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汽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车用燃油的污染问题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令人头痛了。同时,现代汽车油箱的抗腐蚀能力与过去相比也得到大大的加强,另外通过对油箱进行优化设计,还可以将燃油中形成的沉淀物排除在燃油系统之外。对汽车燃油系统进行的上述改进工作,使得供给发动机喷油器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①发动机启动困难。②发动机运转不平稳。(3)汽车运行途中逐渐熄火。故障原因:柴油汽车的燃油供给系统由油箱、油管、油水分高器、输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等组成。燃油供给系有低压油路与高压油路之分。低压油路是指从油箱至喷油泵低压油腔这一段油路;高压油路是指从高压油泵的柱塞腔至喷油嘴这一段油路。产生进气故障的部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车用乙醇汽油具有较强的自洁清洗特性,这种特性对汽车油路系统的自洁畅通是个优点。因此,在使用初期有可能会把原来附着在油箱壁、燃油管道壁上和沉积在油箱底部的各类杂质软化清洗下来,造成汽油滤清器滤芯、滤网、化油器雾化喷嘴、喷油器的堵塞,引起燃油供给系统故障,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二次空气供给系统简介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尾气,以及曲轴箱和油箱中的燃油蒸气。  相似文献   

5.
羚羊牌轿车装有电控多点电喷汽油喷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 一、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由燃油泵、燃油箱、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分配总管及燃油喷油器等组成。 在燃油泵作用下,燃油自燃油箱内吸出,经燃油滤清器除去杂质后进入燃油分配总管,由燃油分配总管再分配到各缸喷油器,喷油器根据发动  相似文献   

6.
3燃油供给系统的区别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保证在任意工况下可靠地提供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Ml系统和ME系统的工作原理都是电动汽油泵把燃油从油箱中吸出,使之经过燃油滤清器,进入与喷油器相连的燃油分配管,在ECU控制下喷油器把燃油按精确的数量喷射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内。  相似文献   

7.
<正>柴油汽车在北方地区冬季正常使用0#柴油的技术方法为利用汽车正常运行时发动机冷却系中冷却液的热能给油箱中的0#柴油加热,在原油箱前或后加装一个小型副油箱,副油箱加注-20#或-35#柴油,通过油路阀门转换,在停车前10分钟左右开启转换阀使用副油箱内的低标号柴油,从而使发动机较长时间停车前整个燃油供给系统充满-20#或-35#柴油,这样再次启动发动机就比较顺利。车辆再次  相似文献   

8.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其发展趋势(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燃油供给系统(油路)、空气供给系统(气路)和控制系统(电路,包括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和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简介如下。 6.1 燃油供给系统(油路)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燃烧所需要的汽油。 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喷油器、节温定时开关和冷起动阀(冷起动喷油器)等部件。 6.1.1 燃油箱(汽油箱) 储存燃油用。 6.1.2 燃油泵(电动汽油泵) 其作用是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泵入燃油管路,并使燃油保持一定的压力,经过燃油滤清器输送到喷油器和冷起动阀。 燃油泵按其安装位置分为外装泵和内装泵2种。外装泵即将泵装在油箱之外的输油管路中,内装泵则是将泵安装在燃油箱内。与外装泵比较,内装泵不易产生气阻和燃油泄漏,且噪声小。目前大多数EFI采用内装泵。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喷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电喷发动机主要有4个部分构成:进气系统、排放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如果这4个部分任何一个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在电子喷射系统中最常出现的故障是燃油供给系统,如果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不稳或加速不良时,若能排除点火系统故障,那么一般问题肯定出在油路口。在实际检查维修过程中按故障现象仔细分析直至故障排除。1、燃油供给系的构成一般来讲,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是由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喷油咀)及油管、活性碳罐等组成。其工作程序是通过电动汽油泵将汽油从油箱内输…  相似文献   

