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为例,利用Icepak软件对其动力电池包冷却效果进行CFD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双蒸发器结构设计是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温度对电池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概括了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了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并对设计热管理系统提出了建议。文章重点分析了设计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最优工作温度范围的确定、电池生热机理研究、热物性参数的获取、电池组热场计算、传热介质的选择、散热结构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用动力电池组存在散热与热失控防护设计需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在电池组内交替安置隔热板与热管的集成热管理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为对象建立电池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分析4种热管理方案在正常和热失控两种工况下的性能优劣,验证此集成系统散热和热防护性能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此集成系统热管理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热管冷却系统或热防护装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组散热能力,改善电池组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同时能够延缓热失控传播,提高电池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池包的热管理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所有气候条件下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文章介绍了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功能,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和采用的方法,分析了温度对电池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指出按照合理有序的步骤和方法设计,能更加有效地设计出合理的热管理系统,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周期,并缩短设计周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电动汽车电池系统轻量化设计要求,提高锂离子电池组能量密度,对电动汽车电池 组热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有效散热和通风等方式,可提高电池组性能,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分析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与电池单体热特性,通过调整电池组结构,评估电池组整体温 度场,以期为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电池组热管理(BTM)是纯电动汽车(EV)与混合动力汽车(HEV)在所有气候条件下工作必不可少的,也是动力电池良好循环寿命和安全工作的保障.本文详细介绍了某电动车型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软硬件的基本功能和控制策略,通过CFD仿真分析了该体系内部的流场分布.同时,通过对该车型进行低温充电加热试验,结果表明,有效地改善了动...  相似文献   

7.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动力电池、IPU和DC/DC变换器产生的大量热量,设计一种电源热管理系统,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动力电池组、IPU和DC/DC变换器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同时,选取一款匹配的离心风机,可充分冷却电池组、IPU和DC/DC变换器,从而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源热管理系统的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电池包散热加热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池包的热管理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所有气候条件下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文中分析了温度对电池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概括了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了电池包热管理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以及怎样合适地设计电池包散热加热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的工作状况,分析了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特点,结合实际过程,采用“电池均衡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地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智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电池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应用存在的安全和价格问题。价格和电池组的寿命有关,而寿命由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决定,单体电池一致性同样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充放一致性,因此解决电池管理系统成了电池组使用的重中之重。文中同时提出了电池组安全性设计五开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XC164CS单片机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Infineon公司16位高性能单片机XC164CS为控制核心、针对混合动力汽车镍氢动力电池组的电池管理系统.分别对构成电池管理系统的微控单元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及通讯模块进行了说明,从硬件设计角度进行了分析.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组充、放电智能化控制,能够实时检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并能根据这些信号通过SOC算法估算电池组剩余电量.  相似文献   

12.
电池组在高环境温度下以高倍率放电时,电池组温度过高、温差大,极易引发安全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耦合式电池热管理系统。以采用纯石蜡冷却模型作为初始模型,首先探讨不同膨胀石墨质量分数的复合相变材料对于电池组热性能的影响,得出:在30℃的环境温度下,电池组以4C倍率放电时,采用EG质量分数为12%的复合相变材料对电池组进行冷却最优。在最优复合相变材料的基础上引入液冷系统,构建克里格近似模型,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耦合系统寻优,得出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误差最大仅为0.21%。利用算法寻优得出的最优解与初始模型相比,电池组最高温度下降5.29℃降幅为11.46%,最大温差下降0.12℃降幅为54.09%。结果表明:相变材料与液体冷却耦合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组控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纯电动轿车两种冷却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软件建立整个电池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获取仿真模型中蒸发器等效模型的关键参数,从而进行高温工况下电池组散热情况的数值模拟,指导冷却系统方案设计。对比两组仿真结果,确定蒸发器分体式冷却方案对电池组的冷却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式,且该冷却系统可以有效保证电池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防止热失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文章提出一种采用微通道液体冷却的热管理方式,并基于COMSOL软件对一款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电倍率下冷却剂流量、冷却剂入口温度对电池模组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却方式可以将电池组的最大温差及最高温度均控制在允许的区间;增加冷却剂流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但是需要考虑泵送功的损失;降低冷却剂入口温度是降低电池模组最高温度的有效方式,冷却剂入口温度对电池组温度一致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方法.包括智能化电控热管理系统、新型布局热管理系统、新型热管理材料和热管理系统仿真等.展望了现代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目标,指出采用电控冷却部件实现精确冷却和分流式冷却的有效整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全新热管理材料的出现必将加速热管理系统模块化和集成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断产热,持续高温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危害汽车的运行安全。因此,采取高效、节能的冷却优化策略,提高动力电池工作效率十分必要。本文基于电池的生热特性和牛顿冷却定律建立电池组集中质量热模型,并与AMESim中建立的电池液冷系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针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高度非线性与时变性,提出一种在多维搜索空间迭代逼近最优值的迭代动态规划(IDP)策略。通过MatLab-AMESim联合仿真对比,证明了此方法以最小的能耗对电池组温度进行快速冷却,且冷却液流速稳定,验证了IDP优化策略的高效性与节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分析对质子炙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讨论水热管理系统的一些关键问题及技术现状,为实际工程应用,如最优电池工作温度、传热介质的选择、散热结构的设计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建立理论和实际模型,模拟和优化水热管理结构,研究提高电池组的性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动力电池组是纯电动客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文中对电池组容量的匹配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纯电动大客车行驶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对匹配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匹配后的纯电动大客车可以满足行驶里程的要求,匹配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在不同充电倍率下最高温度和单体温度均匀性的要求,在构建动力电池热模型的基础上,以抑制电池组内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为目标,仿真分析了液冷板布置位置、流道设计和冷板出入口位置等因素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冷却系统,在电池组以2C倍率充电时,最高温度可控制在35.5℃,温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20.
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 SOH)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反映电池当前状态下的容量能力,对于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乃至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求解电池等效模型与实际电池组内阻偏差,进而获取电池组健康状态SOH的方法。首先,基于Thevenin等效模型,进行等效参数辨识;随后,建立电池组电阻观测器,基于驾驶循环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等效电阻偏差;然后,基于等效电阻偏差与SOH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驾驶循环的SOH;最后,建立试验对算法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仿真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