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蓝国田 《时代汽车》2022,(7):131-133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当下属于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索分析不同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行驶阻力系数提升续航能力、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电能驱动效率提升续航能力、提升新能源...  相似文献   

2.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其性能关系到续航里程和车辆的使用寿命。针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较短、低温下电池模组存在热量不能完全散发、温度波动大等问题开展了详细分析。为减少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损耗,需要合理配置动力电池内循环换热装置,并根据动力蓄电池状态,在必要时对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薛撬  李军求  肖焱升  赵宇  刘宇  韩冬雪 《汽车工程》2023,(11):2014-2022
为提升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提出基于加热目标温度优化的电池组预加热策略,充分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能量效率,满足目标行驶里程的需求。首先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不同温度下电池的最大放电能量;其次基于不同温度下电池的能量保持率和考虑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建立非线性多目标约束方程并求解,得到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SOC状态下电池的最优加热目标温度;最后基于实测数据标定的整车物理模型对加热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5和-5℃的初始温度下,基于优化的电池加热目标温度,整车的续航里程最大分别提高了8.41%和4.77%,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明显提升低温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类型,分析了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铁电池等主流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介绍了NEDC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的误差原因分析;分别从整备质量、电池性能、传动效率、控制算法、整车外形设计、附件配置、能量回收等方面阐述了基于主机厂视角的续驶里程影响因素;指出行驶环境、行驶速度、驾驶习惯、保养水平等因素是驾驶视角的影响因素;指出锂电池及燃料电池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应通过加强蓄电池性能研究及电动汽车政策控制策略的研究,改善驾驶环境、引导消费者正确的驾驶习惯等方式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5.
刘雅坤 《世界汽车》2013,(11):42-43
混合动力车型打消了人们对汽车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的担心,但是其在节能方面的优势比较有限;纯电动车型无疑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但是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欠缺制约了其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和了混合动力车型与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成为很多汽车厂商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振兴,为配套用的车辆用电缆带来了发展机遇,电动车因为电池续航问题,成为束缚其发展的技术壁垒,而若采用铝合金芯电缆,则能大大减少车辆自重,有助于提高续航里程,因此,新能源汽车采用铝合金芯电缆也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于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对整车动力性、续航里程等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门限逻辑控制策略开发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优化。进而以某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模型,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Q:为什么纯电动车在冬天的续航里程会降低?黄花鱼A:正值寒冬时节,北方地区的温度大多都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此时,大部分纯电动车的车主都会发现自家车辆的续航里程明显不如夏季。国内某纯电动车的车主在一年中不同气温下实际测得的续航里程显示,25摄氏度时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00km的车辆在0摄氏度时续航里程变成250km,而当气温达到零下25摄氏度时,续航里程就只有100km了。温度的降低首先带来电池活性的降低,内阻增加让电池在低温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雪宁 《汽车生活》2011,(5):56-63
极速高达330公里/小时.在纯电动模式下可实现尾气零排放并行驶110公里。这辆科技感十足的超级跑车创新的轻量化微燃机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快速高效地充电,使汽车的理论续航里程达到900公里。  相似文献   

10.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环保性能佳、转化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的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氢能利用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加氢难、使用贵等瓶颈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对车辆的续航里程、稳定性和驾驶体验有较大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历来重视汽车电池的研发和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根据文献可知,新能源汽车电池中的"超级电池"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自我休眠等功能,能够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解决了车辆的续航问题.阐述并分析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四部委已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开会定调,不日发布。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续航里程补贴的分档将更细、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能耗系数分档补贴。乘用车方面,续航里程补贴可能将按50km一个档进行划分,或将重点退坡A00级车型补贴;物流车方面,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将可能提升至115Wh/kg,此前要求为90Wh/kg;客车方面,动力电池能量  相似文献   

13.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测试过程中,有些性能参数的测试如纹波电流/电压等过去并未被生产厂家重视,但在汽车出口时却至关重要。事实上,纹波电流如果发生异常,不仅影响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运行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为此,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纹波电流的来源及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利用纹波电流进行动力电池自加热技术,即利用纹波电流对电池正负极施加交流激励,使电池内部阻抗产生热量,实现电池的交流自加热,从而提升动力电池输出性能、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用户习惯对整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的影响,搭建了整车能耗解析测试系统,基于某上市车型进行环境仓转鼓测试,研究了纯电动乘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电池放电特性及整车能耗特征,分析了用户使用习惯对整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基于测试数据,精确分析了整车能量流向分配及损耗情况,并针对不同用户习惯及环境温度下整车及各部件的能耗差异、动力电池放电量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整车续航里程与出行特征、环境温度均存在明显的关联;以上、下班通勤用户单次出行里程约为29 km(基于中国工况)为例,在-15℃环境下多天累计续航里程比单次行驶的极限续航里程低15.1%;环境温度降低,车辆续航里程也减小,在-25℃环境下车辆单次极限续航里程相比-15℃环境下降低了16.1%。针对续航里程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分别从电池放电量差异及电驱动系统、空调系统、低压电器能耗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精确定位了整车能耗优化的入手点,通过优化电池热管理、提升部件工作效率等技术路径以降低整车能耗,为提升车辆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在冬季行驶时,由于电池容量衰减、行驶阻力变化及空调能耗增加,续航里程严重缩短,对用户的使用造成极大不便。因此,对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能力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于用户和汽车生产商尤为重要。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及实际试验验证数据对电池充放电特性、空调加热能耗及低温行驶阻力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电动汽车低温续航里程模型。  相似文献   

16.
正新英伦豪华纯电轿跑SUV捷豹I-PACE,在本届广州车展迎来首批车主交付仪式。I-PACE配备81 kWh的高科技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56km (在NEDC新欧洲行驶工况测试下)。在使用直流快充模式(100kW)的情况下,可在40分钟内将电池从0充至80%,而充电15分钟即可实现100km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经济、结构型式、性能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然而续航能力极大制约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以续驶里程为优化目标,开展了针对某纯电动车型续驶里程影响因素研究及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的仿真优化  相似文献   

18.
雷丽 《时代汽车》2010,(8):110-111
电动汽车是全球未来汽车的重点,但制造成本高、续航里程偏短、充电不便却成为其掣肘。最近,湖北国通青山新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在纯电动电池方面的突破有望使得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迈向快速道。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行驶里程不到2万km的五菱之光汽车到维修站修车。客户描述汽车现在加等值(100元)汽油比无故障前行驶里程减少50km左右,同时发现排气管冒黑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燃油续航能力大幅度下降、油耗高现象。二、故障原因分析由于是行驶里程不到2万km的汽车,汽车发动机的气缸压力应该正常,因此故障原因应该与汽车制动系、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损坏,喷油器喷油过多,氧传感器损坏和点火性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邱伟 《时代汽车》2024,(5):107-111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仅直接影响整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动力性、环境适应性和长期可靠性等方面性能,同时也决定了整车成本的高低。近年来,虽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动力电池在材料体系方面的突破仍然有限,因此结构和成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本文主要从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集成的角度,分析和论述动力电池成组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