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汽车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提升,汽车分布式电气架构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汽车正在从电子控制单元(ECU)分布式电气架构向域集中式电气架构转变。文章对当前的车身域控制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分析采用域控制器方案的诸多优点。并设计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基于实车功能需求进行了车身域控制器的方案设计,通过台架以及搭载实车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该方案的量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片机的车身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车身控制器的功能要求对其进行了系统设计。首先通过车身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智能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将滚动码的无线遥控技术融入汽车遥控系统中,提高了破译系统的难度,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l生。最后,通过构建检测平台,对车身控制器进行了系统测试,检测结果表明其运行稳定,可靠性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身控制器在商用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一种分布式车身控制器方案,采用多个软硬件状态完全一致的车身控制器对车辆进行分区控制,车身控制器执行的逻辑功能是根据其安装位置通过地址识别功能自动识别并执行的,车身控制器之间通过CAN总线网络进行信息交互。该方案通过试验验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护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和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串行通信网络)总线的车身控制器的设计.完成BCM(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器)的硬件和功能逻辑设计.进行各种智能化的设置,满足客户对整车舒适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车身控制的发展要求,在BCM中设计了相应的硬件接口,将BCM作为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扩展平台,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合适的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5.
介绍集中式车身控制器的控制原理、逻辑及使用要求,能够有效地指导在设计过程中对某项功能的控制逻辑分析和布置位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车身控制器开发过程,包括功能定义、控制策略、硬件原理和软件架构。软硬件模块化设计,底层软件手写代码,应用层软件基于Simulink模型开发,通过这种方法开发的车身控制器是一个通用平台,根据各种不同的车身控制需求增减功能,避免重新开发。  相似文献   

7.
目前整车E/E架构由于面临来自不同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数据交互需求而变得愈加复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功能复杂性,通信带宽,计算能力,灵活性,可拓展性等。其中域控制器上层应用算法对获取数据的同步尤其敏感,数据融合需要针对同一时间点获取到的数据做融合处理。因此,对域控制器内部的异构多核、外部控制器数据以及传感器数据时间同步的研究尤其重要。基于此,文章详细介绍了域控制器片内及片外时间同步的方法,解决了域控制器内外部数据时间不同步的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驾驶员操纵的稳定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文章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开发了一种空气弹簧控制系统。控制器硬件采用S32系统单片机,通过采集高度、压力传感器以及整车其他控制器网络信号,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控制压缩机和电磁阀进行车身高度升高或降低操作,并在实车搭载对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控制系统满足车身高度调节的要求,并能够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从节约成本和提高芯片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文章设计了一款集成网关功能的汽车车身控制器,不但实现了车身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而且实现了汽车网关控制器的功能。利用d SPACE的快速原型产品进行算法开发。最终本文开发的车身控制器模型通过了台架测试和整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集成网关的车身控制器可以实现车身控制器和网关控制器的功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气悬架系统,提出了一种由PID控制器和滑模控制器组成的双闭环控制的车身高度控制策略,外环为高度控制环,内环为力跟踪控制环。外环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对期望高度的精确跟踪,输出一个最优控制力,该最优控制力作为内环的给定。内环的作用是通过油气悬架实现对最优控制力的跟踪,针对建立的油气悬架非线性数学模型,内环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并对滑模控制存在的颤振问题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满足车身高度控制的精度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车辆安全驾驶的重视,车辆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也越来越被车辆设计者和研发人员所重视。文章根据ISO26262的相关要求,对基于Logicad的车身应用层软件进行了功能安全设计,以保证车身控制器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功能需求,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趋于集成化集中式架构。集中式架构对软件可移植性、规范化程度和高速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本文以AUTOSAR架构为基础,基于SOME/IP协议和XCP协议设计实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载以太网通信系统软件,部署于英飞凌TC397硬件平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域控制器以太网通信系统满足智能驾驶功能的通信与调试需要,其通信性能相比传统CAN通信协议大大提升,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域控制器高速通信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汽车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车身姿态变化问题以及运动控制精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模糊滑模横向运动控制器。建立了包括侧倾运动的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线性化;对基于线性化处理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滑模控制器设计,通过控制前轮转角实现了路径跟踪横向控制,并引入了模糊控制提高控制效果,本控制系统能够在跟踪过程中对车身姿态变化进行观察。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基于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模糊滑模控制器能够在考虑侧倾运动的基础上,实现路径跟踪,且构建的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滑模控制其横向偏差与方向偏差分别降低了7.28%和1.50%,同时模糊控制也减弱了滑模控制固有的抖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成本,采用飞思卡尔PowerPC架构的32位处理器MPC5604B,为某具体国产车型设计了一款集成车身CAN-动力CAN网关、 CAN-LIN网关、网络管理、车身控制、车身防盗报警、发动机防盗、 TPMS、 RKE、故障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身控制器(BCM)。分析了集成式BCM主要完成的功能及其所涉及的硬件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BCM的软件架构和各项任务,最后以车身控制为例描述了软件设计思路。该设计已经应用于某国产车型,结果表明BCM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胎压监测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兼顾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化和低成本,介绍一种集成在车身控制器的胎压信号接收模块硬件设计。通过对接收模块射频前端阻抗匹配设计与解调芯片外围电路研究,接收模块同时满足胎压监测系统信号与汽车门禁系统遥控钥匙信号传输要求。经实际测试,胎压传感器信号接收灵敏度达到-100 dBm, RKE信号接收遥控距离满足装车车身周围30 m无盲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远  王军 《汽车维修》2011,(12):41-44
丰田凯美瑞轿车配备了无需操纵钥匙的智能进入和起动系统,他是集遥控门锁控制和发动机停机控制(防盗停止起动)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即通过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总线和局域互联网(LIN)总线及主车身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9,(20):16-16
大陆集团2008年推出的经济型车身控制器(BFC)不再形单影只。除了超低价格的紧凑型车身控制器和高端的高级车身控制器,大陆集团日前又推出适合所有汽车细分市场车身架构的车身控制器。包括:经济型车身控制器、高级车身控制器和紧凑型车身控制器。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使用紧凑型车身控制器代替经济型车身控制器可节省多达50%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车身开发中,采用尺寸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对车身功能尺寸进行控制。通过工艺和数模等的输入,制定车身定位策略,用尺寸链分析其功能尺寸的可行性并优化改进,最终输出最优的定位策略、公差及测点等尺寸工程文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车身功能尺寸的控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以最优化的周期和成本保证了其功能品质的合格。  相似文献   

19.
徐磊 《时代汽车》2023,(9):114-116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智能座舱Cockpit和辅助驾驶ADAS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高阶座舱域控制器系统对硬件平台芯片及接口资源、软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高通SA8295车规级芯片主要特性和座舱应用要求,设计出智能座舱系统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0.
列出伊思坦纳车身组合控制器电路原理图,阐述各功能工作原理,分析其控制关系与时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