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空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软土路基沉降规律及工后沉降控制,针对南京河西恒河路软土路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目标工程软土路基进行的沉降监测数据表明监测段日均沉降小于0.5~1 mm/d,软土路基沉降趋于稳定。介绍两种不同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并运用该两种预测方法对目标路段进行工后沉降预测计算。两种预测方法计算结果相差很小,均能较为准确地对实际工程中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铁车辆段整体道床区路基对工后沉降有严格要求。为保证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首先采用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方法,对沉降数据进行了预处理;根据路基沉降数据的特性,分别以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法为核心技术构建了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预测方法与过程。对比分析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法构建的预测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显示,依托工程路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运营期不会发生较大的工后沉降,现有地基处理与路基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路基沉降的理论值与实际监测值通常存在较大偏差,对此,在详细论述四种常用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的实测数据,证实了组合方法在路基沉降趋势分析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附加应力计算、土体本构关系及计算参数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常用沉降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往往有较大差别.为了符合工程实际,国内相关行业的规范一般都对沉降计算值进行修正,铁路路基工程的相关规范也有类似规定,但与其它部门的规范相比仍有不足之处.文中在分析常用沉降计算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相关行业关于沉降修正方面的规定,并对部分已建铁路沉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最后对铁路路基工程沉降计算值的修正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动力固结地基处理工程实践,对路基变形进行了测量分析,路基土体各分层沉降开始时增加很快,后来慢慢变缓,并沿深度递减,最大沉降量达到675 mm,在4~6 m深处淤泥土层土体水平位移大。在地基沉降计算时,提出一种动力固结路基沉降计算新方法,总沉降量计算值为651.83 mm,实测值为675 mm,两者比较相近,说明该沉降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软基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影响软土路基沉降的因素选取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最终沉降量模型,利用已建高速公路沉降数据,进行了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证明神经网络法能避免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计算精度高,泛化性强,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预测是软土地区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路基沉降中各种传统和新的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分析,提出了基于沉降观测数据并结合曲线拟合方法来预测软土路基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能否正确计算路基的沉降,对于预测路基的变形保证公路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速公路现场的实测数据,将一维和多维非线形弹性理论应用于路基沉降的分析之中,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力求找到计算路基沉降的合理方法。希望能够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能够为以后的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适应、容错性以及很强的学习、联想能力,本文将其应用到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中.重点介绍了ELMAN模型方法,本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的各种局限性,通过对高速公路路基实测沉降资料的计算分析,证明本模型预测精度高,简便易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广州南沙港快速路桥头软土路基沉降特点,为路面维护提供依据,对该路段桥头路基进行了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南沙港快速路桥头路段软土路基沉降日趋好转,部分桥头路基沉降趋于稳定,一般桥头路基沉降普遍大于涵洞桥头路基沉降;采用双曲线预测方法对桥头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断面剩余沉降仍然很大,这些路段是今后监测的重点,预测路基长期沉降量可为线路调坡加铺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与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与控制技术,首先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进行详细研究,提出一种灰色优化模型对工程沉降进行预测,并对分层强夯施工法在山区路基沉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结合西部课题,通过对陕西试验路段新老路基沉降的长期观测,采用一种合适的曲线对新老路基沉降进行模拟,得到新老路基的沉降规律和沉降差异以及黄土的沉降规律,同时还得出新老路基在长期荷载和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差异。通过拟合曲线可以预测新老路基不同部分的最终沉降值,为预测新老路基的不协调变形以及建立黄土路基沉降的本构方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两种路基沉降计算的基本理论.以某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为例,对该工程试验路段布置了分层沉降管,探讨了观测试验的设备布置和观测过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揭示了新老公路路基沉降发展特点,该案例对类似路基拓宽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化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其沉降变化的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龚帕斯模型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了龚帕斯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化过程,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沉降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路基沉降变形的计算和预测方法中的双曲线预测模型及原理进行介绍,结合浙江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的实例进行分析,实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预测曲线吻合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路基沉降的动态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缺陷和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不足,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建立了路基沉降预测模型。结合津秦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将该优化模型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精度最高,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潘攀  林彤  殷勇  易威  杨鹏 《路基工程》2014,(1):80-83
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简单曲线拟合法、系统分析和控制理论法等。但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预测,会造成预测误差偏大。提出了一种优选组合方法,通过对若干种单一方法进行权重化处理,给予每种单一方法相应权重,得出新的沉降预测曲线进行沉降分析,并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说明该方法在实际预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影响因素众多,预测难度大,针对目前传统的预测方法所面临的困难,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预估模型。分别对影响沉降的因素诸如气温,降水,交通量荷载进行预测,将前3个网络的影响因素变量的预测结果(即输出值)作为预测沉降的网络输入训练网络,得到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的预测值。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代替常规的力学数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软土路基沉降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灰色理论结合Verhulst模型对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沉降预测,给出模型精度评定方法,并提出非等时距沉降序列转换为等时距的插值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拟合误差小,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理想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