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地聚合物代替水泥作为搅拌桩固化剂处理软土的可行性,以地聚合物掺量、软土含水率和搅拌时间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在实验室对地聚合物稳定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直剪试验,并通过SEM扫描和CT扫描分析地聚合物改善软土的机理和稳定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地聚合物的最佳掺量为14%;地聚合物稳定土强度相较于水泥稳定土有所提高;微观试验证实稳定土中形成了类沸石前驱体凝胶,使稳定后软土趋于均匀致密的微结构。试验路段检测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型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海相软土的适用性问题,在铁路正线进行了应用试验。分别对新型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桩土扰动和成桩质量,路基填筑期及静置期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分布、孔隙水压力变化、沉降和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苏北地区海相深厚软土加固;双向搅拌桩和双向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对加快地基沉降收敛和减小地基的沉降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分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特点、桩土作用机理及规范规定,结合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沿线松软土地质条件,介绍了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工艺参数和注意要点,为铁路工程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疆G577公路项目高含水率软黄土试验土样,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地聚合物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聚合物桩体可有效控制复合地基沉降,其沉降随着置换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桩间土应力在每级荷载施加的瞬间会显著增加,随后在每级荷载持续的过程中逐渐减小至平稳;而桩顶应力在每级荷载施加的瞬间会略微增加,随后在每级荷载持续的过程中线性增加;桩土应力比n总体呈逐渐减小至平稳的趋势,且最终稳定于7~8;相比置换率,桩长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更大,建议当沉降量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宜优先考虑增加桩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进行了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监测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桩顶和桩间土应力及软土中不同位置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分析了2种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荷载分担比、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等变化规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端承型搅拌桩较悬浮型搅拌桩可以明显减少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与工后沉降;由于桩土刚度差异导致的桩土差异沉降引起了桩间土承担的荷载向桩体转移,桩间土承担的附加应力减少,桩土应力比增大,桩体荷载分担比增加,进而加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端承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较悬浮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差异沉降大,桩间土荷载转移现象更加显著,固结速率也更快;水泥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排水通道作用并不显著,但因其模量较桩间土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复合地基固结。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的正交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江苏省连盐高速公路连云港试验段,根据场地的地基条件,在室内配比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配比和不同施工工艺的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研究。运用正交试验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水泥的掺入量、搅拌次数和地基土含水量等因素对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出各因素对桩身强度影响的权重,除了水泥掺入量对成桩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外,地基土含水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搅拌次数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控制水泥土搅拌桩现场施工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对江苏济徐高速公路某桥头段地基进行加固,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质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和地表沉降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水泥土搅拌桩刚度远大于天然地基,在路堤荷载下地表桩间土的沉降大于桩顶沉降,这种桩土差异沉降导致路堤荷载通过土拱作用向桩顶转移,减小了桩间土的附加应力,进而减小桥头段地基总沉降和工后沉降,可以减轻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8.
立柱是大面积基坑水平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时,采用型钢结合水泥土搅拌桩作为立柱桩的情况较为少见。为此,介绍了某SMW工法桩围护基坑工程中,型钢结合水泥土搅拌桩作为立柱桩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工程搅拌桩设计最大桩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工程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主要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复合地基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对在什么桩距下搅拌桩地基能满足复合地基理论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此,采用平面有限元计算路堤荷载作用下搅拌桩地基桩距与桩土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以连云港海相软土典型地层为例,分析得到了搅拌桩设计的最大桩距。  相似文献   

10.
以秦沈客运专线搅拌桩加固涵洞软土地基的实例,叙述了搅拌桩加固软土的机理,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应用效果,实践证明搅拌桩应用于加固软弱土地基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针对土钉支护体系的结构特征和施工过程,引入带转动自由度的Goodman接触面单元,并结合实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土钉、搅拌桩等相关设计参数的变化对基坑位移、土钉受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段内桩土应力的现场监测结果,探讨了柔性荷载作用下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路基填筑期期内,随着上部荷载的桩体、桩间土应力不断增大,桩土应力比的总趋势为增大。路基固结稳定期内,桩土应力比值变化不大。在填土高度5 m以内的柔性路基作用下,水泥粉煤灰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范围为2.18~2.71,远小于单桩承载力测定的3.0~10.0。  相似文献   

13.
T形水泥土搅拌(TDM)桩是具有扩大头的变直径搅拌桩,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机理较传统的等直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复杂得多,固结计算也更为困难。为了获得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计算模型,基于加固区桩-土等竖向应变假设,推导出变荷载作用下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和求解条件。将固结方程和求解条件进行函数变换,利用3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单级加荷条件下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解,包括加固区、桩间土和下卧层土中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答和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答。然后,通过与固结度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固结解析解的合理性。最后,利用固结度解析解对影响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固结度的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较为一致;悬浮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随水泥土搅拌桩贯入比、压缩模量、下部小直径搅拌桩的置换率以及下卧层土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增大,搅拌桩贯入比、下卧层的刚度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扩大头尺寸和刚度的变化对T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国外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用水泥土加固局部土基,并很快作为一种经济的路面基层材料被广泛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二级公路、市区街道和轻交通量的机场中。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对水泥土进行试验、应用和推广,众多单位相继开展了水泥土的应用研究工作,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该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采用深层搅拌技术将地基软土和水泥浆强制拌和来加固地基,得到了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地基土,现场水泥土搅拌桩用于软土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很广泛的应用。作者根据某富水地层应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防渗与加固的工程实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搅拌后水泥土特点,总结了富水地层应用水泥土搅拌加固工程的经验。提出了施工中可考虑减少对原状土的过分扰动,有效的减少水泥的掺入量,能强度与渗透均满足要求,达到经济有效的和环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其稳定性研究得不多,设计主要依靠经验进行。通过构建稳定性分析模型,介绍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的稳定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华东公路》2009,(6):94-96
介绍了合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HNKJ-LJ-08合同段软土地基水泥一土搅拌桩湿喷法处理软土复合地基的影响因素,包括搅拌机钻头的选择、搅拌桩是否进入持力层、混合土的搅拌效果、地基土含水量等。  相似文献   

17.
路堤荷载下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钉形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路中心分层沉降,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堤荷载下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由于扩大头作用和较高的桩身质量,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更多的荷载通过桩体传递到下卧层,有效减小了加固区的沉降,但下卧层的沉降有所增加;由于下卧层土质较好,其地表总沉降小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扩大头高度、桩长、桩间距和桩身模量是影响地表总沉降的主要因素;扩大头直径、桩间距和桩身模量是影响地表桩土相对沉降的主要因素,提高扩大头高度能有效减小地表总沉降;提高扩大头直径能有效减小地表桩土相对沉降。  相似文献   

18.
天津滨海地区地质条件差,软弱土多,多年来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桥梁及通道两端高填土路基,由于水泥搅拌桩刚度较小,桩长超过一定值时,再增加桩长将不会对桩的承载特性有明显的改善,这一桩长就是临界桩长或称有效桩长。为合理确定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该文根据在刚性基础下桩土顶面的位移协调条件,从沉降的角度出发,得到了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处理城市道路路基的原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据。结果表明: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浅层应力向桩体集中,并通过桩向深层扩散,桩顶和桩底的刺入较为明显,有单桩效应;而对于搅拌桩,大部分桩间土和桩没有相对位移,形成了一个加固整体,应力在桩顶和桩底较集中,大部分荷载传到了桩底桩间土和下卧层中。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分析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重点论述了砂性土深层搅拌桩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