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空调压缩机支架与发动机之间的共振问题,通过改变压缩机支架的结构及固定方式,提高压缩机支架在发动机上的模态强度,增大压缩机支架与发动机之间的频率比,达到优化压缩机支架与发动机之间共振问题的目的,经试验验证及主观NVH评价,效果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着压缩制冷剂蒸汽的作用。空调压缩机通过支架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上,它处于振动剧烈的工作环境下。因此,空调压缩机支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整机NVH性能。通过对空调压缩机支架进行模态分析和振动噪声试验测试,对汽车进行噪声优化分析及降低噪声,提高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对东安汽发汽油发动机空调压缩机支架结构优化为实例,通过CAE对空调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支架及轮系组成的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根据CAE分析结论对空调压缩机支架进行结构优化,介绍了系统模态对空调压缩机支架结构强度的影响。优点如下:①CAE模态分析有效的分析出空调压缩机支架在动态载荷下变形趋势;②通过分析结论对空调压缩机支架进行结构优化,有效的提高空调压缩机结构强度,提高其工作可靠性,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4.
空调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其通过支架安装在电驱动单元上,如果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模态太低,引起共振,并影响整车NVH性能。文章从支架设计之初,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通过调整压缩机的空间布置及支架的设计,不断完善方案,最终满足模态的设计要求,并由此总结出影响模态的几个关键点,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汽车因结构与传统汽油车有差异,所以有着独特的噪声特点。针对某纯电动车在开启空调压缩机后,驾驶舱内存在较为明显的振动噪声这一问题,详细解析车辆行驶在怠速、高速、减速不同工况下,通过优化空调压缩机转速策略,降低压缩机运转功率,避开与压缩机支架模态1阶频率共振;提高压缩机转速下降速度,使压缩机振动噪声与环境噪声同比下降;消减压缩机内部动静盘运行不良摩擦,降低了压缩机作为源头的噪声大小等一系列改善措施。实车确认改善后的压缩机运转噪声得到很大的降低,从而使乘客舱内人体感受到的压缩机振动噪声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朱志文 《时代汽车》2024,(4):165-167
纯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和制热需要不仅包含车内需求,还需冷却或加热电池,压缩机负载增大。汽油车压缩机的转速和发动机有固定速比,常用转速840~3600rpm,电动车压缩机转速由负载决定,通常为800~8000rpm。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屏蔽,怠速压缩机噪声变得特别显著。需优化压缩机支架模态和压缩机刚体模态与车内空腔模态的避频、方向盘模态避频等,来解决车内噪声和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空调压缩机支架模态对整车NVH性能有很大影响。对某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的模态进行预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基础设计状态支架模态,分析结果不满足目标要求。通过对支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及轻量化设计,实现了支架模态提升,达到开发目标要求。文章研究对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车型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2800rpm时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利用LMS Test.lab测试系统,对该车进行NVH测试。通过频谱分析,找到引发车内轰鸣问题的频率范围,对相近模态的零部件进行排查,判断为空调压缩机系统模态偏低,与发动机工作频率产生共振导致车内轰鸣,降低了车内声品质。为此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提高压缩机系统的模态,避免与发动机在常用转速下的共振,改善了车内轰鸣噪声。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辆振动噪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别,真空泵、水泵、空调压缩机等电辅助系统噪声凸显;某项目纯电动汽车静置车内噪声不大,但制动过程可明显听到真空泵噪声.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真空泵支架模态优化,解决支架与真空泵运转的共振;对真空泵隔振橡胶垫进行了调校,使真空泵隔振率及被动侧振动得到优化;对真空管路进行了固定处理及隔振优化,使真空管路传递的结构噪声大大降低.经过以上结构噪声传递路径优化,车内振动噪声水平得到大大降低,真空泵噪声在车内基本无感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自主品牌纯电动乘用车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及振动过大的问题,经详细分析及试验诊断后,排查出压缩机工作转速在4000rpm时车内舒适性较差;通过传递路径及模态分析得出压缩机在高转速下与压缩机支架产生共振;结合样车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提出优化支架及框梁结构的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表明,优化方案有效降低车内噪声和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空调压缩机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强度和疲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空调压缩机及支架NVH模态,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空调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设计阶段对空调压缩机支架的性能分析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支架进行模态及动刚度分析,验证该支架在指定工况下结构的合理性,并为支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动机出现的缸体裂纹情况,应用模态测试方法和有限元方法,通过对空调压缩机支架的模态分析,找出缸体裂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们针对某型柴油机进气歧管共振产生噪声问题,对进气歧管支架进行进行模态分析,根据结果对进气歧管支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最终的优化方案。使进气歧管支架避开共振频率范围,提高发动机NVH性能。  相似文献   

15.
姚明 《汽车电器》2005,(7):50-50
一般空调系统的压缩机、蒸发器鼓风机有轻微噪声是正常的,但如果噪声过大,就说明空调系统有故障。若出现以下噪声,可采用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诊断与排除。a.较大的震动声震动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支架和压缩机。如果支架松动或压缩机内缺油,就会有震动声。在检查时,首先看支架有无松动。若无松动,再看压缩机轴密封处有无油迹。若有油迹,说明压缩机密封件损坏,润滑油渗漏,从而导致润滑油不足,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密封件,同时补足润滑油。b.尖叫声尖叫声主要来自驱动皮带和压缩机轴。皮带过松或两侧被磨光,以及压缩机轴上密封件损坏,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某轻卡ECU支架共振问题,文章基于Nastran有限元法对ECU支架共振问题进行了共振问题原因分析及性能优化研究,通过对ECU基础状态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其一阶频率与发动机怠速频率存在共振,并给出了ECU支架优化方案,经CAE模态分析,同时通过振动加速度测试试验验证,共振问题得到优化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NVH性能道路试验中,全油门缓加速工况受发动机频率激振影响,某悬置主动侧支架发生共振,导致在260Hz左右产生车内结构噪声的情况,采用hypermech-nastran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悬置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模态进行分析,并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对该悬置支架设计优化。最后通过道路试验结果验证悬置支架结构设计优化的正确性,可使整车在全油门缓加速工况260Hz附近的振动和车内噪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SUV AT车型起步工况"哼棱"异响问题,通过问题噪声频谱分析、模态/结构灵敏度验证等分析手段,系统的排查了异响问题的激励源、传递路径及振动体,得出异响产生机理是发动机轮系激励引起发动机悬置支架共振。借助有限元分析评估发动机悬置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悬置主簧结构,悬置支架模态避开轮系激励频率,解决起步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景逸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景逸汽车原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原支架设计的固有频率为267 Hz,与发动机工作转速下的激励频率相接近,在接近共振转速下会引起较大幅度的振动.对该悬置支架提出了4种优化设计结构方案,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其中较好的方案.道路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悬置支架可使整车振动和车内噪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小型纯电汽车怠速开空调时存在轰鸣声问题,运用频谱相关性分析、振动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CAE仿真分析等手段,找到了车内产生轰鸣声的原因,是由于开空调后压缩机在3800rpm,频率在63Hz附近振动较大,通过电驱动力总成后悬置Z向传递至车身与车内声腔模态耦合,产生轰鸣声;最后牺牲空调系统制冷性能,通过降低压缩机最高转速至3400rpm,使压缩机激励转速与整车声腔模态解耦,最终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