是内地连接青海、新疆西北边陲的咽喉要地.蜿蜒黄河穿兰州城而过,依山傍水而建立起来的这座城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具有江南清奇秀丽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徐贵珠 《驾驶园》2007,(9):50-52
城市里驾车行驶,向来都是对一个职业司机素质的最好考验. 拥堵不堪的道路,纵横交错的路口,稠密的行人,繁杂的规则,这些都需要一个职业司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的日臻完善,中国市场日益为世界各大集团所关注;同时,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伸出合作之手,接纳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他们获得的不仅是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中国正怀有"天下归心"的壮志,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究,2002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5%,仅次于美国,位于第二.谁把握了中国的资源基地,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是包括市区和郊区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道路系统间的公共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的特征因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的主要特点则是相同的:城市交通的重点是客运,客运的高峰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每个城市的客流形成都有自身的规律;城市交通能力的大小与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高低低的杂志摞满了宽大的办公桌,中文、英文、德文,不同的语言文字却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汽车:办公室的会客沙发上总是坐着等待的客人,电话不时响起,约稿、采访、邀请函,经常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出席各种有关汽车的会议;午饭由助理打上来在办公室边工作边吃:没有更多的娱乐爱好,每天工作时间平均13个小时……几乎没人相信这是一位82岁的老人的生活状态,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用他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汽车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杨静 《汽车导购》2005,(8):30-32
看看今年的销售数字,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一支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这便是重新洗牌后被称作是新三样的伊兰特、凯越和福美来,也正是这三个小字辈却将曾经叱咤车坛的老三样狠狠地打压了下去,韩派势力显示出了十足的后劲儿。不论是新、老三样,从目前的销售形势看,1.6L黄金排量仍是厂家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细数一下国产轿车的车型,这一排量居然有25款之多。而且这个数字到今年年底将有可能达到30。即将于8月18日全国上市的赛拉图也是以1.6L排量的车型首先登场。伊兰特和千里马的热销,证明了韩国车的市场营销是出色的,同时也证明了其产品的品质,借着这样的市场环境,趁热打铁,韩派势力还真不可小觑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早在一汽筹建之初,党中央就考虑到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由于多种原因,二汽迟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正式建设。1973年,经李先念同志批准,黄正夏来到二汽担任主要负责人。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二汽经历了上马、基建、设备攻关调试等阶段,刚刚初步建成生产能力的时候又恰逢国家经济调整,被列入"停缓建项目"。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为了二汽的建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黄正夏和二汽的全体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使二汽顺利建设成功,为二汽在80年代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思想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呕心沥血,拼搏奉献。本书详尽地记载了黄正夏同志在二汽这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业绩和杰出贡献,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创始阶段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寒假过后,汽车专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们入手一个导师布置下来的毕业设计课题,大多是老师们自己接手的工程项目。年轻的大学生们有着无尽的创造力和海阔天空的新思路,可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忙着利用免费的专业劳动力的同时,有没有激发学生们最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武铭 《汽车知识》2013,(9):100-100
意甲联赛一直是世界足坛最瞩目的赛事之一,球星大腕更是球迷竞相追逐的偶像,无论是灵巧机警的布冯、国王一般的皮尔洛、凶狠暴躁的加图素,还是有铁卫之称的赞布罗塔,不羁的灵魂是这些意甲球星的真实写照,亦如他们的座驾是速度与激情的结合,是征服与超越的象征。布冯被称为意大利最具天赋的门将,令所有想要洞穿他球门的球员费尽脑汁,与之  相似文献   

11.
