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际篇(一)重大工程1)意大利:欧洲最大直径盾构隧道——Santa Lucia隧道于6月8日贯通,隧道全长7 551 m,采用直径15.87 m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2)日本:(1)连通日本三大都市圈的运输大动脉——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工程有了重大进展。第一首都圈隧道直径14.04m、配备了Sunrise Bit换刀工法的盾构于年初顺利下线并始发;年中,品川站进入了开挖阶段。(2)横滨北线马场出入口于5月正式通车,马场出入口共设置4条匝道,具有浅覆土、急曲线、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全长3630m,其中由盾构施工的长度为2538m,由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承包,并于2006年9月开始从武昌向汉口掘进。目前隧道东线盾构已顺利到达江北竖井,成功贯通,标志着我国的大断面水下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武汉长江隧道有几个特点可载人我国隧道史册:一是世界上水压最大的隧道;二是穿越长江的首座公路隧道;三是国内采用大断面复合式泥水盾构首次修建长江交通隧道。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13,(10):819-819
日本铁路公司JR东海公开了东京至名古屋问的磁悬浮列车具体线路和车站设置。这条名为“磁悬浮中央新干线”的轨道线路预计于2027年通车,将是日本首条大规模用于商业运营的磁悬浮轨道线路。  相似文献   

4.
迎宾三路隧道位于虹桥机场南侧,隧道西起申昆路、沿规划迎宾三路向东,止于外环线。迎宾三路隧道工程盾构法隧道长约1862m,采用直径为14.27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了顺利衔接虹桥机场两大航站楼,超大盾构一路将依次下穿七莘路高架、北横泾防汛通道、虹桥机场滑行道,水平穿越机场航油管及历史保护建筑,隧道与建筑物基础距离最近处仅为3m。驾驭超大盾构完成这个工程,就好比让大象穿针引线,盾构穿越机场滑行道将是最大难点。由于机场跑道上飞机高密度起降,所以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地面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上海中环线快速道的需要,最近从法国进口了世界级超大直径盾构“环龙号”施工,以满足上中路修建双层大隧道的需要。该隧道为双层双向8车道,各限宽3.75m,上下层净高都达到4.5m,大小车辆均可通行,时速为80km。目前盾构已从浦东入地后完成单线掘进,在浦西破土而出,上中路南线隧道自此全线贯通。这种盾构是目前我国掘进的最大直径盾构,创造了我国在软土隧道施工史上的最新纪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2,(6):837
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采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地下电气化铁路隧道,是承启北京站与北京西站的重要地下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9 151 m,其中隧道长7 230 m。中铁隧道集团承建了该线包括5 175 m盾构隧道施工在内的6 230 m隧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7.
狮子洋隧道     
《隧道建设》2008,28(1)
新建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州至深圳段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内地连接香港的快速通路,线路长度约105km。狮子洋隧道工程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分SDⅡ标和SDⅢ标两个标,全长10.8km,其中盾构段长9277m,工作井长46m。盾构段采用四台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隧道施工方案为“二个工作井、四台盾构地中对接”。隧道段内径9.80m,外径10.80 m,  相似文献   

8.
张迪 《隧道建设》2013,33(11):897-902
杭州铁路东站西广场地下室为2层的超大开发空间,位于已竣工的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上方,影响范围约358 m,二者之间的垂直净距约6.73 m。为评价西广场地下空间约10 m深的基坑开挖施工工艺对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从而选择合理的基坑开挖方式,通过采用FLAC 3D大型岩土分析软件,模拟西广场基坑开挖分层分块施工工艺对地铁隧道的变形及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出分层分块开挖对下方盾构隧道不会造成破坏的结论,并提出地铁隧道的监控要求,监测结果表明分层分块基坑开挖工艺满足地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上海长江口江底隧道“长江一号”和“长江二号”盾构分别以每周80m速度向长兴岛前进。截至2007年8月上旬,东西两线的掘进度总和达到5km,完成了整个隧道长度的三分之一。根据设计,长江隧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轨道交通预留。但为防隧道内出现意外交通事故,在洞内每隔375m设置了一道逃生孔。如当上层隧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0.
