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互通式立交优化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立交平面形设计中的两种基本线形-圆曲线,缓和曲线作为构成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的线形元,并且考虑了行车条件,线形几何约束,超高要求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平面线形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以缓圆缓匝道设计为例,采用网络算法对非线民生规划问题进行了求解,避免了用牛顿法计算极值问题时要求隐函数的导数等困难。  相似文献   

2.
“附合导线法”设计匝道平面线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文 《公路》1991,(9):11-14
互通式立交的匝道平面线形,一般较为复杂。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一般是用曲线板在地形图上定出基本形状,然后进行适当调整,满足约束条件,再精确计算各曲线要素及逐桩座标。在调整过程中都是根据切线长与曲线参数的几何关系进行。鉴于立交线形设计时,设计者大多希望固定起、  相似文献   

3.
三次几何样条曲线在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总结目前一些基于样条的曲线设计思想和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缓-圆-缓”组合形式,提出了基于三次几何样条曲线的线形设计计算方法,充分发挥样条曲线光滑连接,计算简便,与平面线相一致的特点,建立了初步样条曲线(反映线位约束条件和布线设想)与线形组合形式及参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了样条曲线向平面线形的自动转化,该方法对开发高效的正交CAD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快速路转向交通流量大、线形设计标准低,快速路立交匝道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利用上海市快速路3年事故数据和交通流量检测数据,以上海市浦西地区快速路立交匝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车辆在匝道上的行驶特征以及车辆交互特性,将立交匝道划分成出口段、衔接段和入口段及左转匝道、右转匝道等5个研究单元,针对各单元分别建立负二项模型分析匝道几何设计及其组合参数、交通流特征对于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段及入口段的安全性与几何特征的联系较为紧密;迂回式左转匝道相较于右转匝道受几何线形影响大;流量越大、长度越长,事故风险越高,但出口段的长度与事故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出口处为直线、入口处存在长直下坡路段、入口处线形与主线差异大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差;迂回式左转匝道上存在过小半径曲线,特别是将小半径曲线设置在出口处,会极大增加事故几率。  相似文献   

5.
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的一种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特点、方法及实质,对基本而常用的“缓-圆-缓”匝道线形,提出优化设计模型,并给出相应的优化计算方法,从而实现自动化和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研究了环形匝道平面几何线形对三岔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建设规模及纵面线形的影响,并对其组合形式进行了分析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地形的情况下,仅从平面几何线形分析,三岔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立交的建设规模,随环形匝道平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加,环形匝道平曲线线形采用卵形曲线较采用单圆曲线的营运里程长、占地规模大;在地形条件及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环形匝道平面几何线形宜采用易适应地形、较为美观、行车较为安全的卵形曲线。同时,建议环形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的Rmin宜≥60m,设计速度为30~35km/h的Rmin宜≥45m。  相似文献   

7.
作为互通式立交基本单元的匝道,其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功能、行车安全和工程投资等。阐述了匝道变速车道设计、匝道线形指标检验及端部竖向设计等技术性问题,指出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样条拟合的曲线单元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曲线单元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三次B样条拟合曲线为匝道平面设计的徒手线,并求出徒手经上间隔点的曲率,切线方位角及曲线长度,从而获得徒手线的曲率图,从而获得徒手线的曲率图,然后得鼠标在屏幕上对曲率图直接进行拟合,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曲线要素,最后以Ls+Lr为曲线单元,迅速方便地设计并绘制出匝道平面线形,该方法的核心是得样条拟合控制匝道平面线位,并以Ls+Lr的曲线单元进行匝道平面线形的设计与  相似文献   

