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给定的某款车型数据,利用MSC.ADAMS/Car平台建立包括仪表板和转向系在内刚柔耦合整车模型,对转向系和仪表板进行典型工况下NVH特性分析;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仪表板、转向系总成建模并求解模态参数,有效预测可能出现的NVH问题,为提升整车NVH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轻卡仪表板基础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了CAE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强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优化方案模态频率得到提升,应力下降改善明显,仪表板NVH异响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轿车为研究对象,运用频率响应分析与模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轿车转向盘在怠速情况下的抖动问题,发现其成因是发动机激励频率与转向系统模态频率相接近。通过优化轿车转向管柱支架结构,增大其刚度,以提升转向系统模态频率,避开怠速时发动机激励频率,有效地改善了轿车转向盘怠速的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5.
仪表板结构复杂,是汽车的集成操纵中心,既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又要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文章分别建立了A级车仪表板总成的静态和动态有限元模型,对仪表板总成进行了NVH分析并参考GB11552-1999进行了头部碰撞分析。结果表明该仪表板总成满足NVH性能要求,仪表板及乘客区气囊盖板边缘处的头部撞击性能不满足法规要求。基于静态模型,采用尺寸优化方法对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满足了法规要求,这对仪表板总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模态分析理论,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进行模态分析,针对转向管柱在水平方向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重要散件提出优化方案,并再次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理论分析可行的基础上,制作优化样件并进行台架测试,最终测试结果显示优化措施改善明显,该优化分析方法可为今后转向管柱的固有频率功能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下转向盘抖动问题,对整车进行了怠速振动试验并对转向盘进行了模态试验,确认转向盘系统与仪表板横梁及横梁与车身连接处的连接刚度不足导致整个转向系统模态下降,从而引起了共振。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该模型基础上对上述连接刚度进行了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能源轻卡转向系统根据载荷不同,采用EHPS或EPS。EHPS转向系统由转向盘总成、转向管柱带中间轴总成、循环球液压转向器、转向直拉杆总成、转向油泵带电机总成、动力转向油壶总成和动力转向高低压油管等零部件组成。EPS转向系统由转向盘总成、转向管柱带中间轴总成、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器(X-EPS)和转向直拉杆总成组成。文章主要对两种转向系统相关零部件轻量化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某SUV四驱车加速过程中在发动机转速为3800 r/min时车身前地板振动明显,严重影响车内乘坐舒适性。基于车身模态的频率响应,本文着重对车身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点进行了频响特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出车身局部动刚度不足的原因,对安装点局部结构进行优化,消除了频响曲线中峰值,解决了车身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点动刚度不足的问题,对车身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点或其它局部的动刚度优化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3缸发动机的振动规律出发,分析其合理的模态分布范围;分析了微型汽车悬置系统的布置型式及其常用悬置结构的特点。针对某微型汽车匹配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过大问题,对其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及受力分析。通过调整悬置刚度及悬置结构等措施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模态分布及转向盘振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解决了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及转向盘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念  王凡  陶钧 《汽车科技》2020,(2):55-58
基于汽车内饰件设计中的性能要求,需要对副仪表板同时进行模态和头碰CAE分析。一般情况下,一阶模态为Y方向横摆,提高模态需要加强副仪表板连接地板的支架;头碰反加速度往往偏高,需要减弱副仪表板连接地板支架。振动和碰撞安全的优化区域重合,优化方向相反。使用多学科CAE优化的方法,可以实现两个性能协同优化,同时满足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仪表板横梁的分析方法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表板横梁总成是仪表板系统内部骨架,起到支撑仪表板系统,提供仪表板系统中部件的安装,对增加整个车身的强度也有一定作用,是仪表板系统与白车身总成的连接支架。本文以对某车型仪表板横梁总成的分析为例,概述了仪表板横梁的分析方法和过程,并因此而获得仪表板横梁总成的相关信息,为后续仪表板横梁及仪表板总成的正向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Hyper Works软件进行结构模态仿真优化软件,对某重型卡车转向盘进行了多轮优化方案验证,提出了影响转向盘总成系统模态的关键因子,优化结构过程中充分考虑减少重量和降低成本的轻量化方案,为整车产品NVH性能开发及满足客户舒适性需求奠定了正向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转向管柱调节支架与限位支架干涉问题,利用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建立误差分析模型,对转向管柱调节支架与限位支架的间隙进行尺寸链计算和装配工艺分析,通过尺寸链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以及转向管柱和车身总成的精度检验,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调节支架与限位支架间隙值设计偏小,另一方面是车身及管梁偏差引起的转向管柱上下安装面夹角超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SUV车转向系统方向盘怠速抖振过大的现象,采用模态试验技术得到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发动机怠速时的振动激励频率接近,从而引起了方向盘的过大振动。文章采用增大转向管柱的支架和车身连接处的接触面面积的方法进行结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转向系统进行模态试验,再将优化前后方向盘的振动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的转向系统振动明显改善,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在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开发过程中,材料选择、横梁主副管梁及其他安装支架等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针对车辆在路试时常出现的异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仪表板横梁的模态,避让发动机怠速工况的固有频率与仪表板横梁模态频率相近产生共振异响,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分析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模态,并结合公司内部相关标准,得出设计的横梁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后续因异响问题产生横梁的修模费用,旨在为后续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某发动机油底壳的设计优化中,首先建立油底壳有限元模型和曲轴系动力学模型,进行油底壳模态分析和曲轴系激励分析,得到油底壳的模态结果和曲轴系的稳态激励载荷:然后进行油底壳带曲轴箱的强迫振动频率响应分析,得到油底壳结构表面的振动响应速度分布;最后完成模态和频响分析优化,得到一种最佳的油底壳结构设计方案,为今后低噪声油底壳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LS-DYNA环境下,建立了含有车体结构、仪表板、转向管柱、转向盘、座椅、假人、气囊、安全带、卷收器和预紧器的台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了有限元仿真与台车试验中C-NCAP假人评分部位的曲线和运动姿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台车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转向管柱的等速性是影响整车操纵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转向管柱布置空间限制,其传动等速性较难保证。本文分析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转向管柱等速性影响参数,并通过对某轻型客车三段式转向管柱的等速性优化,阐述优化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对比优化前后方向盘转动力矩波动值,验证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