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的平顺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现代虚拟样机技术进行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整车系统的参数化振动模型,结合实际参数对典型货车进行了随机振动分析,以驾驶室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对象对原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和底盘主悬架系统进行了参数匹配和改进设计,解决了原车隔振效果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岩金刚车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损坏和隔振差情况,对该车型进行道路试验,测试驾驶室的平顺性,并分析驾驶室悬置的隔振性能,最后通过对悬置的力学计算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可行性分析,并最终在整车上试装成功。此测试、分析、计算方法可供重型车驾驶室悬置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兰  曾佳 《北京汽车》2010,(4):12-16
针对红岩金刚车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损坏和隔振差情况,对该车型进行道路试验,测试驾驶室的平顺性。并分析驾驶室悬置的隔振性能,最后通过对悬置的力学计算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可行性分析。并最终在整车上试装成功。此测试、分析、计算方法可供重型车驾驶室悬置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红岩金刚车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损坏和隔振差情况,对该车型进行道路试验,测试驾驶室的平顺性,并分析驾驶室悬置的隔振性能,最后通过对悬置的力学计算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可行性分析,并最终在整车上试装成功.此测试、分析、计算方法可供重型车驾驶室悬置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殷政  严军  过学迅  付畅 《北京汽车》2008,(1):8-11,28
半主动空气悬架由于其控制结构简单、可行性高被广泛地应用于商用车上,以获得更好的行驶舒适性。模糊逻辑控制由于其直观易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控制领域。但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模糊规则的获取和控制器参数的调整都没有系统的方法,主要靠控制专家的经验和设计者的反复试验。因此模糊控制器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的选取与优化,这种多参数调试一般很难达到全局优化的效果。文中将研究以空气弹簧为悬置的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首先通过自行搭建的空气弹簧实验台获得了空气弹簧变形的特性参数,在ADAMS中建立了相应的驾驶室悬置非线性模型与之进行匹配,然后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模糊控制器模型并且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920-2002建立C级路面的路面谱,与ADAMS进行联合仿真。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中的规则集并进行再仿真。经对比可知,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对应于不同的路面状况,能更好地进行适应性的调节,使悬置系统能更有效的隔振,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对某自卸车进行道路试验,采集不同速度及路况下的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建立了驾驶室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针对3种典型工况,以前、后悬置弹簧刚度与减振器阻尼为因子,运用ADAMS优化模块对驾驶室悬置参数进行优化,得出3组适合该车型的参数匹配值,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技术对这3组值进行再优化,最终确定1组适合3种典型工况的驾驶室悬置最佳匹配值。  相似文献   

7.
轻卡怠速时驾驶室抖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款轻卡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怠速驾驶室抖动问题,抖动较为严重,主观感觉明显,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率、转向系统模态、整车驾驶室模态等可能引起驾驶室抖动原因的分析,最后确定怠速驾驶室抖动为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差、整车驾驶室模态和发动机二阶阶激励耦合引起。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进行优化,以及降低怠速工况发动机转速,解决了驾驶室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厂商自主研制的自卸车存在乘坐舒适性较差的问题,采用试验设计技术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驾驶室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中对驾驶室进行模态分析,采用ADAMS软件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接着,对实车工地路试采集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以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为试验因子,以驾驶室座椅地板处的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幅值的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运用响应面法对悬置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驾驶室的振动明显减弱,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几种驾驶室悬置的功能特征及其设计流程.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多刚体ADAMS模型和驾驶室悬置刚弹耦合模型,并将两模犁计算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时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模型时域加速度信号与试验结果十分相近;频率小于20 Hz时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但频率大于20 Hz后弹性体模型的精度接近于多刚体模型,从而验证了经验悬置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虚拟DOE正交试验技术对驾驶室悬置进行了系统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0.
半挂牵引车驾驶室悬置隔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浮式驾驶室半挂列车的悬置隔振的仿真研究。在ADAMS中建立了基于整车的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全浮式驾驶室半挂列车的悬置隔振的仿真研究。在ADAMS中建立了基于整车的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某货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为改善其隔振性能,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采用参数辨识和曲线拟合的方法,用等效刚度系数和等效阻尼比系数修正弹性元件设计参数,获取准确的等效仿真模型。其次,采用DOE试验方法,对影响模态频率的弹性性能参数和尺寸性能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对影响隔振性能的主因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平顺性提高了20%,说明此方法对改善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驾驶室悬置系统合理有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ADAMS软件建立驾驶室及其悬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驾驶室悬置橡胶衬套的刚度进行匹配设计,解决了驾驶室前悬橡胶衬套的轴向受力问题。同时,采用FEA分析方法对衬套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橡胶衬套对驾驶室悬置系统减振效果及衬套的疲劳寿命,验证了新结构衬套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款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较差的问题,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建立了悬置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系统模态和解耦率评价隔振性能。采用多岛遗传算法,以解耦率、系统模态为优化目标和约束进行集成优化设计。优化后,主要激振方向的解耦率由86.4%提高到91.46%,主要激振方向模态的最小间隔为4.13 Hz。在显著提高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同时可满足动力总成布置空间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以某款国产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中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参数化分析方法,讨论了悬置参数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对悬置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比较优化前后的结果,优化后的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并进行实车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试验数据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验曲线反求空气弹簧的内部特性,同时结合高度调节阀的流量压力控制,可形成系统的实时闭环反馈;将空气弹簧平面模型与某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3D多体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随机路面载荷下的试验与仿真曲线在时域及频域内吻合度较高,可以实时模拟空气弹簧的外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动力总成的空气弹簧式液压悬置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一系列试验获取悬置的参数,并利用它们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空气弹簧式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并与试验得到的动态特性做比对。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式液压悬置仿真与试验的动态特性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正确的,所获取的液压悬置参数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商用车转向盘怠速抖动问题,对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和隔振性能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发动机悬置系统解耦度、振动传递率和谐振频率,建立了发动机悬置优化模型,并基于多目标融合粒子群优化方法获得了最优悬置系统参数。通过整车试验表明,优化改进后发动机隔振率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明显提升,转向盘Z向振动加速度由原来的8.9 m/s~2降至0.9 m/s~2,有效解决了转向盘怠速抖动剧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是整车NVH性能控制的关键。文章以某轻型商用车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设计及优化。文章基于主惯性轴理论确定了悬置系统的初始安装角度,并基于能量解耦法建立Adams模型对胶块安装角度及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整车试验表明怠速工况下悬置系统隔振效果良好,但后悬置在加速工况下在2930rpm处存在共振,然后通过CAE分析,提出了后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改进后悬置系统重新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共振消除,整个悬置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例,通过实车道路试验,研究了四弹簧,四气囊悬置减振系统的振动特性在A级路面和B级路面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四气囊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平顺性整体优于四弹簧驾驶室悬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