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蒙华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新运输通道,是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运煤专线重载铁路。2019年1月30日上午,蒙华铁路最后一条隧道——中条山隧道贯通。至此,蒙华铁路全线228座隧道全部贯通。中条山隧道全长18.746 km,地质条件复杂,进口为硬质岩石,出口为黄土,围岩级别变化频繁。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3标总工程师陈鸿:"中条山隧道是全线地质最复杂的一个隧道,尤其是穿越水头高达178m的土质富水地层,水比较大,施工难度非常大,因为人全在泥塘里施工。"  相似文献   

2.
高攀  ;裴志民 《隧道建设》2009,(Z2):181-183
结合太原—中卫新建铁路兴旺峁隧道不良的地质状况和恶劣的气候环境,介绍在湿陷性黄土、泥质粉砂岩、砂泥岩互层、节理层理发育、地下水位高及拱部存在大范围不规则砂层透镜体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快速掘进施工技术,包括钻孔爆破、开挖运输、施工防排水及隧道通风等,可为类似条件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吕和蔼 《隧道建设》2012,(Z1):55-58
以多丰线平顶山隧道建设为例,在对工程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洞内施工作业空间狭小、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差、洞内外控制测量难度较大等施工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为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司景钊 《隧道建设》2017,37(7):912-915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 538 m,为亚洲铁路第一长隧。隧道区域地质构造发育,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差,具有“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和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和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的特征。工程主要不良地质有高烈度地震、 活动断裂、高地温、岩爆、软质岩变形、放射性地层、有害气体等。工程重难点为高温热害问题突出,软岩大变形,隧道涌水量大,软弱破碎围岩地段TBM施工易卡机,安全风险极高、组织管理管控要求严 ,通风效果要求高等。围绕高地热,活动断裂地层,深竖井、复杂地质条件下TBM研制等问题,已立项并实施隧道高地热环境施工关键技术、复杂地质条件新型TBM研制及应用、铁路隧道超深竖井施工关键技术和深埋特长隧道高地温地段混凝土技术。  相似文献   

5.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新建线路全长1018km,其中,隧道工程长达841km,隧线比高达82.6%,最长隧道易贡隧道长42.4km。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建设面临极端复杂的地质条件、极为艰巨的工程规模、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度敏感的生态环境等世界级挑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初步分析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建设中将要面临的十大主要工程技术难题,结合川藏铁路隧道极端特殊施工环境,从地勘、选线、施工组织、技术与装备创新、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川藏铁路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提供借鉴,通过系列化的创新,实现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正中老国际通道玉磨铁路当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各参建单位结合复杂的地质条件,全力开展工艺工法创新和技术攻关,共有29项科研创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些"利器"正在助力中老铁路加速建设。中铁隧道局集团的建设者结合复杂地质,研发出整体配套移动栈桥、组合式模板台车、钢拱架定位器、注浆快速接头等多项获得国家专利的"利器"正在加速铁路建设。以中老国际通道玉磨铁路新平隧道建设为例,截至2018年8月,玉磨铁路新平隧道正洞  相似文献   

7.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施工时,不可避免对邻近桥梁产生不利影响,过大的沉降变形或沉降差将对既有桥梁产生较大的安全使用风险。深圳地铁5号线深民区间隧道下穿梅龙立交桥,区间右线从桥台外下穿梅龙路,左线从桥台和平南铁路之间穿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结合工程实际,给出隧道施工穿越既有桥梁的变形控制方案,介绍了富水软弱地层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以及对桥台的加固措施,总结了控制地表变形和桥台沉降的主要对策,保证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桥梁安全和梅龙路正常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8.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来袭的艰难形势下,2019—2020年无论是质还是量方面,铁路、公路、地铁等领域的隧道工程建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对比分析近2年我国铁路、公路、地铁等领域隧道整体建设情况,从工程特点、工程难题及对应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佛莞城际狮子洋隧道、郑万铁路小三峡隧道、汕头海湾隧道等已建隧道工程,及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川藏铁路色季拉山隧道等新开工隧道工程进行分析阐述。系统梳理近2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及未来发展中仍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建设技术需求:1)基于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引汉济渭秦岭隧洞、汕头海湾隧道等工程的建设,高地应力软岩变形控制技术、硬岩岩爆监测及处置技术、高地震烈度区海底隧道修建技术等,取得了较大突破与成功应用;国产大直径TBM和异型大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及应用技术迈上了新台阶,国产盾构主轴承及整机再制造装备得到了成功验证与应用;高压水耦合辅助破岩技术、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盾构/TBM巡航掘进技术等在隧道行业中进行了尝试应用。2)面对穿江越海、川藏铁路等极端环境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需求,新型破岩方法、多功能混合型TBM装备、低真空管道磁浮隧道建设技术等亟需取得突破。3)针对传统隧道工程理念方法难以解决川藏铁路隧道等极端复杂地质隧道工程的关键性难题,提出隧道场的概念,指出应逐步建立并完善隧道场解重构理论与方法,革新极端复杂地质隧道设计理念;结合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智能建造"、"5G"等先进技术与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瑞士Vereina隧道工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士目前正在采用钻爆法和隧道掘进机法施工的20km长的Vereina隧道是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隧道。该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所穿过的岩石中既有非常坚硬的火成岩、又有非常松软的沉积岩以及由于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破碎带,准确判定松软岩层和破碎带的位置决定了施工能否安全面有效地进行。为了及时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情况,Vereina隧道施工中系统采甩了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研制的TSP测量系统,这种建立在对反射地震波情号的接收和处理基础上的测量系统能准确预报隧道施工前方150m范圈内地质条件和岩石特性的变化.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埋大跨黄土隧道地表裂缝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勇生  曾义  甄理 《中外公路》2012,32(5):205-208
铁路黄土双线隧道由于其埋深浅、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时易出现地表开裂、大变形等施工灾害.该文结合陕西省西宝客运专线小村隧道工程实际,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小村隧道地表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该施工灾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川藏铁路隧道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极端复杂,高原高寒特殊气候显著,建设难度极大。为做好隧道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通过大量调研、总结类似工程技术、专题研究和科技攻关,提出"科技引领、重视环境、安全智能"的川藏铁路隧道设计新理念,形成隧道选址、分合修、横断面、支护结构、防排水、防寒抗冻、防灾救援、机械化配套、施工通风和供氧、弃渣与环保、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组织等的主要设计原则,以期对川藏铁路隧道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藏铁路具有高海拔、高寒、地质条件复杂、超长隧道众多、隧道埋深大、辅助坑道设置条件差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特点,隧道工程的顺利推进将是川藏铁路成功修建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众多的长大隧道全部采用钻爆法施工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川藏铁路推广扩大TBM应用应更符合隧道发展的预期,但类似环境条件下TBM应用案例并不多。为提升TBM在川藏铁路隧道的适应性并推进其应用,结合川藏铁路隧道的建设总体要求、地质条件、环境特征和各类型TBM特点,充分吸收前期相关各方大量阶段性调查研究成果,对川藏铁路隧道TBM的应用进行了认真的系统分析与深入对比,综合性给出了川藏铁路隧道TBM的选择原则、适应性和选型结论,认为现阶段推荐的4座TBM隧道和敞开式TBM选型是合理的。另外,针对川藏铁路隧道的重大不良地质,对TBM的针对性设计、施工措施和下一步工程推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江 《公路》1997,(2):14-16
成渝高速公路西起成都,东到重庆,全长340.2km,比原成渝公路短98km,比成洽铁路短164km,该工程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施工承包商采用国际招标方式选择,按“菲迪克”条款进行施工监理。成渝高速公路沿线的地质和地形较复杂,土石方数量巨大,人工构造物多,特别是隧道工程,不仅数量多,而且难度大,成渝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在节省运行时间,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促进沿线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带动沿线其  相似文献   

