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10,30(3):304-308
以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F11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钻孔注浆方案设计及施工为例,通过在传统预注浆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不断在注浆方案设计、注浆结束标准及施工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详细介绍“探注浆结合”模式、“精细化跟踪”注浆设计以及注浆与支护一体化等,强调对钻孔注浆施工、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达到减少工程量、保证注浆效果、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为高压富水断层注浆快速施工积累了经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益,为以后类似地层注浆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象山隧道帷幕注浆快速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凯  张迎华 《隧道建设》2010,30(1):78-83
以象山隧道3#斜井工区正洞帷幕注浆施工为例,对比3个不同地质段的帷幕注浆施工情况,对全断面帷幕注浆、周边帷幕注浆、局部帷幕注浆3种不同的注浆方案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注浆方式的选择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寻找最优的注浆方案,优化注浆施工和施工组织技术,达到控制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采空区道路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通过对煤田采空区注浆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施工中注浆孔的布置形式、注浆施工顺序、注浆施工控制参数和注浆结束标准,以及注浆效果的检查方法。重点介绍了自下而上分段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和孔口封闭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很好地指导了煤田采空区预留煤柱段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热沥青注浆应用于路面修复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注浆具有快速、稳定性好的特点。介绍了注浆加固设计要求,沥青注浆材料要求及推荐材料,沥青注浆修复施工要求及工序以及注浆工后检定,全过程控制提高施工安全性及施工质量。应用该工法进行试验段施工并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压富水断层超前预注浆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茂 《隧道建设》2011,31(3):359-363
超前注浆作为处理高压富水断层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地达到“封堵地下涌水、加固破碎围岩、控制施工风险、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但由于超前注浆施工周期长,工程投入大,因而对于复杂地层往往不能作为首选方案。本文打破传统超前注浆设计理念,提出信息化注浆设计创新理念,使注浆更具有针对性,在保证注浆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工程数量,通过对注浆机械配套、施工方法、注浆材料及效果检查评定手段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实现了高压富水断层超前注浆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6.
高广义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09,(Z2):189-192
注浆技术已成为岩溶隧道施工改良软弱、破碎、富水地层常用的一项辅助工法,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参数的控制主要通过人工记录,对注浆效果的评定准确性和客观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系统地进行注浆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施工中引进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过程控制,取得了理想的注浆效果。以齐岳山隧道注浆施工中采用的自动灌浆记录仪为例,介绍灌浆自动记录仪在隧道注浆施工过程中的原理、操作方法、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等,并通过实际应用客观反映注浆过程各种参数值,为注浆效果评定提供准确的依据,也为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融沉注浆施工对盾构管片隆沉有明显影响,就融沉注浆施工导致的三种注浆效果导致的管片隆沉监测进行阐述和数据分析,可为联络通道融沉注浆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广义  陈立杰 《隧道建设》2011,31(1):98-103
为了快速通过象山隧道岩溶段,贯通全隧,通过引进专业化注浆队伍,优化注浆技术,提高注浆效果,保证安全快速开挖。对原注浆方案,注浆工艺、注浆效果评定标准优化和研究,提出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施工技术,即保证了注浆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施工成本。通过实践应用证实优化后的施工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金塘大桥大直径超深钻孔桩桩底压注浆施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跨海大桥的施工实践出发,对金塘大桥西通航孔大直径超深钻孔桩桩底压浆施工细节进行剖析,从钻孔桩桩底压注浆机理分析、桩底压注浆管路施工、桩底压注浆工艺控制、桩底压注浆效果等关键施工细节控制作重点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荣乌高速公路采空区的注浆治理工程,论述了注浆法成孔、帷幕孔注浆施工、注浆孔注浆施工的关键技术,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对采空区注浆法处治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同时指出应遵循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方法、要求及采空区公路路基的变形控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任成国 《隧道建设》2015,35(9):935-938