衬砌病害诊治是隧道运营维护的首要任务。为形成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系统认识,从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技术、病害加固治理方法3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衬砌诊治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主要结论显示:①不同类型隧道衬砌的主要病害类型已基本明确,但是病害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及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②衬砌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病害智能检测识别系统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但是病害信息的快速、高精度拾取和智能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③经过多年研究,已形成了围岩(地层)注浆和内表面加固这2种较为完善的衬砌加固技术方法体系,加固方法作用机制、耦合加固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是下一步的可能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衬砌内表面加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开发了隧道衬砌快速早强的FRP网格加固方法,该方法2个小时内即可起到加固作用;提出了衬砌内表面加固界面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围岩抗力、前期受力、材料用量、加固范围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内表面加固的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及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橡胶沥青降噪路面的推广应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原理,对橡胶沥青路面的隔音与降噪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多种因素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性;最后,总结了橡胶沥青降噪技术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阻尼及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而橡胶粉掺量与目数、路表纹理状况、长期服役行为是影响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增大橡胶颗粒的粒径,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保证路面养护能够长效增加橡胶沥青路面的减振降噪性能;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征分析方面,多种噪声测试方法的利用为评价噪声声品质提供了可能;而关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大孔隙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新型外加剂的使用。其中骨架密实结构和大孔隙结构的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研究正符合当前功能性路面材料在安静路面的需求,将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静路面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嘉绍跨江大桥主桥埋置式承台采用无底双壁钢围堰施工,施工中主要采取定位导向系统、吊点荷载控制、测量监控等方法控制围堰下放精度。下放过程中,采用固定在群桩护筒和钢围堰上的特制定位导向系统控制围堰平面偏位和垂直度;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控吊点荷载,指导围堰舱壁内的加、卸载以及围堰内、外的吸泥;采用测量监控系统分析、计算围堰姿态,指导围堰的下放及纠偏施工。通过对围堰下放精度的控制,围堰下放平面偏位保持在5~8cm,垂直度达到1/400以上,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将桥梁工程计算过程中的桥梁结构,施工、运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与之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阐述3DBridge软件科学计算可视化建模技术的系统设计和其它关键技术,着重论述快速便捷地建立桥梁工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工程的实际应用,验证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增强了使用3DBridge软件的直观性、易用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16.
探求城市应对暴雨洪水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遭受暴雨洪水袭击愈加频繁的状况,该文结合济南"七·一八"暴雨,分析了城市发生暴雨洪灾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城市防范和应对今后类似灾情的对策:一是科学选择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强调雨洪水利用和滞洪区规划,三是明确功能定位,构筑完善的防洪排涝排水体系,四是重视非工程措施建设,应对超标准洪水,弱化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蓝鸟系列轿车ABS自诊断系统中故障诊断以及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方法。在介绍ABS常见典型故障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根据故障码进行传感器、执行器电磁阀、ABS电动机继电器、ABS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低电压的故障诊断方法,论述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诊断程序,给出了系统维修数据。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室内环境下普通及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收缩徐变特征,分别对这2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持续1 080 d的力学、收缩和徐变性能测试,分析了补偿收缩组分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收缩和徐变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国内外3种不同规范公式对室内环境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的适用性,并引入相应的修正系数对既有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测。结果表明:①补偿收缩组分的加入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负面影响,使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4.3%、5.1%和4.2%。②UHPC棱柱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间存在良好的统计关系,且该统计关系受配合比和龄期的影响较小。③补偿收缩组分能有效抑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使收缩降低28.9%,但对徐变有负面影响,使徐变应变、徐变系数和徐变度分别增加13.3%、9.3%和15.8%。④DBJ43/T325—2017的收缩、徐变模型对室内环境下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给予较好的预测,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6%以内;SIA 2052—2016仅有收缩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好地吻合;引入收缩和徐变修正系数后的修正模型能分别对补偿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予以较好地预测,预测误差也分别在4%和6%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大掺量钢渣微粉-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采用自制复合激发剂激活钢渣微粉(ASSP),开展了不同胶凝材料剂量(质量分数4%、5%和6%)大掺量(质量分数100%、90%、70%、50%)ASSP-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UCS)与5%胶凝材料剂量不同龄期(7,28,90 d)的UCS和劈裂强度(SS)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胶凝材料剂量100%和70%ASSP-水泥混合料的抗压与劈裂回弹模量、抗冻性、干缩与温缩以及SEM、XRD微观试验,并与对照组P·S·A32.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胶凝材料剂量增加,ASSP-水泥混合料的UCS和SS均越大,且同剂量下,70%和50%ASSP-水泥混合料强度与对照组的相当;通过调整胶凝材料剂量,大掺量ASSP混合料7 d的UCS完全能满足不同公路等级基层、底基层的要求;各ASSP-水泥混合料不同龄期UCS和SS、抗压与劈裂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组一致,均随剂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大,抗冻性均满足要求;随ASSP掺量的增大,混合料干缩系数越小,温缩系数越大,掺入适量ASSP能减少混合料的干缩开裂;不同ASSP掺量混合料的主要水化产物为C-S-H、AFt和CH等,ASSP混合料的早期水化慢,水化产物数量少;28 d后70%ASSP混合料的水化产物C-S-H、AFt特征峰值与对照组相当,SEM结果与此一致;7 d后100%ASSP混合料胶凝浆体形貌和界面过渡区中浆体与骨料间连接不紧密,ASSP-水泥的浆体形貌较好,混合料结构密实,孔隙和裂缝的数量明显减少,较好地解释了混合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可见,将大掺量ASSP-水泥稳定碎石用作路面基层完全是可行的,该研究为此类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