14.
对于川藏铁路隧道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机械的选型,分析了近二十年来高原寒区铁路长大隧道无轨运输施工机械配置情况,针对川藏铁路隧道不良地质和现有的应对措施,介绍与之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并对有利于隧道钻爆法机械化施工的开挖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甄宝山  朱艳峰  王红 《中外公路》2007,27(2):106-109
九华山隧道采用大断面双连拱,穿过两个破碎带,开挖宽度31.5 m,高度9.18m,隧道围岩为Ⅴ~Ⅳ级。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断面大、工期紧的条件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采用三导洞加横通道施工法,大幅度缩减了工序,破除了常规进尺限制,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原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大跨度铁路拱桥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需对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我国西部山区部分已建及在建大跨度铁路拱桥施工实例,研究该类桥梁的主要施工技术。结果表明:拱座基础开挖前应进行边坡防护,扩大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整体嵌固式基础、斜(竖)撑基础采用隧道式开挖方法施工,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拱座混凝土;大跨度拱桥一般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法施工,拱圈采用缆索吊机吊装,缆索吊机的跨度及吊重能力需经综合比选确定,扣、缆塔可选择合建或分离设置方案;钢结构拱上立柱及上部结构采用缆索吊机安装,混凝土梁采用挂篮悬浇或支架法施工。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阶段精细化建模,以提高智能化施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某规划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快速路公轨两用过江通道的建设规模和地质条件,重点调查了岩溶发育及特征,提出了具备一定可行性的桥梁和隧道方案。通过对规划用地、交通功能、地质条件适应性、运营安全、经济性,以及对水保区、通航、行洪的影响等方面的比选,最终认为位于岩溶发育区、紧邻一级水源保护区的过江通道采用隧道方案有较高的工程风险和社会风险,而桥梁方案建设费用低,能够满足通航和行洪要求,且设计理论完善,施工经验成熟,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工程可行性。因此,工程可行性阶段推荐采用公轨两用的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18.
郭高峰  朱田野  黄小年 《公路》2022,(5):224-227
墨林高速公路大中山隧道是我国首条穿越横断山区哀牢山的特长公路隧道,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给隧道的施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综合采用勘察、设计、施工及后续服务阶段的全过程资料,深刻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洞内滑层、塌方、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成因,并就现有的处置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为该地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路、隧道与地下空间发展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0,30(4):351-364
通过总结目前中国隧道的修建概况,说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从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时速200~250 km既有线提速、高原冻土铁路、铁路重载运输4个方面的建设成就和4个技术平台的搭建阐述铁路快速、高效发展的现实;介绍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际铁路通道提议及将要实施的重大工程;扼要总结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主要技术:1)江、河、海底隧道修建技术;2)钻爆法施工技术;3)浅埋、超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4)开敞式TBM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技术;5)盾构法施工技术;6)沉管法施工技术;7)辅助工法;8)明挖法地下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9)地铁车站施工技术;10)环境保护施工技术;11)高新技术改造、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技术。  相似文献   

20.
象山隧道左、右洞分别长15898m和15917m,是龙厦铁路最长的隧道和重要的控制工程。在隧道宏观工程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已施工段出现的风险事件,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象山隧道具有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体多、埋深大、地表环境复杂、陡长施工斜井等形成施工安全风险的工程背景,在其影响下,隧道施工期间出现突水突泥、地表失水、塌方、软岩大变形、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有轨运输溜车的风险很大。此外,还对上述施工风险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