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由于渗漏水作为运营隧道最常见的病害,对衬砌结构的耐久性、隧道内通行环境均有很大影响,并且会损害洞内设施的性能和寿命,故针对真武山隧道内大量渗漏水的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病害成因,根据渗漏水的形态给出了针对性的处治措施,并创新地在渗水严重段落使用接水盒,有效缓解了隧道的渗漏水病害。  相似文献   

2.
隧道工程渗漏水病害已经成为影响公路交通运输畅通安全的主要病害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文中从工程地质、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等方面对公路隧道渗漏水成因进行分析,并就不同的渗漏水类别,从防、排、堵等方面分别探讨了多种治理措施,为保证公路隧道施工、运营的畅通安全提供科学的技术借鉴,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重庆高速公路现役营运隧道渗漏水病害统计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依据对隧道区域分布、隧道长度、渗漏水病害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选取了14座典型渗漏水病害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就裂缝的几何形态和闭合度,渗漏水的形式以及渗漏部位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并就地下水、衬砌裂缝以及渗漏水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对隧道地勘、设计、施工等资料的统计,结合现场调研的情况,认为导致重庆地区现役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原因主要有4点:不良地质条件、施工因素、防排水设施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等.研究成果对于开展重庆地区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防治与营运期间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或全国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的统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渗漏是隧道的常见病害,其不仅降低衬砌混凝土的耐久性,而且恶化隧道内环境,影响洞内设施的性能和寿命,并给维修管理带来困难,防渗漏水已成为重要的问题。针对蓝小汽车专用公路牧护关隧道渗漏水病害现状,进行了实地详细调查,分析了病害的成因,进而提出了该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及要求,可为类似隧道病害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营多年的公路隧道常见病害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厚度不足与背后空洞、限界受侵、隧道冻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针对黄土岭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检测方法、成因分析,以及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郑学贵 《公路交通技术》2004,(6):97-100,116
大茅隧道为独立双洞山岭高速公路隧道,左右洞分期施工。一期工程隧道右洞竣工后,出现衬砌开裂、严重渗漏水、拱背存在空洞等病害现象。简要分析了病害成因,并根据病害程度,按分类治理原则,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营多年的公路隧道常见病害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厚度不足与背后空洞、限界受侵、隧道冻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本文针对黄土岭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检测方法、成因分析、以及整治方案,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营多年的公路隧道常见病害主要有隧道衬砌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厚度不足与背后空洞、限界受侵、隧道冻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原因、施工原因等。针对黄土岭公路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检测方法、成因分析以及整治方案,旨在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山西省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概况及其成因,该文采用了现场调研、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等方法,针对山西省19条高速公路、100座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搜集,并结合山西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气象、地形地貌、隧道施工工法、防排水设计等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导致山西省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自然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某大跨偏压连拱隧道出现渗漏水、中隔墙裂缝、衬砌裂缝、衬砌后空洞等病害。病害呈不对称分布,有加速恶化的趋势,且在不良地质段落和结构薄弱环节较严重。以该隧道病害为研究对象,对病害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工程地质条件差、设计和施工缺陷是引起隧道病害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围岩加固、衬砌后空洞注浆、中隔墙粘贴钢板等病害处治措施,对工程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柳自道 《公路》2007,(11):213-216
分析总结了现有隧道设计、施工中存在的渗漏水病害的规律及特点,指出原隧道结构防排水设计存在防排不合理的现象,提出采取二次结构防排水的设计新方法,从设计角度解决隧道工程渗漏水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集包线某运营铁路隧道渗漏水及冻害整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集包铁路某隧道渗漏水整治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并从隧道病害分类、产生原因、整治方法、整治效果等方面对高寒地区运营铁路隧道渗漏水及冻害整治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主要应采用注浆与加热保温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技术。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整治技术在高寒地区渗漏水整治中实施效果良好,有较好的施工进度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隧道渗漏水是目前高等级公路中普遍存在的病害,这种病害往往与拱部二次衬砌背后空洞、衬砌施工质量、衬砌背后围岩破碎等问题密切相关。结合贵州境镇宁-胜境关槽菁头特长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工程,对不同形态的渗漏水病害提出了治理措施,介绍了各施工工艺流程。通过整治,根除了槽菁头隧道渗漏水病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解琦  刘华 《交通科技》2011,(Z1):30-32
针对在役山岭隧道的渗漏水病害问题,简述了隧道渗漏水的表现,分析了渗漏水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目前主要的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连拱隧道衬砌开裂和渗漏水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为了对云南省4条高速公路连拱遂道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依据及为以后修建连拱隧道在设计和施工上提供宝贵经验及教训,提高中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和设计水平,尽可能减少衬砌开裂和渗漏水等隧道病害,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云南省玉元、元磨、大保和昆石4条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初步分析了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并据此提出了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其相应的病害预防和整治措施,以期为提高中国连拱隧道修建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平集水管整治翻浆冒泥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巧艳  查坤 《路基工程》2006,(2):130-132
大巴山隧道病害主要有洞身渗漏水、衬砌破坏、基底翻浆冒泥等,其中翻浆冒泥病害段的长度约450m,占隧道总长的8.4%。结合基础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从地下水“质”的角度分析翻浆冒泥病害的成因;在整治措施上,重点提出水平集水管技术并对病害地段进行了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已通车营运的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连拱隧道的裂缝和渗漏水病害特征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连拱隧道中墙渗漏水的因素。对中墙纵向施工缝的防排水设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对衬砌裂缝提出了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洞内的防排水直接关系到行车环境和车辆通行安全。本文主要对安徽省境内沿江高速公路千军岭隧道洞身衬砌的渗漏水病害类型、成因,以及治理方案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病害治理施工技术做了探讨和总结,以便在今后公路隧道养护维修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八里关隧道衬砌裂缝、隧道渗漏水、衬砌脱空等病害进行整治,对隧道病害进行了病害分析和方案制定,提出了采用衬砌病害治理及结构补强处治、衬砌施工缝渗漏水处治、隧道衬砌后空洞注浆处治、非施工缝渗漏水处治、砌裂缝处治和点状渗漏水处治等方案,对隧道进行整治加固。施工完成后隧道外观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行车安全。实践证明,实施整治方案后,延长了隧道的使用寿命,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早期浅埋暗挖市政管廊隧道标准较低,目前病害多发。为了治理断面狭小、内部净空限界要求不高的市政管廊隧道的病害,结合大连某电缆隧道维修加固工程,采用病害检测及分析、方案综合比选和施工实践的方法,介绍暗挖市政管廊隧道的维修加固过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隧道病害检测应从结构变形、衬砌强度、衬砌背后、裂缝及渗漏水等方面详细调查,分析病害成因,评定劣化等级; 通过检测分析结构,选择合理的结构加固措施,劣化严重的市政管廊隧道应优先选择增设内衬的维修改造方案; 施工阶段应重点处理好无水施工、对既有结构和内部管线的保护和在狭小空间施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