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构建虚拟三维机器人生产线,应用现场生产程序,将不同厂家的西门子S7400程序、intouch程序、ABB机器人程序通过网络互相传递数据,再现了完全真实的生产现场。通过虚拟运行系统,测试新车型生产过程,能将产品设计工艺及设备的潜在问题消除在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2.
LMS公司为卡特彼勒公司提供用于噪声和振动研究的虚拟试验室和测试试验室。LMS开发的程序用于对新设计方案的振动舒适性和噪声性能进行优化.从最初的虚拟样机阶段到最终的样机论证阶段。利用LMS虚拟试验室,工程师可以分析有限元模型和测试模型之问的关系,从而提高有限元模型的精度。LMS虚拟试验室也可以用于建立复合仿真模型,包括部件和分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和测试导出模型。  相似文献   

3.
卢天竺 《上海公路》2013,(1):61-64,14
为了从细观角度深入分析沥青混合料断裂机理,运用离散元方法实现了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的虚拟断裂试验。借助数字图像技术获取了1.18mm粒径以上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基于颗粒流程序构建了包含集料、沥青砂浆、空隙在内的离散元模型,通过虚拟试验,对小梁的断裂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试验与室内试验的结果曲线相似度较高,模型中应力分布范围和趋势与室内试验的常规认识相符,第一条裂纹出现在集料与砂浆界面,低温条件下集料会被裂纹贯穿,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裂纹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虚拟调试技术可通过减少现场调试时间进而缩短项目整个周期,并且能降低前期设计错误带来的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可靠性。通过对标业内虚拟调试应用状况,分析不同虚拟调试环境下的特点,基于红旗焊装电气标准,编制虚拟调试规范草案,并通过实际项目进行验证,从虚拟调试框架、环境搭建及虚拟调试流程3个方面丰富和完善红旗焊装虚拟草案。应用虚拟调试技术,在项目前期对PLC程序与机器人程序逻辑时序进行验证,实现对现场调试人员数量优化至50%,现场调试时间缩短50%。  相似文献   

5.
在对VirTool分布式技术深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基于VirTools的分布式虚拟驾驶程序,结合开发实例,对该技术及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总结,对于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软件ADAMS的三维虚拟道路模型的重构方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道路模型生成程序。根据采集的实际道路不平度的高程数据,考虑道路的弯曲、坡度和横断面倾角等特性,并结合ADAMS软件中路面文件的特点,建立了非平直道路的三维等效容积路面模型,真实再现了三维虚拟道路。虚拟道路断面数据的统计特性与实际道路谱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道路模型的正确性和虚拟道路模型重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SAE J1939协议的发动机虚拟仪表及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SAEJ1939CAN总线接口的发动机控制器,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虚拟仪表及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周立功公司开发的CAN转USB卡作为发动机控制器总线和PC机的硬件接口,采用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显示界面程序及CAN总线通信程序。该系统除可实现虚拟仪表及发动机故障诊断外,还可实现基于总线的发动机油门控制、发动机调速功能切换等功能,实现了基于总线的发动机控制。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VC的视窗程序与VRP-SDK的组合方法,建构船舶柴油机三维场景及虚拟拆装仿真过程,是虚拟现实技术在船员培训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以潍坊柴油机厂6160A型柴油机为原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以C++语言为基础,通过MVC模式,完成船舶柴油机虚拟拆装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细观尺度下描述沥青混合料的裂纹发展行为,运用离散元程序PFC2D内置“Fish”语言,重构了沥青混合料非均质(集料、胶浆和空隙)多层次(矿料级配)结构虚拟试件,对虚拟试件微观组成成分之间的接触赋予了相应的微观接触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实施了单边切口小梁虚拟3点弯曲试验,借助数字摄像法捕捉了室内小梁试件表面裂纹发展情况,在二维尺度下探索了沥青混合料的部分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得到的宏观断裂力学响应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好,仅采用试件单面图像信息构建模型进行力学性能预测缺乏可信度;虚拟试验模拟的二维裂纹扩展路径与室内数字摄影法结果较为相似,二者都体现出材料脆性断裂特点,二维模型往往夸大了粗集料在混合料断裂过程中的作用;基于离散元程序的裂纹扩展行为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研究沥青混凝土材料断裂行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悬索桥主缆求解虚拟梁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悬索桥主缆求解的虚拟梁法进行了改进,证明了虚拟梁法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主缆上的任意位置均适用,不必在吊杆处断开;推导了基于虚拟梁法的新形式相容方程,以建立主缆任意2个连续状态之间的联系;利用多点支承连续梁的求解方法,给出了加劲梁的活载挠度方程。通过建立以上非线性方程组,不仅可以求解主缆的成桥线形,而且还可以求解活载作用下悬索桥的挠度。通过算例的结果对比,说明了程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职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多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按任务进行,在KEIL软件编写程序,下载到硬件中仿真,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程序的逻辑错误不好检查,对硬件电路的了解不深,程序调试和硬件调试使得软件和硬件的结构不够紧密,上课人数增多使得硬件设备需求量大,针对这些问题,采用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搭建虚拟实验平台,进行软件仿真调试,并且可通过虚拟实验平台,提高调试效果,是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单片机内部程序的运行过程,快速学会学好单片机课程。  相似文献   

