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8年上半年,在国Ⅲ实施、计重收费、出口市场等因素推动下,中国重卡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半年重卡市场是否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其他因素暂且不谈,平均运距长期不为重视,但其对重卡市场影响相对较大,直接决定重卡市场发展的方向.平均运距是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吨货物被运送的km数.  相似文献   

2.
马戈 《运输车辆》2008,(3):62-64
2007年,我国重卡市场呈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产销重型卡车48.7万余辆,同比增长58.6%,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 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07年国内重卡市场销量继2002年、2004年之后,再次出现“井喷”的发展态势,超出了所有重卡企业2007年初时最为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7,(16):25-30
2007年一季度国内重卡市场受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出口市场、车辆更新、物流行业高速发展、计重收费等5大主导因素影响,国内重卡市场“高温”再起,成为继2004年井喷之年后的又一个空前的“高峰”。数据合计结果显示,重卡市场1~3月份累计销售量105374辆,同比增长59.74%。重卡市场一季度累计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4.
王莉  殷蕾 《运输车辆》2012,(19):22-22
随着“品质塑造品牌”战略的实施,格尔发重卡在终端市场取得了实质性效果。继新平台自卸车获50辆订单后,近日,格尔发重卡又连续获得来自山西、上海、北京中铁快运等大客户订单。此外,海外市场也传来喜讯,100余辆格尔发重卡已经奔赴蒙古、缅甸,为格尔发重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3年,欧洲重卡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压力,第四季度重卡的交付量出现了猛增.北美、印度市场都出现了下滑,其中印度市场的下滑尤为严重.重卡企业对2014年的国际重卡市场谨慎的乐观.  相似文献   

6.
重卡市场发展轨迹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05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重卡市场与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2013年重卡市场走势做出判断。主要结论是:重卡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公路货运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公路货运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影响重卡市场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7.
1 中、重卡的市场走向决定了柴油机的市场走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从柴油化率来看,2005年我国重卡为99%、中卡98%、轻卡89%;大客91%、中客97%、轻客35%.可以说,商用车尤其是中、重卡(相对于中、重卡来讲,大、中型客车的市场份额很小)的市场走向决定了柴油机的市场走向(如表1).   ……  相似文献   

8.
司康 《汽车情报》2008,(12):28-31
由图1(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的统计数据整理,下同)可见,1995年以来,重卡市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1年是重卡市场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增长率快速上升;2001。2005年是第二个阶段——增长率呈波浪式下跌;2005年以后至今尚未结束是第三阶段——增长率呈波浪式快速上升。在近四、五年内,2007年是重卡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年,2007全年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8.75万辆,同比2006年大幅增长58.64%2008年一季度重卡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比增速达到58.70%。  相似文献   

9.
重卡市场历来是变幻莫测的。去年年底许多重卡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17年重卡市场将从金字塔尖跌下,步入下行通道。在业界普遍反映今年重卡市场行情趁淡的情况下,3周份重卡市场表现出人意料,金行业同比环比均实现较怏增长,市场态势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后,2010年国际重卡市场开始逐渐恢复。2011年,全球重卡市场的恢复程度更为喜人。数据显示,2011年,国际重卡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美,共获得了52%的增长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巴西重卡市场的增长率偏慢。亚洲的新兴市场一印度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日本在震后大规模重建后,重卡市场也开始加速。欧盟地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中、重卡的市场增速分别高达2879%和44.98%。然而,进入2005年后,中、重卡市场容量增长的势头大大放缓,上半年中卡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4.81%和13.34%(如表1),还算说得过去但去年市场容量和附加值较大的重卡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只有-1.62%和6.02%,基本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12.
转眼间,21世纪的下一个10年已经到来。回顾2010年的商用车市场,重卡无疑是其中最靓丽的一抹颜色。在市场一片大好的环境下,2010年的重卡销量以近乎"井喷式"的增长突破了百万辆大关。然而,2011年中国重卡市场让人感到"雾里看花"。作为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重卡企业,通过对投资、消费、出口以及相关政策的分析,隔皮猜瓜,我们也可以从中得知一二。  相似文献   

