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某重型工程车为基础,通过建立平衡悬挂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出推力杆在各极限工况下受力值的大小。结合常见推力杆实际使用故障,通过CAE辅助分析手段对推力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扭转、拉伸、弯曲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推力杆完全满足重型工程车在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40 t重型汽车平衡悬架用推力杆的强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40t重型汽车平衡悬架用推力杆的简单受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推力杆结构强度优化设计.针对优化后推力杆所进行的扭转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疲劳试验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推力杆完全满足40 t重型汽车平衡悬架的使用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某6×4自卸车后悬架上推力杆故障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上推力杆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道路载荷谱采集数据和ADAMS软件虚拟样机多体动力学仿真获取推力杆极限载荷,进行推力杆刚度与受力分析,根据选定的推力杆极限载荷,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优化前后推力杆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台架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推力杆球铰刚度对于推力杆的受力影响较小,改进后的推力杆平均寿命达到35万次以上,大于设计标准,满足车辆使用工况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折衷规划法相关理论,建立板簧支架多工况拓扑优化模型,在工程约束下对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首先,对建模过程中用到的材料插值模型、折衷规划法进行讨论,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模型模拟相关问题;随后,对已有设计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结构在四种工况下的性能;之后,利用Hyperworks进行板簧支架多工况拓扑优化设计,并完成模型重构;最后,对重构模型进行性能分析,验证其是否满足工程需求。结果表明:利用折衷规划法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可同时满足结构在多个工况下的设计需求,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重型汽车上推力杆在使用过程中杆头发生断裂失效比例较大,经过对售后件分析及安装位置分析建立受力分析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针对优化后推力杆经行拉伸、扭摆、偏转等疲劳试验,及装车路试表明优化后推力杆可满足该车型的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6.
王振  朱伟丽 《专用汽车》2022,(5):32-34,38
介绍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前后支架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前后支架五种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校核该结构的刚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前后支架进行轻量化优化设计,再次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校核,验证了该设计更加合理,且自重降低,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是现代汽车零部件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文章将CAD软件UG和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结合起来,完成从汽车车桥及推力轴承三维建模到有限元分析的整个过程,得出了转向节推力轴承在超载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UG对汽车车桥及轴承、轴承座重新建模,而后应用ANSYS Workbench对汽车车桥及轴承、轴承座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得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某双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上横梁支架进行精细化建模,研究门形索塔上横梁施工过程中上横梁支架的力学特性,分析空载和满载工况下支架主横梁、牛腿、纵向分配梁、扶墙杆、三角托架等主要构件的受力状态,验证其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的安全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上横梁支架主要构件的强度和变形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自卸车上推力杆因路况差、载重大等恶劣工况,导致推力杆的失效率居高不下。通过对大量售后旧件失效模式分析,从橡胶撕裂,卡簧飞出,端盖开裂三种失效形式对推力杆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证明其疲劳寿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型车板簧支架的优化问题,为了减轻质量,增强支架刚度,文章利用HyperMesh平台建立重型车板簧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在OptiStruct中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借助OptiStruct优化工具进行了拓扑优化.优化后对板簧支架进行详细的模型设计,并与原结构的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质量减轻了约15%,转弯工况下应力降低11.4%,材料的分布更为合理,该优化设计为重型车板簧支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车型悬置支架在道路试验中失效的现象,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发动机悬置支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架结构、材料以及焊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台架试验和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重型卡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推力杆失效现象,易造成车辆停驶和经济损失.推力杆主要应用于卡车或客车的非独立悬架的单轴或双后桥平衡悬架上,联接着车架与车桥.根据推力杆的结构和承载力的不同分为I字型推力杆和V型推力杆,I字型推力杆在以奔驰、斯太尔平台为主的车型中占绝对优势,而V型推力杆主要在断开式平衡悬架、空气悬架、橡胶悬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某重卡车型为例(其基本参数见表1),重点介绍I字型推力杆的优化设计,其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V型推力杆的设计. 2推力杆受力分析 2.1各轴垂直载荷分配 根据力和力矩平衡关系列方程,计算得到轴荷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客车试验时出现推力杆支座焊缝开裂的问题,计算整车常用工况下的推力杆支座载荷,采用Verity方法分析支座焊趾疲劳强度,并对原始支座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平衡悬架作为目前国内双后桥车型的重要结构,大量应用于公路和工程车双后桥车型。其中推力杆作为平衡悬架连接悬架与车桥、车架的重要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克服钢板弹簧(或空气弹簧)只能传递垂直力和侧向力而不能传递牵引力、制动力的问题,并在转弯、凹凸路面产生与扭转相应的反作用力矩。推力杆由胶芯、杆体以及外套组成。胶芯主要由橡胶组成,由于橡胶材料特性复杂,其力学问题的理论计算非常困难,这对推力杆橡胶强度理论计算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橡胶元件性能的基础研究。在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橡胶材料的参数,根据硬度和弹性模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得到橡胶材料硬度与Mooney-Rivlin模型中C1、C2的一般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橡胶元件的强度;(2)橡胶件应力应变关系研究。借助有限元和断裂力学分析,对橡胶-金属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橡胶在载荷作用下应变的变化,以及推力杆各向刚度,为平顺性分析提供依据;(3)推力杆可靠性分析。模拟各种工况下推力杆的可靠性,保证零部件强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总结了钢板弹簧悬挂推力杆设计经验,在推力杆受力分析过程中,笔者推导出任意工况下推力杆的受力公式。该公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文献无法解释的上推力杆受力大于下推力杆受力的疑问,以及"推力杆实测载荷谱最大值与理论分析有一定出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对推力杆强度、稳定性进行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越野车辆分动箱油冷器侧边支架在整车可靠性路试中出现断裂故障,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Hypermesh软件创建油冷器和侧边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在特定工况下,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静强度和频率响应分析,对比改进方案、原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原方案应力较大处与实物断裂位置相同,并且改进方案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实车路试上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侧边支架与新增的橡胶软垫组件组合使用通过了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由支架、支撑总成和推力杆系组成的重型汽车分动器悬置装置.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和分动器连接,左支撑总成、右支撑总成分别和车架连接,支架和支撑总成之间通过楔形橡胶块实行柔性连接,推力系和分动器连接.由于采用钢板结构、工字梁结构及楔形橡胶块支撑,因而线条流畅美观,且减小了车辆震动对分动器的冲击;推力杆系提高了分动器的动态平衡性能,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牢固、制造容易、使用可靠且重量轻、拆装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某重卡下支架在设计工况下的静强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该下支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拓扑优化方法,以最大设计空间为优化的基结构,以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结构的静强度性能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迭代计算。轻量化设计后,减轻了下支架的重量,且轻量化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Altair OptiStruct的拓扑优化功能,通过对某型号汽车冷却模块支架进行研究,以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Works9.0为工具,达到降低板壳单元结构关键部位应力的目标,优化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支架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架有效地改善了关键部位的应力,提高了整个冷却系统的耐久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悬置支架的优化设计与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孝勇  柴国钟  刘飞  徐驰 《汽车工程》2007,29(4):341-345
针对某型轿车变速器悬置支架在道路试验中失效的现象,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了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并获得载荷数据。进而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变速器支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对支架模型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台架试验和疲劳寿命预测对变速器悬置支架疲劳寿命进行分析以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