9.
孙平  吕志敏 《公路》2013,(6):59-62
目前高速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理念已逐渐过渡到以运行速度为指导的理念,但对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范围内匝道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协调性研究仍相对较少。通过对匝道范围内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关系进行分析,以榆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平纵面线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车辆在实际运行速度下匝道线形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路平面线形曲线型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雄 《公路》1996,(9):21-23
实践证明,传统的直线型设计方法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和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要求。近年来,曲线型设计方法日益被人们接受、采用。本文对目前使用或研究的曲线型设计方法进行概括,归纳出曲线拟合法、线元设计法、基于样条拟合原理的线元设计法等几种方法,并就上述每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步骤流程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测设经常所遇的断背,曲线及立交匝道的线形设计问题,提出了可供实际测量应用的双卵型曲线的计算公式。可适用于允许在特殊地形,地物受到限制的困难线形时所采用的复合型缓和曲线的设计。文中还列举了计算实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对考虑到预留远期扩建八车道条件下,现阶段实按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超前设计时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论述总结,从路线平面线形指标预留、超高横坡预留、平面线元组合超前设计、纵断面指标预留、路基横断面加宽方式的选择、互通式立体交叉变速车道几何指标及主线出入口匝道线形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次样条曲线在互通式立交匝道端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对于直线上的车道驶出(驶入)道口,匝道是按一定的斜率偏离主线的,这时斜行的变速车道是一条直线,而对于曲线上的驶出(驶入)道口,变速车道不是直线而是按斜率规定的偏离度逐渐偏离主线的一条曲线。本文提出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来设计计算匝道端部曲线,并推广到一般的匝道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4.
立交匝道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立交线形设计介绍利用匝道上的速度图,对匝道线形进行分析,提出了立交合理的线形设计,以及满足汽车实际行驶加减速长度计算。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计工作的实践,探讨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的具体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匝道线元参数的取值、线元参数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线形设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赵喜安 《公路》1995,(3):24-27
公路线形多种多样。从圆弧、直线段、缓和曲线等复杂的组合中抽象出“圆弧”作为基本单元。以此基本单元为线元,可以迅速构造出任意公路线形。这样,这种公路线形用统一的线元格式输入数据求得计算结果,使线形设计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7.
深入总结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体交叉的功能特点以及选型的依据,阐述了远景交通量对立交规划和方案比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量分布与匝道平面线形的关系。通过分析车辆在匝道上的运行轨迹、速度变化等特性提出采用以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并推导了卵形曲线计算中回旋线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8.
公路立交匝道布线作图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方 《公路》1992,(5):31-34
公路曲线形设计方法因为具有布线灵活、能根据需要构造任意复杂的组合线形的优点,已被引入我国公路匝道的线形设计中.然而,不论是利用手工查表计算,还是采用已有的电子计算机程序(例如国家七五攻关成果《路线CAD系统》)设计,首先都应该进行匝道方案的布置与比选,确定各线形元素(直线、圆曲线与回旋线)的大致位置和精确计算圆曲线半径R、回旋线参数A、回旋线长度L等特征值. 本文介绍一种匝道布线的作图法,设计者可根据布线元素(直线或圆曲线)的位置,在运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回旋线的精确A值后,仅仅利用直尺、圆规和普通曲线板(云形规)即可足够准确地画出立交匝道布线图.  相似文献   

19.
为从视距角度分析多车道匝道上小车超大车引发交通事故的致因,建立基于视距分析的多车道匝道视距评价与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立交的多车道匝道评价与优化.分析匝道上小车超车过程中停车视距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找出最不利状态进行研究;建立多车道匝道视距评价与优化模型,对该模型中匝道圆曲线半径、圆曲线长度、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组合这3个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满足视距要求的匝道平面线形要素推荐值;结合交通安全设施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视距优化方案;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某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多车道匝道视距不足的问题.在设计速度小于40 km/h的匝道,使用"平面线形优化法"效果较好.匝道圆曲线半径需要平均增大18.4%,圆曲线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均为3s行程长度.在设计速度大于40 km/h的匝道,"交通工程设施优化法"中的限速措施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其中设计速度与限速值的差值为15 km/h.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对于直线上的车道驶出(驶入)道口,匝道是按一定的斜率偏离主线的,这时斜行的变速车道是一条直线,而对于曲线上的驶出(驶入)道口,变速车道不是直线而是按斜率规定的偏离度逐渐偏离主线的一条曲线.本文提出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来设计计算匝道端部曲线,并推广到一般的匝道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