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用GTM对最大公称粒径16mm的几种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马歇尔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GTM设计后,表征高温稳定性的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总相对变形也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湿热地区很难满足超长陡坡、大跨径桥梁、超长隧道路面等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利用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层间结合能力强及优良的抗疲劳等特性来满足这些特殊路段路面的对沥青性能的要求。采用体积法进行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结合GTM法来解决沥青混凝土通车后在重载交通碾压下产生"二次压实"现象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TM的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体积特性,设计过程对解决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病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和现场试验,分析了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的高温车辙病害原因,制定了治理方案,介绍了利用GTM进行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以它来作为治理重载交通的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的借鉴,更进一步推广GTM法在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4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选用2种沥青,用大马歇尔法进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用GTM设计法确定最佳油石比,并结合试验路工程,研究了沥青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运用离散元理论,对GTM法设计的混合料旋转剪切过程中的设计参数:旋转稳定值GSI与旋转剪切系数GSF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过程中,模拟了GTM试验模型沥青混合料的工作状态,获得了GTM法混合料变形与应力场,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最后综合试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GTM混合料设计参数合理取值范围:GSI≤1.05,GSF≥1.3。  相似文献   

6.
GTM技术在河北省高速公路上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君 《公路》2002,(11):20-23
简述了GTM的设计原理,从原材料的选择,制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GTM在河北3条高速公路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采用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显著提高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养护费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文章根据青红高速公路邯涉段4标的施工经验,就如何改善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成型方式对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最大公称粒径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分别以GTM法与大马歇尔法确定其最佳油石比与体积参数,并对不同参数标准下的混合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型方式对沥青稳定碎石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GTM法设计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较大马歇尔法性能更优。同时,试验路检测结果表明:以GTM法确定的密度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压实功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通过调整GTM设备的垂直压强,分别获得了0.7 MPa、0.6 MPa和0.5 MPa压实功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并与马歇尔法75击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GTM设备垂直压强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显著提高,最佳油石比降低,在垂直压强为0.5 MPa时的体积参数和最佳油石比与马歇尔法75击的该参数相当;相较于马歇尔设计法,采用GTM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增强其路用性能,降低油石比,节约工程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0.
提出4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选用2种沥青,用大马歇尔法进行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用GTM设计法确定最佳油石比,并结合试验路工程,研究了沥青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GTM混合料设计方法在某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对GTM设计方法的原理、试验指标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对比分析,并对实际施工中GTM试件密度相对马歇尔试件密度的修正方法进行了介绍,以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现行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存在的缺点,采用GTM旋转压实设计方法进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两种不同设计方法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认为GTM旋转压实设计方法能够模拟路面的压实状态,使得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设计思路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如喜 《公路》2007,(12):163-171
以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在级配、油石比、粉油比变化的条件下,分别对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4.75 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油石比因素分析中引入GTM参数与动稳定度和车辙变形速率建立关系,确认GTM方法是一种抗车辙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加入水泥、消石灰等外掺剂后的沥青胶泥性质研究,认为加入消石灰替代部分矿粉可明显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一步的车辙成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均较重要。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环节,我国常用的马歇尔试验方法和路面实际受力状态和路用性能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旋转试验机GTM模拟了路面现场压实及汽车轮胎与路面的相互作用,依据力学分析原理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较之经验式的体积分析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所以GTM试验方法在我国的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提出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级配,评价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且,采用了大马歇尔法、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3种方法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离散元理论模拟了基于GTM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剪切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力学损伤作用机理,得出了GTM沥青混合料在试模内旋转剪切过程中颗粒变形、旋转规律,孔隙率发展程度、剪切带形成、剪切破坏直至压缩的全过程,以及GTM沥青混合料颗粒沿剪切面的定向排列和运动变化规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混合料在旋转剪切过程中颗粒的力学作用机理,将为今后工程现场检测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是公路建设中困扰多年的问题,而应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是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有效方法。结合施工实践,介绍GTM设计原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此类工程的施工控制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与GTM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GTM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设计指标与马歇尔方法不一致的问题,从设计理论、室内试验及唐曹高速公路工程实践,对马歇尔方法与GTM方法的设计原理、路用性能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相比,GTM方法的设计原理科学合理,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更为优良.同时,提出了对体积参数作为沥青混合料设计控制指标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设计控制,对GTME.实法与马歇尔击实法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控制级配曲线关键筛孔的通过率,设计适当的矿粉含量是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针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建议在具备条件时最好采用GTM压实法;并提出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马歇尔击实法与GTM设计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材料配比、碾压成型等方面阐述了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