肖晓春 《隧道建设》2013,33(10):866-873
意大利Sparvo隧道采用直径为1555 m、开挖断面达到15615 m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掘进施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工程之一,其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为业界所公认。扼要介绍意大利Sparvo隧道工程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1)盾构装备的选型; 2)衬砌管片的设计与生产,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筋设计与调整、管片接头、管片止水带以及管片预制厂情况; 3)超大断面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关键技术,包括土体改良、易燃易爆混合气体的对策和盾构原地掉头。这些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该隧道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佘才高 《隧道建设》2016,36(1):58-65
以南京地铁3、10号线过长江隧道为背景,针对其距离长、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国内地铁行业首次提出采用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断面形式。分别从设计与施工难点及采取的措施出发,通过工程类比、仿真计算、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确立了11.2 m外径的单管双线三层内部结构的地铁过江大直径盾构隧道横断面,解决了地铁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环分块形式,提出了利用隧道顶部富裕空间的纵向通风模式。实践证明,在直径为10~12 m类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常压换刀的应用中是可行的、安全的。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大断面越江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20日,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构掘进,隧道开挖直径15.76m,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该工程位于济南城市中轴线上,北连鹊山、济北次中心,南接济泺路,隧道全长4760m,其中盾构段长2519.2m,管片外径15.2m,内径13.9 m。隧道设计为双管双层,上层为双向6车道公路,下层为城市轨道交通预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铁盾构隧道发生运营中断事故,提升地铁盾构隧道的防灾减灾能力,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上海某典型工程为例,研究了软土地层中,邻近基坑卸荷-加载作用下,盾构隧道位于基坑拐角特殊位置的变形机制,并对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的隔离效果和盾构隧道与基坑边缘净距l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当基坑位于盾构隧道侧方浅部时,基坑卸荷-加载诱发盾构隧道产生朝向基坑方向的位移,随着基坑加载的进行,竖向位移可得到适量恢复,水平位移恢复较少; 2)当盾构隧道位于基坑拐角特殊位置时,受基坑临空面范围和卸荷-加载作用共同影响,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基坑拐角位置附近,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隧道轴线距离基坑边缘约1.5h(h为基坑深度)位置; 3)近地铁区域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固方案,可使盾构隧道水平位移减小50%,加固效果明显; 4)当盾构隧道与基坑边缘净距l大于1.5h时,邻近基坑卸荷-加载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8日,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实现双线贯通,成为世界上首条公铁合建隧道,这也是国内已经建成的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三阳路越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二桥、长江隧道之间,长约2.6 km。为了节约长江两岸城市的地下空间、避免大量拆迁,这条隧道采用了城市道路隧道和轨道交通隧道合建穿江的方案。三阳路越江隧道的外径为15.2 m、内径为13.9 m,所使用的盾构直径达到了15.76 m,相当于5层楼高,每台质量4 400 t,是普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长兴岛至崇明县的重大越江工程拟用南隧北桥方案,隧道穿越南港水域长9km,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江底隧道。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为15.2m,也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4,34(3):179-187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始发阶段盾构近距离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在分析工程重难点的基础上,首先,对盾构上跨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并结合施工参数控制情况对上跨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调整 始发基座与盾构隧道轴线坡度一致,并在洞门钢环处焊接导轨,确保了盾构按照设计坡度上坡始发; 2)向盾壳四周注入克泥效,能 够润滑盾壳,减小推力,从而减轻对既有隧道的扰动; 3)盾构刀盘进入上跨段前,既有隧道产生向上和向盾构掘进方向2个方向的 位移,随着盾构重心通过既有隧道,竖向变形逐渐回弹,并在盾尾脱出后逐渐趋于稳定; 盾构掘进方向变形在刀盘位于隧道正上方 时开始迅速增加,在盾尾脱出后迅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长沙地铁1号线新河三角洲站—开福寺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有限差分方法模拟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桩基的施工过程,揭示了盾构隧道侧穿桩基对地表沉降、桩基变形与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将会引起邻近桩基发生平行于盾构轴线和垂直于盾构轴线两个方向的挠曲变形,从而导致桩基内部产生较大的附加轴力和弯矩;桩基础的应力和变形都与盾构的推进过程密切相关,在盾尾穿越桩位前后0.5 D距离范围内达到最值。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地铁三号线红岭中路站—老街站—晒布路站区间盾构隧道上下完全重叠1 045 m。为了研究重叠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影响规律,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围岩、支护结构及开挖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论证了盾构重叠隧道"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的可行性,其结果可供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首条超大截面矩形盾构隧道2015年10月12日在上海实现贯通,这是首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大截面矩形盾构完成的,目前这项创新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30项。这条隧道名为上海虹桥临空园区10-3、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盾构的宽和高分别达到9.75 m和4.75 m,隧道长28 m,东西横向贯通了2座大楼下的地下车库,隧道内可以布置双向两车道,方便车辆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