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铁峰山2号隧道工程是重庆万(州)开(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左右线长度均超过6000m。铁峰山2号隧道穿越的地层复杂,存在着隧道突水、煤层瓦斯、煤巷采空区、石膏岩地层、软岩变形、岩爆等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防护要求高。本文就此隧道施工中顺利通过以上复杂路段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不仅为特殊的质地病害提供治理依据,也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渝隧道全长4 279 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长大公路隧道。隧道埋深1 200 m,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高地应力、岩爆、岩溶、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现象。以该隧道设计及施工为例,详细介绍该隧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结构设计及施工措施,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工程类比。  相似文献   

3.
西山特长隧道穿越特殊地质方案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雪峰 《公路》2012,(7):316-321
隧道穿越特殊地质路段时,在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性工程事故,直接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为了减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突发性工程事故,以山西省公路第一长隧道、全国公路第二长隧道——西山特长隧道(长13.65 km)为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的衬砌结构方案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重点提到了超前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供同类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防治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利川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齐岳山隧道近日贯通。齐岳山隧道穿越鄂西艰险山区的大面积岩溶地带,是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公路隧道,这条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我国特殊不良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的科研与施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利(川)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全长42.11 km,全线的咽喉工程齐岳山隧道设计为双线分离式4车道,左线全长3 375 m,最大埋深567 m;右线全长3 386 m,最大埋深543 m。隧道穿越鄂西艰险山区的特殊不良地质带,具有高地应力岩爆、煤层瓦斯等特殊不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和榆高速公路康家楼隧道右洞近日安全贯通。康家楼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双线总长13 600 m,其中左线(山西段)6 831 m,右线(山西段)6 769 m,为和榆项目全线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中途穿越16条地质断裂带,并存在涌水、岩爆、大变形等不良地质,属于特长高风险隧道。该隧道于2011年开工建设,建设者自开工建设以来,坚持标准化施工,不断研究破解风险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6.
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时,容易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文结合山西省第一长隧道——宝塔山特长隧道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的衬砌结构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同时着重分析了超前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探测,探明岩溶不良地段的范围、岩性的必要性,重点介绍隧道穿越岩溶不良地质段的施工工法及原则,对隧道通过岩溶段的施工方案及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真武山隧道穿越大型采空区的设计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空区是公路隧道典型不良地质情况之一,本文以真武山3车道扁平大断面公路隧道成功穿越ZK14+696~ZK14+706段大型古采空区为例,阐述了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的设计施工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隧道穿越不良地质路段时,常遇到洞顶围岩下塌、侧壁围岩滑动等现象,甚至会发生通天塌方等严重情况。文中介绍了猫山隧道通天塌方的整治。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唢  赵明阶  林志 《公路交通技术》2009,(1):102-106,112
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滑坡、膨胀性围岩、岩爆、岩溶、断层、瓦斯、流沙等多种不良和特殊地质。结合工程中不同地质灾害相关的病例,综合阐述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解决复杂不良地质条件造成的施工风险,系统开展TBM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综合采用TRT7000、TSP203、超前地质钻孔、微震监测等技术手段,结合地勘、地面物探及已揭露围岩特征,实现对不良地质的准确有效判识;针对隧洞沿线实际地质条件,对TBM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TBM设备应对断层破碎带、突涌水、挤压大变形及岩爆等灾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TBM施工灾害超前预处理技术方案,以减少卡机现象,避免埋机等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立杰 《隧道建设》2017,37(9):1063-1075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藏林拉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及施工实施过程中沿线河流侵蚀及路基水毁、隧道涌水及软岩大变形、泥石流、滑坡等主要不良地质特征进行阐述,对青藏高原川藏走廊沿线主要不良地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以此提出川藏走廊沿线类似不良地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复杂问题.隧道施工时,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将导致工程造价增高、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工期延长等问题.以二广高速公路某隧道为例,对隧道区作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隧道施工所需的支护参数,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保证,为类似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长公路隧道平导通风方案研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森  胡斌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4):84-90,95
为了给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经济合理的通风方案和设计参数,结合四川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通风设计实际工程,综合考虑篮家岩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选择了有利于救援和隧道修建的半横向平导通风方案.在平导通风方案中,根据隧道纵坡线形,计算分析后确定风压中性点,合理组织风流,并为特长单洞双向公路隧道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16.
张云洪  季新友  任勇 《隧道建设》2019,39(Z2):261-268
为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中隧道资金、运营费用高的难题,以松多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资料调研、定量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通过分析隧道建设条件、环境,解决隧道洞侧碎石土边坡稳定问题、碎石土进洞困难及碎石土洞顶地表沉降问题,以安全、经济选线为根本原则,对不同隧道长度的方案进行综合论证,提出以抗滑桩设计方案、超前长管棚和地表注浆加固等施工技术消除不良地质对隧道安全的影响,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不良地质处治置换隧道长度的方式,缓解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压力以及隧道运营资金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北武夷山高铁隧道是一座单洞双向隧道,隧道最大埋深达1 100 m,属于高地应力区。经岩爆倾向性研究,可能出现弱岩爆。为了预防岩爆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研究人员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在开挖同时配合微震监测,根据监测到的事件数和能量变化情况,对岩爆和片帮发生进行预警。当微震系统监测到的事件率和和能量率同时急剧增加时,说明岩体内部变化剧烈,发生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根据这一准则,研究人员成功预测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一次小型岩爆。研究成果如下: 1)总结了隧道施工中常见微震波形的特征; 2)佐证了事件率和相对能量释放率可以客观反映岩体内部剧烈变化的事实,对今后隧道等地下工程利用微震监测方法防治岩爆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埋大跨软弱地层隧道动态反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军  李建华 《隧道建设》2007,27(2):57-59,95
宁(南京)淮(淮安)高速公路某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地层软弱,采用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通过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监控量测等手段,对施工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反馈,在确保施工安全、优化设计、指导施工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许占良 《隧道建设》2018,38(Z1):115-12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经过湘中低山丘陵区、湘中中低山区及云贵高原东缘高山区,项目桥隧工程多,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为解决项目在复杂山区困难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大量隧道洞口偏压高陡,部分隧道洞口段穿越岩堆或顺层等不良地质等造成的诸多设计施工难题,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研究复杂条件下桥隧相连工程的相对关系,将复杂山区的桥隧相连工程划分为隧桥串接、隧桥对接和隧桥毗连(短路基)3种衔接方式分别系统处理,首次开发并应用高速铁路分离式隧桥串接洞门,用于解决桥隧相连情况下的隧桥串接洞门设计; 通过研究偏压、高陡洞口地形、地质,对困难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提出采取“耳墙+护拱+反压回填”暗挖进洞技术、锚固桩正面防护技术及基底桩基托板技术等工程方案解决了进洞困难、洞口不良地质、隧底软硬不均或部分悬空、安全施工等难题。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修建公路隧道时,把溶洞的处理和施工监测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准确掌握围岩沉降、收敛规律以及支护压力的变化,便于及时调整支护和施工参数。针对隧道穿过特大溶洞边墙的情况,采取上下台阶法施工并施做了支顶结构和临时支撑墙确保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通过对白须公特大溶洞隧道的溶洞支顶结构的应力应变以及老虎嘴处临时支撑结构承受上部围岩压力在施工过程时间变化特性分析,探讨不同的隧道开挖方式对围岩的扰动影响,并分析了地下附属结构物的回应。通过对结构物的监测分析可以看出:溶洞对支顶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平推力,竖直压力较小;老虎嘴上部岩层中软弱夹层对围岩整体稳定影响较小,没有产生过大松动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