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仪表板结构复杂,是汽车的集成操纵中心,既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又要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文章分别建立了A级车仪表板总成的静态和动态有限元模型,对仪表板总成进行了NVH分析并参考GB11552-1999进行了头部碰撞分析。结果表明该仪表板总成满足NVH性能要求,仪表板及乘客区气囊盖板边缘处的头部撞击性能不满足法规要求。基于静态模型,采用尺寸优化方法对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满足了法规要求,这对仪表板总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某乘用车型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的碰撞吸能性,搭建了适用于LS-DYNA求解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达朗贝尔动力学原理推导了碰撞加速度计算公式,分别从金属支架结构形式、内饰造型以及内饰零件刚度角度进行碰撞加速度优化。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仪表板和中控箱系统碰撞加速度明显降低,吸能性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许佰宁  陈昌明 《天津汽车》2011,(7):54-55,58
为了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参考国标GB—11552中相关头部碰撞的标准,详细论述了利用UG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确定仪表板水平线、头部碰撞区域及碰撞区内凸出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快速确定仪表板碰撞区及碰撞区内凸出物的模块,通过简单仪表板模型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并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4.
故障症状一辆日产(NISSAN)Altima型乘用车,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SRS)系统指示灯"AIR BAG"在行驶中突然出现点亮现象。故障诊断与排除日产(NISSAN)Altima型乘用车安全气囊系统 (SRS)由前碰撞传感器、防护传感器、SRS电脑、SRS 组件和SRS指示灯等组成。Altima乘用车SRS气囊系统只配装有一只碰撞传感器,日产Ahima乘用车  相似文献   

5.
通过深入的事故数据分析,研究行人在与不同类型乘用车碰撞中的AIS 3+伤亡风险,采用仿真分析研究乘用车前部结构对行人损伤和致伤因素的影响。以市场上的128款乘用车作为样本,比较了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和微型厢式车前部结构的主要几何尺寸;基于详尽的行人事故数据,统计分析了各类乘用车-行人事故中的损伤分布和严重性,确定了车辆碰撞速度与行人伤亡风险的关系;利用多体动力学模型,分别在20、40和60km/h的碰撞速度下比较了不同车型的行人头部碰撞条件。结果表明:乘用车前部几何形状对行人头部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风险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乘用车更好地制定行人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想莲  张景煌  李含 《汽车科技》2020,(1):51-54,50
汽车副仪表板作为内饰部件之一,既满足强度和功能要求同时也需满足GB11552-2009中的碰撞性能要求,本文主要基于CAE仿真手段对副仪表板的碰撞性能分析和优化,优化后所有碰撞点均满足设计目标值,经试验验证其满足法规要求,这对副仪表板的开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某中型乘用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质量减轻25%、刚度增加25%和同时减轻质量和增加刚度的3种变型车模型,连同基础车,共有4辆目标车模型,分别与中型乘用车、SUV和小型乘用车进行正面100%和50%重叠率的碰撞仿真,以研究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对其碰撞加速度和驾驶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与车100%和50%重叠正面碰撞中,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使其自身碰撞加速度明显升高;质量减轻后的目标车驾驶员头部HIC36、胸部最大加速度值和大腿力最大值增大;刚度增加后的目标车在10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损伤加重,而在5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头部和大腿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8.
仪表板在汽车内饰部分结构设计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承载零部件最多的模块。其外观质量和造型风格决定了乘客对整车内饰的评价。随着汽车设计行业近几年的不断成熟,在设计过程中除考虑结构、造型等方面外,各公司对仪表板设计中人机工程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人机工程不但涉及到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也是一些国家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如可视区域、头部碰撞要求、膝部撞击、内部凸出物等。所以在仪表板设计中人机工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仪表板开发过程中的某一CAD模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搭建,参考GB11552相关头部碰撞的相关法规,对碰撞区域以及非碰撞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在LS-DYNA中进行了求解计算,对比模拟分析结果和法规目标值得出了结论,并对不满足项给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的强制性标准,研究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某车型三厢改两厢的改型开发案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验证了改型车的燃油系统安全性。从中总结了乘用车后碰撞安全结构设计的一些原则与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了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开启状态下加载过程的主要失效模式。结合当前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依据力学原理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止位结构发白断裂是扶手开启加载时最常见的失效形式,而止位力臂的长度、止位结构的承载截面积,以及铰链盖板和扶手储物箱所用材料的弯曲断裂强度是影响失效的关键因素。并根据产品不同的设计开发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设计指导与规范,对乘用车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设计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摘要:  相似文献   

13.
为缩短整车开发周期,降低设计验证风险,文章详细描述了利用UG软件确定仪表板头部碰撞区的方法。将做出的结果与通过实际试验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2个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可以用该方法在汽车仪表板数据设计过程中提前进行法规项的校核。  相似文献   

14.
对包含A级车、B级车和SUV车型在内的11款乘用车分别进行了2012版C-NCAP中正面全宽和偏置两种碰撞试验.通过对后排女性假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乘用车两种碰撞试验形态下的后排女性假人各性能指标值十分相近,但得分普遍较低.其中,只有头部可能出现满分,颈部和胸部得零分的概率较高.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碰撞过程中下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据欧洲委员会(EC)指令2003/102/EC称,从2005年10月开始的第一阶段中,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新车必须符合新的行人碰撞法规。重量在2.5t或小于2.5t的所有新乘用车和轻型厢式车必须通过三项试验,以满足车辆前部碰撞时保护行人免受头部和腿部伤害的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上海别克乘用车安全气囊(SIR)系统从方向盘中心和仪表板右侧展开气囊,与膝垫和转向柱同时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乘客。驾驶员座和乘客座膝垫位于仪表板下面,当前方产生足够的碰撞力作用在偏离车辆中心线30°内会使气囊展开。 SIR系统结构特点 上海别克轿车安全气囊SIR系统由充气保护装置传感与诊断模块(SDM)、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充气保护装置方向盘模块线圈、充气保护装置IP模块及仪表组件上的气囊警  相似文献   

17.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和国外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各种实际碰撞事故类型数据,证明了正面碰撞造成的乘用车乘员伤亡率最大.在正面碰撞中,为了防止乘用车钻入商用车前下部和保护乘用车乘员的安全,ECER93法规强制要求商用车安装前下部防护.通过分析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ECE R93的技术内容及其未来的提高方向,以及国外公司采用的典型设计结构可知,吸能型前下部防护是目前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新版C-NCAP管理规则正面偏置碰撞速度提高到64 km/h的规定,分别对9款乘用车进行了2012版C-NCAP中正面全宽和偏置2种碰撞试验,通过对前排乘员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乘用车2种碰撞形态下的各性能指标值十分相近,头部、颈部及大腿是满分点,胸部压缩变形量和副驾驶侧乘员左侧小腿上部胫骨指数是主要失分点,两侧乘员的内侧大腿压缩力是可能失分点,为前排乘员约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副驾驶员座椅靠背角度对乘员碰撞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某乘用车副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采用LS-DYNA软件分析了该车型在正面碰撞时对应于不同座椅靠背角度的副驾驶员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靠背角度的增加,乘员的损伤加重,尤其是头部和颈部损伤。因此,在正面碰撞中,将副驾驶员靠背角度适当调小有利于对副驾驶员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乘用车正面碰撞过程中,为了保护乘员避免受到下肢韧带断裂,瘫痪等严伤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__NCAP)设定了评价假人大腿部位的损伤指标。为了提高C__NCAP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大腿部位得分,本文展开了假人腿部伤害机理、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仪表板子系统膝碰评价方式,同时还以某车型膝碰问题改善为介绍了膝碰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