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中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闻     
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推动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再制造是循环再利用的高级形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对于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为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行的汽车再制造法规和政策,得出限制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障碍是,不允许对从废旧汽车上拆解下来的五大件进行再制造,也不允许对从国外进口的废旧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提出了取消政策障碍,开放市场,吸引资本投资再制造产业,鼓励、支持再制造研究的措施,以及加快废旧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国家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来,再制造产业发展并不顺利,在诸多方面困难和机遇并存.本文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对发展环境的全面系统认识,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发挥和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克服或转化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进行观念、技术、管理体系和营销等多维度创新,推动再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发展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再制造业就成为人类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况及其流程的分析,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回收再制造的现状提出零部件再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为民 《汽车情报》2008,(10):16-17
日前国家发改委选择确定了14家整车(机)生产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这些企业包括,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授权)、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这标志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又跨出了十分关键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新新 《汽车与配件》2013,(17):35-37
发展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技术开发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次2013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会于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品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再制造零部件作为产业发展,是需要政府、生产企业及消费者共同推进的,而目前只有技术走在前面,政策与市场相对滞后,如何破局?是本次论坛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3月22日,"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举行。再制造行业海内外资深专家聚首亮相,与国内知名企业一起探讨再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见证了东海县人民政府、中汽协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及再制造企业入驻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9.
国内相关部门发出第一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名单已有近3年时间。与西方发达再制造工程产业相比,中国的再制造产业刚刚兴起,尚处于萌芽期。"在汽车保有量约2.85亿辆的美国,其中有近50%的售后产品使用的是再制造件。2010年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4成以上。截至2010年底,不含低速货车,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大约有8000万辆,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非常低,几乎为零。"美驰中国区售后业务及挂车事业部总经理王尚谦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继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800万辆后,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将保持稳健的发展。若保守地按年增长率10%计算,到2016年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2020年后,预计可达到峰值约4亿辆的规模。由此,若按发达国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和比例来算,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产业化修复、改造的一个产业。虽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国外已经有50年发展的历史,是汽车行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但在中国,这仍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汽车与安全》2010,(6):8-8
汽车零部件扶持政策有望出台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起草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拟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同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可再制造旧件是再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但是由于政策限制以及国内回收体系不畅,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面临旧件短缺的问题,从而也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未来建议从政策以及回收渠道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旧件问题,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报废车辆,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运作提供了原料基础,但是产业总产值却远未达到合理的水平,发展并不成熟。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与行业周期、产业政策、行业主体意愿等方面。今后应该从政策引导开放市场、产业合作模式创新、互联网技术融入等方面入手,促进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扩大试点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门2010年5月13日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及大型废旧轮胎翻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原因,并结合我国汽车发动机整机再制造产业的现状,从前期准备、工程技术开发、试验认证、生产计划、选配模型等方面讨论了发动机整机再制造的开发流程;通过借鉴复合选配法的思想,建立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待装零部件分级选配模型,合理选择各装配工位待装零部件的尺寸等级;在此基础上,基于零部件实时库存提出再制造装配零部件集优化模型,寻求再制造发动机装配零部件集最优匹配方案,使成本较低的零部件得以最大化利用,以此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将其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并启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从启动再制造至今,七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车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到了更换维修期,整个汽车后市场渐入佳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进展却无法赶上市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再制造,这一在欧美国家成熟的产业。在中国却刚刚起步。数据显示.在汽车保有量2.85亿辆的美国,有近一半的售后产品使用的是再制造件。2010年,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规模达40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4成以上。截至2010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8000万辆,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比例却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8.
《时代汽车》2008,(10):19-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生产、识别,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吕军涛 《运输车辆》2010,(6):107-108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已经逐渐走向市场,但是,目前消费者对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产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是否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讨论如何提高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客户认知度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概念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把旧汽车零部件通过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或升级改造、装配、检测等工序后,使其恢复到具有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质量的制造过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不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