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扫浆法对砂石路面养护补强是一种路面养护新工艺。大兴安岭林区从1988年开始,一些路段先后试用扫浆法对路面进行养护,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应用结果表明,扫浆法与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相比,具有养护方法简便、用工耗料少、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等特点,因此,推广应用扫浆法,对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改善路况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依据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应用归浆法对砂石路面养护补强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详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提升内蒙古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剖析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文献研究和基层管养单位调研的方式,筛选出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的18个因素,对影响因素开展解释结构模型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影响内蒙古公路养护的五个层级,提出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建议。结果表明:“政策制定”是统领全局的源头因素,内蒙古公路养护部门需密切关注高温、低温、降雨、降雪、风沙、极端恶劣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公路养护的影响,及时制定公路保通保畅的防范措施,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高速公路路面检测与养护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可  谭积青  马立军  胡志涛 《公路》2002,(9):123-125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路面检测与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模式等现状,以及养护概念,检测手段,养护研究方向等发展构思。  相似文献   

4.
张利明  王军茂 《公路》2023,(12):364-367
在深入调查分析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高速公路使用现状及养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S10(温州绕城)北线一期段高速公路养护规划原则。考虑路面技术状况指标现状、路面病害水平、交通荷载水平、路面使用时间等多因素,采用基于路面病害发展、基于交通荷载及基于路面使用时间的多模型综合进行路面使用性能预测。考虑性能提升水平、养护费用、路面残值等因素,采用寿命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养护方案优选,得到费用效益最优的路面养护方案。并结合项目客观情况,对规划期养护规划方案配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西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管理体制、技术规范方面梳理、剖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现状科学深入分析,并以借鉴;基于再次分析,按管养经费核算、作业关系、管理职能分类考察,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做出多线性的把握。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市场运行机制下更好地为道路使用者服务的养护管理体制和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估路面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以制定最优的路面养护策略,提出基于网络交通流均衡条件的路面养护多阶段动态规划最优决策模型,通过交通流的仿真,模拟用户成本在路网养护前、后以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动态变化,并设计启发式迭代算法。该模型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用户成本、路面资产残值,约束条件主要由交通量守恒约束条件、养护预算约束、路面性能转移约束等。为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以一个具有10个路段的路网为例,采用提出的模型制定该路网连续20年的最优养护决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每年养护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全生命周期路面养护最优方案是一个决策方案组合,该最优方案可以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并有效减少用户成本,可为路面养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不同养护约束情景下的全生命周期用户成本的模拟表明:随着养护预算的增加,养护路段增多,导致用户成本增加,使养护成本的边际收益发生递减,养护预算在理论上具有一个最优值,并且养护成本收益与养护预算之间呈倒U形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缩裂和保证水泥水化过程顺利进行。过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一般采用湿草袋、湿砂,筑泥围水等湿治养护方法。劳动强度大,成本又高,且混凝土表面沾污物较多。对于缺水的山区养护向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技术》2006,(1):F0004-F0004
西安众合公路改建养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金1900万元,主要从事公路养护工程咨询,设计管理;公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沿线设施检测、评价分析、养护维修设计及养护改建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养护新材料研究生产、代理及销售,养护管理设备研发,旧路改扩建,旧桥加固改建,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及路面,桥粱、隧道病害预警系统研发: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公路养护业务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3 养护机械技术概况公路养护包括公路的管理,经常性养护和路面的修复等,是一项工序多、流动性大、且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快速的复杂作业。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及公路使用期的延长,公路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因此只有加强并做好公路养护工作,才能保证公路运输的畅通,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路发达国家很重视公路养护,并大力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在公路管理方面建立有计算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开发研制了路况自动采集评价设备及实用先进的养护机械,公路经常性养护及路面修复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护机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丹麦桥梁过去十年及未来十年的发展,并着重介绍了丹麦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如一般检查、特殊检查、优化排序、日常养护、特殊养护等,并结合我省桥梁养护管理建设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以济聊高速公路为依托,介绍了适合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标准,对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济聊高速公路采取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根据实际路况,提出以预防性养护为主、纠正性养护为辅的综合养护措施,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对其他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养护施工封道时间方案,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采用高速公路通行费、交通流量、施工成本、施工工期等要素对养护施工封道的时间建立通行费收入和施工时间延迟的最优化数学模型,通过算法求解,计算出封道施工时间的最佳策略,并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塘下—瑞安、瑞安—塘下方向养护施工的工程场景为例,演示了养护施工时间优化模型的应用方法。结果显示,施工封道方案优化后,塘下—瑞安、瑞安—塘下的高速通行收益均有增加,并可有效解决涉及收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交通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95,(10):39-44