盾构施工管片背后注浆是保证隧道安全、质量及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因素,更与施工成本息息相关。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基岩中施工时,由于其管片背后填充空间大、富水基岩地下水冲蚀,同步注浆效果差,注浆质量对工程安全、质量及成本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城际铁路湘江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研究分析,针对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富水基岩地层管片背后注浆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同步注浆、补充注入砂浆、二次补强注浆及封闭环施工"的施工方法,经过施工过程的调整和优化,确保了管片背后注浆质量的安全可控,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宅岭隧道进洞浅埋段出现的高压风泄漏、卡钻现象,提出了地表小导管预注浆和循环钻孔注浆两种施工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决定采用地表小导管预注浆施工处理方案。详细介绍了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方法。工程实际表明地表小导管预注浆施工技术节省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增加了安全性,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勇智 《隧道建设》2005,25(Z1):79-81
通过对铁路高路基病害原因分析、方案比选论证、注浆施工方法的介绍,以及注浆施工整治病害取得的效果,阐明了注浆施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注浆法加固处理路基沉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注浆法原理,结合深圳机荷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注浆法用于加固处理路基沉陷进行了研究,对注浆法的钻孔布设、孔距、钻孔深度、注浆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注浆后的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工艺原理,分析了后注浆对桩承载力的作用.通过灌注桩的施工工程实例,重点论述了灌注桩的后注浆的施工应用和灌注桩事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剑雄 《隧道建设》2009,(Z2):117-119
神木供水工程2#竖井在施工过程中井下发生不明漏水漏砂现象,导致竖井被淹,施工中断。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次研究和论证选择了注浆施工,经采用多种注浆材料,改进注浆工艺,终于解决了在84m深井0.6MPa高水压条件下的注浆难点,成功封堵了竖井段漏砂漏水点,较大幅度的改善了竖井施工条件,使工程得以继续施工。  相似文献   

17.
隧道深埋充填型溶洞注浆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渝怀线圆梁山隧道施工中先后遇到了五个规模较大的深埋充填型溶洞。针对溶洞的具体情况、介绍了现场实施的注浆施工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和注浆效果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地面注浆加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沿线溶洞的加固处理是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的关键。以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论述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风险;由溶洞处理流程入手,从溶洞处理判断标准、注浆填充方案、注浆材料选择以及注浆加固效果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盾构隧道施工中通过地面注浆加固进行溶洞处理。同时,对监测区间内溶洞注浆加固效果以及隧道掘进引起的地面、房屋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溶洞注浆加固效果良好,隧道掘进造成的地面房屋沉降变化平稳,地面注浆加固处理在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中具备一定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贾建波  姚晖  周志辉 《隧道建设》2022,42(3):487-491
为解决富水花岗岩、高角度裂隙发育、高承压水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竖井施工安全及工期问题,在采用普通水泥和超细水泥等水泥基材料注浆效果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试验和方案对比后采用改性脲醛树脂材料进行注浆堵水,其浆液注入量、注浆孔剩余水量、井壁漏水量较普通水泥和超细水泥均有较大优势,能够更好地保证注浆效果,大大降低竖井施工淹井的风险; 同时,使用改性脲醛树脂注浆可以减少单孔复钻复注次数,节约钻孔、注浆时间。该材料成功用于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建井施工中,有效解决了600 m以下深度竖井施工注浆堵水难题,杜绝了淹井风险,确保了竖井施工安全到底,使控制性工程工期得到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董裕国 《隧道建设》2010,30(3):276-280
在应对齐岳山隧道F11高压富水断层施工中,综合国内外类似地层的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拟采用注浆工法进行堵水加固施工处理,由于采用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工期长的缺点,在钻孔注浆方案设计过程,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将原帷幕注浆“柱状加固模式”,优化为“桶状加固模式”,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数量,并在后续施工中推广应用,最终形成以封堵较大裂隙水和加固围岩为主要目的的围岩加固注浆模式,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