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汽车服务贸易的主要分类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形成相应的汽车产业链,不仅要拉动产业上游,例如汽车主要原材料工业、汽车制造装备业的发展,而且也要促进产业下游,例如汽车销售、汽车配件、维修服务、汽车保养、汽车物流、汽车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美饰、汽车旅馆、汽车文化、汽车体育、汽车俱乐部和汽车智能服务等项延伸服务的加强和发展。在汽车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汽车服务贸易一般划分为3种类型,见表1。表1汽车服务贸易分类分类生产导向型消费导向型价值导向型定义促进汽车产品的生…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汽车、二甲醚汽车、电动汽车、气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比较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汽车前部、汽车客舱、汽车尾部、汽车底部、附加装置和车轮对汽车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从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角度优化汽车造型,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从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驾驶模拟器、汽车虚拟仪器、汽车虚拟设计、汽车虚拟制造、汽车虚拟装配、汽车虚拟维修等方面论述并举例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钊 《城市车辆》2006,(5):39-41
汽车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是当前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汽车电子技术则为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国内外的汽车工业都致力于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本文介绍了汽车安全性的内容以及影响因素,论述了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
现代汽车蹊跷布局 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华泰汽车、江淮汽车都与现代汽车有着密切关系。现代汽车利用了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汽车企业对于汽车项目的渴求,从而快速完成布局。但这个布局也许会给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汽车企业日后带来诸多麻烦。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于2013年8月开通了汽车维护与修理微信公众平台和汽车维护与修理新浪官方微博,这两个平台的开通,将及时传递汽车维修行业资讯,更深层次地服务汽车维修行业和汽车类职业院校,传播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汽车使用与维护、汽车制造新技术、汽车营销、汽车用品、汽车配件及汽车后市场等相关知识和  相似文献   

8.
四、汽车与汽车的对称正面碰撞汽车与汽车的对称正面碰撞是指两汽车的纵向对称平面相重合的正面碰撞.汽车与汽车的碰撞比汽车与屏壁的碰撞复杂得多,这是因为两汽车接触的分界面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向着某辆汽车移动.此外,汽车的塌陷变形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本辆汽车的结构参数和运动状态,而且还取决于另一辆汽车的结构参数和运动状态. 如前所述,在不考虑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可把两辆汽车看作一个封闭系统,在碰撞时这个系统应遵守动量守恒原理,即  相似文献   

9.
黄军 《北京汽车》2001,(4):36-36
汽车防盗锁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汽车盗窃案的上升,汽车防盗锁已成为司机朋友必备的汽车防盗手段之一.犯罪分子盗窃汽车的作案手段一般是撬汽车窗锁;对汽车门锁进行技术开启;拆除汽车报警器对点火钥匙的控制等.因此,汽车防盗锁正是针对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和汽车的内部结构来设计的.  相似文献   

10.
智能网联化已经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重要主题,传统汽车网络通讯技术CAN,LIN等很难支撑汽车智能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以太网技术将在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中承担重要角色。文章对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汽车以太网技术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优势,研究了汽车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主要挑战,并探讨了汽车以太网对新一代汽车网络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将桥梁工程计算过程中的桥梁结构,施工、运营的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及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与之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阐述3DBridge软件科学计算可视化建模技术的系统设计和其它关键技术,着重论述快速便捷地建立桥梁工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工程的实际应用,验证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增强了使用3DBridge软件的直观性、易用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衬砌病害诊治是隧道运营维护的首要任务。为形成隧道衬砌病害诊治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系统认识,从病害类型及成因、病害检测技术、病害加固治理方法3个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讨论了衬砌诊治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可能的研究重点。主要结论显示:①不同类型隧道衬砌的主要病害类型已基本明确,但是病害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及产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②衬砌病害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合多种检测技术的病害智能检测识别系统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方向,但是病害信息的快速、高精度拾取和智能识别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③经过多年研究,已形成了围岩(地层)注浆和内表面加固这2种较为完善的衬砌加固技术方法体系,加固方法作用机制、耦合加固技术和加固设计方法是下一步的可能研究重点。最后,介绍了笔者在衬砌内表面加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开发了隧道衬砌快速早强的FRP网格加固方法,该方法2个小时内即可起到加固作用;提出了衬砌内表面加固界面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围岩抗力、前期受力、材料用量、加固范围等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建立了内表面加固的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及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4.
探求城市应对暴雨洪水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遭受暴雨洪水袭击愈加频繁的状况,该文结合济南"七·一八"暴雨,分析了城市发生暴雨洪灾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城市防范和应对今后类似灾情的对策:一是科学选择城市发展用地,二是强调雨洪水利用和滞洪区规划,三是明确功能定位,构筑完善的防洪排涝排水体系,四是重视非工程措施建设,应对超标准洪水,弱化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嘉绍跨江大桥主桥埋置式承台采用无底双壁钢围堰施工,施工中主要采取定位导向系统、吊点荷载控制、测量监控等方法控制围堰下放精度。下放过程中,采用固定在群桩护筒和钢围堰上的特制定位导向系统控制围堰平面偏位和垂直度;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控吊点荷载,指导围堰舱壁内的加、卸载以及围堰内、外的吸泥;采用测量监控系统分析、计算围堰姿态,指导围堰的下放及纠偏施工。通过对围堰下放精度的控制,围堰下放平面偏位保持在5~8cm,垂直度达到1/400以上,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道路上行驶的非机动车出现了新特点.该文对非机动车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现今非机动车在路段和交叉口所面临的冲突,提出了在现有的道路设施条件下,主要利用标线和信号灯等管理手段,改善非机动车安全问题和提高通行能力的方法.其研究成果,对现今非机动车的交通管理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统计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2012~2021年知网和WOS步行研究的文献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历年发文量,找出领域核心期刊、主要作者和机构,了解领域的研究概况;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和突发词检测,分析国内外步行研究热点和趋势,确定步行交通领域重点关注方向为“行人过街”、“交通安全”,以及步行的“智能交通”;最后,通过文献阅读,总结梳理了3个方向近年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上海黄浦江滨江改造和开发为实例,阐述了对城市滨江改造和开发的思考,提出要树立安全保障体系意识、科学合理规划意识、综合整治利用意识,并处理好滨江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智慧高速成为下一代公路系统技术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对其功能描述与架构解析能够有效指导未来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为智慧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针对智慧高速的基本服务功能,结合车路耦合发展脉络,首先提出了以服务能力升级为导向的新一代智慧高速技术特征与系统内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功能,明确了智慧高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橡胶沥青降噪路面的推广应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原理,对橡胶沥青路面的隔音与降噪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多种因素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性;最后,总结了橡胶沥青降噪技术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阻尼及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而橡胶粉掺量与目数、路表纹理状况、长期服役行为是影响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增大橡胶颗粒的粒径,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保证路面养护能够长效增加橡胶沥青路面的减振降噪性能;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征分析方面,多种噪声测试方法的利用为评价噪声声品质提供了可能;而关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大孔隙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新型外加剂的使用。其中骨架密实结构和大孔隙结构的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研究正符合当前功能性路面材料在安静路面的需求,将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静路面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