13.
1、重卡分月度销售情况2008年1~8月,重卡行业累计实现销售441079一、重卡市场整体表现辆,同比增长33.05%。其中8月份实现销售33100辆,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见图1。今年,重卡市场在07年高销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1~8月月均销售5.5万辆,比2007年高1.4万辆;3月份单月销量接近9万辆,创单月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华菱、还是星马,都是以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在细分市场上有所作为,由此所产生的高附加值、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在国产重卡和进口重卡之间寻找最佳性价比平衡点的华菱重卡,以进口重卡的品质、高于国产重卡的价值在海内外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05年,中国重卡市场风雨飘摇,处子之身的华菱重卡尽显阳刚之美,收入颇丰;2006年,高调亮相汉诺威车展的华菱以92%的高增长率吸引了全行业的眼球;2007年销量计划突破万辆关口的华菱拟出口1500辆以上,在3年之内使之成为年产2-3万辆,在国内重卡行业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不久前,华菱掌门人刘汉如在其商务年会上,以其颇具韬略的思想体系传递了华菱重卡做大做强的坚定信心,并阐述了他对中国重卡行业的相关看法,诠释了他对人对事的坦荡与真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我国重卡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卡车巨头加紧进入我国市场步伐,瞄准的就是这个趋势。对此,我国自主品牌重卡生产企业反应迅速,不约而同地推出基于先进产品平台、应用多项先进技术和配置的全新重卡产品,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尽管这一年我国重卡市场出现下滑,尽管这些新产品有的还未进入市场,有的进入市场的时间还不长,但是其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重卡市场的变化明显,随着电动车国补的终结,氢燃料重卡尚需时日,天然气重卡或许会重返市场。以天然气重卡为载体,剖析双碳目标下交通能源的替代与比较情况,采用线上线下的调研数据,对相关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考量社会公益性、物流成本的比较优势,以及技术成熟度与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对电动、氢燃料、甲醇及天然气重卡的未来市场进行研判,基于低碳原则对公路长途运输物流装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然气重卡是柴油(高碳能源)重卡的第一顺位替代者。在诸多清洁低碳能源中按照“不破不立”的原则比选,得出天然气作为交通能源的过渡性替代能源是可行的结论,最后对2023年天然气重卡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1我国重型车行业发展概况 从近几年来的卡车市场来看,重卡销售的高峰期出现在2002年和2004年,2004年37万辆的最高销售纪录相信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从2006年伊始,重卡市场进入一个调整期,市场不再盲目地扩张,厂家也逐渐适应了市场的规律,纷纷做出调整,可以预见这段时间的积累会为重卡未来几年稳定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重卡的发展趋势而言,2006年的发展轨迹看来符合重卡近几年的春秋两季出现销售高峰的态势,俗称“M”走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王建业 《商用汽车》2014,(7):106-107
正2014年重卡市场的重点应该做好城市重卡产品,在专用车上下工夫,如市政车、环卫车、城市保障车、消防车,等等。城市道路管网、智慧交通、网络城市建设都为重型车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2013年重卡市场简析2013年,我国重卡销售77万4 104辆,同比增长21.7%。其中,牵引车细分市场表现最为抢眼,全年销售26.3万辆,比2012年增长38.15%,为细分市  相似文献   

19.
辛木 《重型汽车》2008,(3):34-36
1牵引车对重卡市场的贡献度快速上升近年来,中国半挂牵引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其对重卡市场的贡献度逐年快速上升(如表1、图1)。特别是2007年,牵引车市场销量高达17.78万辆,同比2006年的9.27万辆大幅增长91.86%,远远高于重卡市场平均增长幅度58.64%。  相似文献   

20.
《时代汽车》2008,(11):91-91
三季度重卡市场的惨淡经营和技术路线的激烈争辩,让第四季度的中国重卡市场充满了变数,刺激着人们对重卡市场期待的神经。一惯为中国重卡行业创造奇迹的华菱也开始主动出击,携手发动机供应商积极抢占第四季度重卡市场。10月,华菱与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一线销售服务人员开展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