10.
<正>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完成燃油的储存、滤清、输送等工作,并根据发动机工况的不同,将一定量的燃油提高到一定压力,按照规定的时间将燃油喷入燃烧室,与空气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同时将提供的多余燃油返回油箱。为此,在整个的燃油供给系统中设置了回油管路,为保证供油具有一定压力,在回油管路中设置了溢流阀(又叫回油阀、降压阀),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1.
以加油过程时汽车油箱系统内的燃油流场为研究对象,建立高质量的网格模型,对燃油的流动情况进行数值仿真。采用多相流模型求解燃油的自由表面,获得加油过程中流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考察油箱系统的受油能力。并把分析应用到现有的油箱系统的改进当中,改进原车加油管和通气管的设计,最终减小了加油过程中发生“反喷”的风险。多项流分析为油箱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沟通     
《世界汽车》2014,(5):144-145
<正>QuestionAnswerQ1:我听说汽车的燃油系统中有一个叫做"碳罐"的东西,请问它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天津读者:杜可A1:你说的碳罐是用来吸收汽油蒸汽的。在正常情况下,油箱内除了汽油外还会充斥着汽油蒸汽,随着汽油蒸汽的增加,如果不进行疏导,油箱内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燃油供给,在加注汽油时也可能出现受阻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并没有拿出太好的方案,油箱的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油箱中产生的燃油蒸气问题,一些汽车采用了新的燃油系统,即无回流燃油系统。无回流燃油系统由H形燃油导轨、喷油器、燃油脉动衰减器、油压测试口、燃油泵、压力调节器、油位传感器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周文强 《时代汽车》2023,(9):108-110
汽车燃油箱托架是汽车燃油供给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油箱托架承受着燃油箱本体以及燃料的冲击,其常见的受力形式多为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载荷,在其作用下易发生失效。本文主要针对某特种矿用宽体车大容积燃油箱的需求,提出与其所匹配的油箱托架的强度(超强承载能力、抗外界冲击能力等)设计是否满足要求。通过利用CATIA进行针对性特殊设计,然后建立燃油箱托架有限元模型。最后,在不同的方案以及工况下,分别赋予不同的材料属性并利用Optistruct进行求解及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冲击和制动的几种边界条件下,油箱托架应力最大平均值均在材料最大许用应力范围内,安全系数得到提升,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了应力集中及早期失效现象。  相似文献   

15.
燃油系统包括了燃油箱及相关燃油输送管路,是汽车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乘客的生命安全.汽车在制动和加速过程中,燃油晃动对油箱壁撞击所产生的压力影响到整个燃油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会引起低频的噪声,该噪声会引起乘客的抱怨,因此,燃油晃动一直是燃油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中防浪板设计优化对降低晃动噪音至...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7,(40):16-16
注油口胶管是现代汽车燃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必须能够灵活地连接加油管和油箱,在受到强烈撞击时不会发生断裂或燃油泄漏,同时能够有效地阻隔燃油挥发排放,满足最严格的美国加州部分零排放标准pzev、Lev II排放标准和欧洲尾气排放标准EURO4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EQ2102越野汽车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柴油机各种工况的要求,将适量的燃油以适当的供油提前角和喷雾状态,适时的喷入燃烧室,与旋流进入气缸内的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燃烧作功,输出动力。一般由燃油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和进排气装置组成。每套装置的任何一个部件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缸内的正常燃烧,使得动力输出不合要求,甚至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例1行使途中反复熄火故障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日产公司生产的公爵轿车装有VG系列发动机,其中VG30E装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工作时,燃油从油箱中经过燃油泵加压后,经过燃油压力调节器调节油压(正常工况300kPa左右),供给喷油器,为电脑控制单元精确控制喷油器的燃油喷射量提供保证。在此系统中,燃油压力调节系统如发生故障,将导致油压异常、燃料在汽缸  相似文献   

19.
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北京汽车》2004,(6):24-27
本文介绍了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论述了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测量方法及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炭罐装置可吸附油箱燃油蒸气改善排放,但由于汽车运行中对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物有严格的控制要求,而对从炭罐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油蒸气没有精确的测量传感器,因此,炭罐清洗燃油蒸气的工作过程中对电喷汽油机的工作性能将产生巨大影响.文中从某车型怠速时因炭罐清洗燃油蒸气而导致发动机转速不稳问题入手,说明了电子控制发动机系统中的炭罐控制原理与策略,分析了在电喷系统选型匹配时,炭罐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