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照目前情况来看,未来五年里,电子收费系统(ETC)领域里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系统将会逐渐被应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车辆定位系统(VPS)所替代。这一变化对收费系统的部署、交通设施和运输用户的预期效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技术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是实现交通需求管理,缓解交通供给矛盾的经济手段。分析基于DSRC的电子收费技术、车牌识别技术、GPS和GSM电子收费等技术的拥挤收费技术手段,并对以上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3.
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内的重要基础通信协议,已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城市路桥拥堵收费系统等智能运输系统中.它可为车-路,以及车-车之间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文中参考欧洲CEN DSRC标准,针对DSRC系统中低速数据延迟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低速数据延迟响应几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以完善国标DSRC标准.同时,该方法可推广应用在基于专用短程通信协议的智能交通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拥堵收费理论研究和国外拥堵收费实践的回顾,本文阐述了拥堵收费主要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技术特性及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北京市交通分布及拥堵特点,将二环路作为拥堵收费路网,给出了确定征收对象、征收区域、计费方式、计费费率、付费方式的相关建议。根据不同技术的特点,本文选用基于DSRC的技术方案,并给出了拥堵收费系统构成、RSU布局方案,为拥堵收费实施做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DSRC与PHS的比较分析,提出基于PHS的ETC联网收费系统,探讨系统结构和层次架构。该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PHS无线通信技术及功能模块,实现联网收费所要求的车辆识别、路由识别、拆账处理及车辆放行处理等必备功能。在层次结构上,通过添加表示层实现DSRC和PHS至应用层的映射,从而可利用PHS的多种通信手段实现路况信息通知和查询、无线急救电话等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6.
文献导读     
中国主动式VS欧洲被动式——电子不停车收费应用中的DSRC技术标准比较;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联动诱导方案;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发展综述;车辆与宠物狗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置原则及法理分析;国外交通责任制度:车轮面前并非“一视同人”  相似文献   

7.
车载通信DSRC技术和通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技术是国际上专门开发的适用于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的车车之间、车路之间的通信技术。文章从DSRC的特点入手,介绍了DSRC标准的发展过程,重点讲了DSRC的系统架构和通信机制以及DSRC的MAC层关键技术研究,最后展望了DSRC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DSRC的ITS电子收费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电子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 Toll System)是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体系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ITS体系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把联网ETC系统置于ITS体系中加以研究,分析了电子收费系统的结构组成、数据流动模型、资金在银行系统的流动模型和与ITS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模型。通过ITS数据通信协议(TCIP,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for ITS Protocol),可以充分利用ETC信息,实现信息与ITS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共享。同时实现各个ETC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提出以专用短程通信(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技术为基础的实现策略。最后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国内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结合江苏省及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实施ETC建设的经历,来分析探讨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历程、标准本地化、修订建议等方面,旨在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及标准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DSRC技术在ITS服务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SRC技术的特点 ,探讨了DSRC在ITS服务领域的应用途径 ,阐明了DSRC在ITS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由于DSRC是针对ETC系统特点开发的 ,不能满足ITS应用服务的扩展 ,在分析DSRC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DSRC服务接口的概念 ,为我国DSRC研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复杂度加大,路径识别将成为联网收费精确拆分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对各种路径标识技术的比较,选用RFID技术在粤东区域进行路径识别试点。通过试点项目初步认证了RFID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该技术在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施计重收费后,高速公路的收费年限问题是近来讨论的热点,首先介绍了按车型收费模式下收费年限的计算公式以及此公式在实施计重收费以后测算收费年限的不合理性。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提出了运用净现值法计算收费年限的公式,并详细介绍了目前组合计重收费模式下的收入和支出预测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指出应该继续研究的方向。此理论可以为相关部门在制定收费年限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轩  吴雪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1-13,210,211
针对园区公共交通需求日益增强的情况,系统分析园区公交的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结合相关工作经验,系统梳理园区公交系统的规划流程。从园区公交的功能定位、需求预测、规模分析、运营车辆、线路布设和收费模式等过程出发,明确规划思路和要点。并结合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东区园区公交规划项目,进行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在2003年探索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从制订技术标准和拆分账结算服务入手,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近年来广东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运营情况,分析技术现状,展望未来,提出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结构熵的省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王新明 《公路》2007,(1):105-108
将网络结构熵的概念引入省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研究中。首先,建立了高速公路抽象化图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收费网络结构,发现省界收费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收费网络结构变化机理,提出了收费站重要度和收费网络结构熵,并确定了网络结构熵的极值。其次,通过推导,得出省际联网收费网络结构熵大于省内联网收费网络结构熵,从而证明了实施省际联网收费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计重收费实践中常常发生缓存数不符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归咎为设备故障所造成。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非设备因素如车道特殊事件及不规范操作也是造成缓存数不符的重要原因。分析了这些非设备因素造成缓存数不符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可供现场收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借鉴,避免因此产生的错收通行费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影响交通拥挤收费费率的交通量大小、道路条件、拥挤持续时间、居民消费心理、排队延误等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拥挤情况下基于自由流时间的广义交通费用函数,根据交通平衡理论,建立了交通拥挤收费的固定需求UE平衡模型,并使用方向搜索法,利用C#和C++编程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结论:对单个路段而言,一味的提高收费费率可以降低其相应的路段拥挤度,而对于整个研究路网而言,一味的提高路段收费费率并不能降低整个路网的拥挤度,可能会引起整个路网更加拥挤,因此,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收费费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汽油车OBD的失火监测技术、三元催化器劣化诊断技术和氧传感器故障诊断技术等三大在用核心技术。结合OBD的三大核心技术,对美国OBDⅡ和欧盟EOBD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轻型汽油车OBD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DLR research project Next Generation Train deals with concepts,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for a very high-speed train in double-deck configuration and light-weight design. Due to these three key features, crosswind stability is a particular subject of study. It is shown that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here fall short of guaranteeing safety in high-wind occurrence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homologation standards.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ensure crosswind stability by means of active control. Four different concepts are overviewed, the most promising one is then chosen und examined in detailed multibody simulations that are based on data from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rain.  相似文献   

20.
考虑收费影响的公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道路收费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 ,将这种影响分为收费过程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和收费额对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影响 ,应用排队论和交通流理论推导出计入道路收费影响的新的公路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时间 :收费过程附加的行程时间、收费额转换时间以及道路路段行程时间。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克服了传统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模型没有考虑道路收费的影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