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3):102-102
2011年2月18日,教育部与丰田汽车、麦特集团、PPG工业集团、丹纳赫工具、发那科机电以及亚龙科技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捐助总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设备捐赠、师资培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相关部委和教育部产业与行业对接的政策指导下,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联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了"中国汽车检测维修及设备联合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校企合作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了落实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提出的"人文汽修、科技汽修、绿色汽修、安全汽修、诚信汽修"的具体要求,结合2012年教育部提出的"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相似文献   

3.
陈王芳 《中国电动车》2014,(10):156-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该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实践,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校企合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例如:物流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物流专业教育计划之间频繁出现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导致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性与无序性,使得校企合作的长远机制缺乏计划性。本文将就目前我国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基于校企合作教育的现实意义,构建了面向市场需求的"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输出与物流企业接收的供需错位矛盾,实现了对接零距离,即:解决了企业"求才难"的问题和物流人才"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实现了企业、学生及高校三方的"共赢"。基于"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有现实意义,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机构正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试点与探索,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过渡.不过,我们也应该直面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多维修企业不愿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很多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很多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其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等.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著上升。职业院校为了适应企业用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围绕电气自动化专业探讨发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希望借助校企协同创新来推动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的背景,总结了我院推进校企合作的经验成果和不足,提出了将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向,对其他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且高校逐渐与企业合作,建立智能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现阶段,校企合作深度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为智能汽车领域输送更多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智能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详细阐述智能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以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为基础,通过工学交替等方式,把学习与生产融合在一起,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汽修专业以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岗位为基础,提升学生在这些岗位中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汽修企业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重点表现在办学合作、教学合作,实习管理合作等方面,但在实际中,企业由于成本考虑,往往缺乏合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流行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学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各岗位个性化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适合岗位的现象,这凸显了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用工标准脱节问题的严重性。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未能准确定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我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以"能力本位"教学改革项目为契机,与广州瀚福福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鸿粤汽车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校企合作项目。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与实施汽车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合作开办定向冠名班及共同授课,力图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共同培养人才的"校企生三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低碳环保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国内新能源汽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重任,教学工作必须结合行业发展现状,通过与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新技术。因此,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创新路径进行探析,期望能够为该专业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其他教育的本质所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整个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类职业教育与世界汽车名企紧密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和企业办学力量方面积累了经验,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国职业院校中开设的为培养汽车后市场技术服务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培养技术过硬、具备较强岗位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各个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阶段我国诸多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均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层面上,院校对校企合作积极性较高而企业对此较为冷淡。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一头热"原因的分析,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方面探索解决途径,促进校企合作中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刘方歆 《时代汽车》2022,(1):110-112
校企合作是我国深化教育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因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合作参与方都比较满意的运行机制,往往在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通过构建基于利益共享理念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考虑合作参与方在合作中的利益追求,建构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利益共同体,在顶岗实习安全保障、教育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密切合作,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助力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而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1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汽修专业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专业性特点,因此中职汽修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已成为汽修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企业也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学生的汽修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实践教学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就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为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做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1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必要性校企合作就是将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资源进行交互,将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岗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通过协调、互动和分享等长期合作模式,达到高效人才培养成果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近些年高职院校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这与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新能源汽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必须要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本文将就基于校企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铜陵市探路职业教育改革,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战略机遇期,组建全省首家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社会多元办学职教集团——安徽大江教育集团,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创新培训方式和实训模式,构建"8321"校企合作新模式。(1)育8个"共同"。共同招生、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安徽大江教育集团与铜化集团、铜陵有色、旭创科技、旋力特钢等本地企业加强校企融合,完成首批机电一体化、模具加工、铜艺产品设计、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240名"大国工匠"复合型技能人才,学生本地就业率57.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