1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念东  王树凤  余群 《汽车工程》2001,23(4):233-235
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进行的仿实验。本文设计了一套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利用该系统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汽车双移线的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实验能虚拟再现实际实验的结果,与实际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王洁  周毅俊 《上海汽车》2023,(5):52-57+62
作为生产线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各汽车企业的电气调试工作正逐步由传统的现场调试方式过渡到新兴的虚拟调试方式。上汽大众车身规划部未雨绸缪,同时也从培养国内供应商能力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并使用上汽大众标准的虚拟调试技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把供应商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有效地减少现场调试时间和风险,降低各方面的成本,以期达到双赢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虚拟调试的概念和技术路线,详细描述了虚拟调试技术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结合上汽大众车身规划部已完成虚拟调试项目的经验,分析并总结了影响虚拟调试效果的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实施优化解决措施,优化定义工作流程,以期达到更好的落地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轿车侧门锁的开发,论述虚拟产品及其特征,研究虚拟产品开发的概念、过程和条件,分析虚拟产品开发给制造业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样机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特种车辆虚拟试验应用系统。介绍了试验有效性评估理论,并利用本系统完成了特种车辆平顺性虚拟试验及试验数据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与实车测试数据对比,虚拟试验结果满足工程使用的精度要求,该系统能够为特种车辆的综合性能评估提供一种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损失计算的已有数值方法中,正、反向摩阻对称的基本假设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效内力作用的“虚拟张拉法”,采用APDL编制了适用于任意线形预应力筋锚固损失计算的非对称数值程序,并形成自定义的宏命令。将预应力筋内部某点作为虚拟张拉端,将该点锚固损失前的有效内力作为虚拟张拉力,对预应力筋进行反向虚拟张拉计算,根据反向张拉区段内的伸长量变化建立变形协调方程,采用逐次搜索的方法确定回缩终点位置,从而得到最终锚固损失。通过3个典型曲线预应力筋算例分析表明:该文虚拟张拉法计算得到的反向摩阻区段长度和预应力筋沿程锚固损失值与解析解高度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仅0.19%,计算精度远高于已有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基于DELMIA的虚拟仿真技术对白车身焊装线进行工艺规划和仿真验证,包括计算主线节拍进而确定工位的数目和功能,按照布局图对工位进行仿真验证,最后输出离线程序。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避免因前期设计问题而耽误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8.
马莉  王国辉  赵建三 《中外公路》2006,26(3):207-209
虚拟像片法监测深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的新技术,就是用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自由设站测量变形标志点的水平角和竖直角,用程序将其转化为虚拟像坐标和物方空间坐标,再据两期的物方空间坐标进行位移分析。该技术不需设置控制点(在变形体前放置基准杆和定长杆),不量取仪器高度,操作简便、快捷,对施工影响小,不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能取得较好的三维位移监测精度,可为深基坑施工提供可靠的变形信息。  相似文献   

19.
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仿真技术具有高度沉浸感和实时交互的特点,已成为研究人-车-路系统协调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提出了人-车-路虚拟仿真系统的结构,并在基于Creator的基础上,虚拟了场景建模、驾驶人车速控制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Vega视景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应用碰撞检测、三通道视景同步显示、Multi—Agent车辆行为建模等技术提高了场景的渲染逼真度,获得了良好的虚拟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尹念东 《上海汽车》2003,21(4):32-35
虚拟试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虚拟试验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进行虚拟试验所需的支撑平台,详细地介绍了虚拟试验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