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营造河道景观,改善河道亲水环境,凸显河道景观、游憩、生态,以及与周边环境互动等功能逐渐得到重视,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分析上海市闸北区河道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徐家宅河生态治理为实例,分析了徐家宅河治理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治理技术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以漳州排洪港河道为例,按流域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涝功能为前提,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截污治污、生态补水为保障,通过生态护岸建设、河道疏浚、生态海绵、河道景观和长效管理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排洪港河道的行洪能力,沿河道打造出水城交融的生态绿廊,提升了城市形象,满足了市民休闲、美观和生态的需求。本次漳州排洪港河道的成功治理为今后同类型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晗  高艳  万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7):133-135,157
流域综合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以武汉市巡司河为例,对其历史状况和治理过程进行回顾,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等方面分析巡司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提出了能力提升、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补充了流域厂、站、网、河一体化运维和考核机制,可为其他同类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在滇池河道水环境整治中的集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湖河道治理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截污、清淤、生态河堤治理、入湖口湿地等工程建设,达到改善滇池水环境的目的。该文以西坝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为例,调查分析河道污染状况及成因,研究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生态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的适用性,并加以集成应用,最终实现减少流入滇池的城市污染负荷、改善河道水质及周边环境、提升河道行洪能力的综合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研究以水战略为导向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探讨水格局、水规划、水治理、水安全、水发展对于公园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提升水规划、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融入水业态的建设策略,实现公园城市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生物栖息地重建技术,在吸取国内外有关河道生态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河道生态治理适用生态护坡技术与栖息地重建技术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生物栖息地重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在建设目标、地点、范围上部分相互重合,在建设的措施、手段、途径上具有共同建设的需求。本文从控源截污和雨水源头削减,活水循环和雨水净化利用,生态修复和雨水调蓄等三大方面对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共同建设展开研究,实现降低工程投资,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系作为城市最独特的景观资源,是城市特色风貌与景观塑造的重要依托。今年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到2020年,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结合江南某市当地水环境现状,通过分析河道黑臭、水质不佳的原因,对河道整治过程中采用的综合整治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城市河道消除黑臭、提升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当前,我国对水环境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效不理想,出现了边治理、边污染,环保投入"无底洞"现象。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出现偏差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对水生态进行全面检测、诊断,首先要从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着手,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其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为了切实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关于"工程范围的确定、工程规模的控制、工程目标的实现"的技术路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污水治理技术的进步,点源水污染在得到较好控制的同时,面源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合流制地区的雨季溢流污染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障碍。鉴于溢流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效果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结合广州市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溢流污染治理工程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溢流污染削减率的评估方法和思路,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构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个多湖泊的城市,被誉为百湖之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湖泊的污染程度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都到了非加快治理不可的地步。该文介绍了武汉市水生态环境概况及“大东湖”地区水生态环境概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设计了“三大工程、一个平台”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总体构架,并阐述了该总体构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张掖古有“半城芦苇半城塔,一湖芦花赛江南”的美誉,外部护城河环绕,城内大小池塘串联,足可见其丰富的水系造就了良好的城市水生态及湿地景观。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内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城东南地区,现状水系多被城市建设阻断,水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现通过对现状分析及张掖总规的研究,提出利用农灌渠农业退水作为水源,沿三环路建设环城水系的规划思路,并通过“生态融水、设坝驻水、拓挖汇水、科学绿水、河渠贯通“五大策略,最终实现”水润张掖、文化古城”的规划愿景。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水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缺水型地区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下,已表现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近年来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为解决缺水型地区水系统问题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寿光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实证分析了缺水型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模式。通过该规划,形成了以水资源利用为特色的海绵建设指标体系,确立了分区分层落位的径流控制系统以加强海绵指标的管控落实,通过河道连通、拓宽疏浚、明渠恢复等工程,恢复城区河流水生态功能的同时加强排水防涝系统的保障,并形成以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为主的城区低影响绿地系统,提出针对北方半干旱地区海绵建设系统策略,为我国缺水型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与公众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对乡村河道进行有效修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以闵行区浦锦街道为例,在对其水生态现状调研基础上,解析河道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来源.并基于绿色生态修复的原则提出了在空间上通过生态缓冲区、河道及植物种植的方式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思路.进一步根据水体污染特性,制定了底质改良、紫外催化、沉水曝气、底部生物载体、生态浮岛、漂浮草垫、点源净化的内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对比治理前后河道踏勘与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河道水生态恢复较好、溶解氧浓度大幅提升、总磷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期可根据水体溶解氧浓度对曝气调控以促进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栏港经济区内河网密集,水系交错,水动力条件复杂。河道(涌)兼顾行洪、纳潮、排涝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同时,该区域水系溪、湖、河、湾、海交融,区域内的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对水动力变化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本次研究完善区域水系布置,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恢复河涌活力,可为其他河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中湖汇水区建设强度高、人口密度大、水体水质难达标等问题,以武汉市武昌区沙湖为例,分析“建公园”“截点源”“水系连通”“控面源”“减内源”五大措施在沙湖水环境治理中的效能,提出城中湖水环境治理应分析水体污染成因来源,因湖施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因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湿地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植物在尾水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情况、影响植物净化能力的因素,以及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尾水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展望。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