[编者的话]1995年6月219~2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通过了交通部拟定的《交通部关于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公路养护标准规范体系人《公路减灾规划》等文件。交通部并以交公路发[1995]853号文可发。本刊现将这三个文件全文刊出,以供读者参考。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巩固、提高现有公路服务水平,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对保证“九五”期间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地反映“营改增”、“蓝天保卫战”政策实施后北京市道路养护单位的造价变化情况,文章收集了养护单位的数据并开展了一系列测算,采用对比分析法,在养护工程定额表中增加相应内容后对比定额基价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相应政策对养护费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养护类企业税负变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对养护工程造价增减存在较大的影响;“蓝天保卫战”方面,测算了重污染天气对人工、机械使用降效率均为1.4%,并依据北京市快速路定额相关子目,选取日常养护中路缘石、步道砖拆除及安装、坑槽修补等子目,大中修工程主要选取铣刨加铺子目,计算了增加雾炮车等降尘设备后定额基价的变化,以及年度维修量费用的变化,其中保养小修年度费用增加率为0.39%,大中修工程增加率为0.52%,通过加权平均法得到“蓝天保卫战”政策对养护工程年度费用的影响为0.37%。研究对类似政策下道路养护造价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和应急性养护三种沥青路面养护方式以及每一种养护方式所涉及到的养护设备与施工工艺加以研究论述,形成了一整套沥青路面养护方案,有效地促进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提升及设备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通车路段养护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关数据反映出养护成本存在波动性,但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降低。针对养护成本中的直接费用提出目标控制、过程控制、养护后评估等策略,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高原和平原地区完成相同配比混凝土的制备与养护工作,并结合强度、抗渗性、气孔结构、显微硬度以及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等测试对比研究混凝土性能的差异,从宏观、细观和微观多个角度揭示高原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性能与内部结构带来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渗性都最优,其次是平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组性能最差;低气压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降低和工作性下降;高原标准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低,平均孔径最小,而高原室外自然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大,平均孔径最大;高原地区制备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高,结构均匀,其显微硬度最大,而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差,微裂纹密布,结构粗糙,其显微硬度最小;而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气孔结构参数和界面过渡区微结构整体最差,以上原因的综合作用给混凝土力学和抗渗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体来讲,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室外养护条件,而非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8.
道路标志标线养护管理系统包括养护信息采集、信息管理、性能评估预测、养护管理决策等。章介绍了道路标志标线养护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组成,在道路标志标线养护信息采集和管理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光学字识别。讨论了在标志标线养护信息采集中需解决的问题,叙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条形码技术在标志标线养护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概况。综述了标志标线可见性预测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开展道路标志标线养护管理技术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探索     
《上海公路》2009,(3):I0002-I0002
浙江公路“绿色养护”结硕果 近年来,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纤维碎石封层、玄武岩纤维、桥头跳车处置、沥青路面小修保养灌缝、病害修补、隧道节能照明、微膨胀乳化沥青半柔性基层等科学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推动浙江省公路养护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养护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全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4年内投入45亿元,日常小修保养4年内投入13亿元,每年预算专门安排2000万元用于“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投入资金进行养护设备升级、场站标准化建设等。养护“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养护”的理念,近年来在全省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程勋煜  沈刚  陆海珠  纵焱  黄若昀 《公路》2022,(4):346-350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在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桥梁科学养护辅助决策技术研究极为重要。基于江苏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基础信息完备化、病害信息充分结构化为前提,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确定相关指标和方法,开展桥梁病害预警、重点关注桥梁、桥梁养护排序、集中处治决策优化、养护项目库建设等辅助决策功能的开发,以期为桥梁养护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的推广建设提供良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