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损失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应力损失估计不足是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出现下挠、开裂等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简要对比中美几种规范并结合一座悬臂灌注施工的大跨度桥梁,对悬臂束和合龙束的预应力损失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和探讨,同时还进行预应力损失对桥梁挠度和应力状态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若预应力损失计算偏小,则会导致对桥梁内力和挠度计算的较大失真.  相似文献   

2.
新型挠度测量方法在桥梁荷载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兴起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封闭式连通管法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原理,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荷载试验为例,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栗子坪大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其进行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仿真计算,分析混凝土超方、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刚度损失等因素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中长期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超方和桥面铺装施工误差导致的自重增加均可引起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后者超重使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更大;预应力损失对桥梁跨中长期下挠影响非常显著,其中顶板束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其次是腹板束,底板束影响最小;桥梁跨中长期挠度与终极徐变系数、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梁体刚度降低使桥梁跨中长期挠度增加较多,且早期刚度的降低对桥梁跨中挠度增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对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以及已有大跨径混凝土梁桥长期变形规律的统计结果,提出一种以桥梁结构长期变形曲线为基础的成桥预拱度设置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将其与已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计算方法具有概念清晰,符合桥梁结构变形实际的特点,且具有不受桥型结构限制的特点,可为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PC梁桥动挠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PC梁桥动挠度特性问题,以琶洲大桥和洛溪大桥为背景工程,采用有限元计算和现场试验获取其车辆荷载动挠度,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重点研究了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动挠度的统计特征和频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挠度与实测动挠度吻合较好,两座背景桥的动挠度计算值以及实测值的均值和方差均在3~5mm范围内,均方差在2mm左右,变异系数超过50%,说明在大跨PC梁桥挠度监测时,不能忽略运营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挠度的动态效应,应采用动挠度来表征桥梁结构变形。功率谱密度曲线呈多峰分布,幅值谱属双峰分布,幅值谱主要频率集中在结构振动一阶频率及三阶频率附近。研究结果可为桥梁结构动态挠度监测方法研究和挠度成分分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大跨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长期挠度预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高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长期挠度预测精度,是大跨度桥梁设计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已测得的虎门大桥连续刚构桥挠度长期观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阶段对大跨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变形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主梁上下缘应力差与结构徐变的关系。拟用文献[1]提供的某主跨270m连续刚构桥挠度长期观测的实测数据,考虑新规范中的可变作用准永久值对理论徐变计算值进行验证,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成桥后的长期徐变变形给出较准确的预测,并得出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为此类桥梁的长期挠度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贵州省响水河大峡谷的特大型梁桥为实例研究对象,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桥梁博士,分析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挠度在成桥运营阶段受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最大,且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不断提高,但增长速率随龄期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悬臂梁根部截面顶板应力相较于截面底板应力更容易受到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作用,且这种收缩徐变往往在桥梁悬臂梁根部截面结构出现一个极大挠度值,导致桥梁结构出现变形,因此,实际工程设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变形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桥因其结合了简支梁与连续梁的优点,是目前普遍应用的结构形式。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和交通流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在役桥梁的承载力逐渐下降,使得桥梁的正常运营存在安全隐患。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桥的现场检测和荷载试验,并采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软件建立成桥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的实际技术状况和承载力进行评定,对加强桥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跨超过200 m的大跨径箱形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问题,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关注。桥梁设计人员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得到的长期下挠量和发展趋势都同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有较大出入。分析了目前计算中被忽略的因素,箱梁截面不均匀收缩对悬臂施工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箱梁截面的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下挠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建议在设计计算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带永久性锚固措施的预应力纤维增强聚合物(简称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桥时,采用局部加固方法;确定预应力FRP片材加固梁开裂后的有效惯性矩,将预应力视为外力,分析加固梁在不同加载情况下开裂至屈服阶段的FRP片材偏心距的变化,推导出预应力片材局部加固混凝土梁的跨中反拱和加载过程中的跨中挠度计算公式。采用文中推导的公式对预应力FRP薄板加固大比例混凝土梁在加载过程中的跨中挠度进行计算,预应力片材局部加固零载梁及局部加固负载梁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预拱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被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后会产生挠度,为了抵消梁的挠度值,需要在施工时对梁设置预拱度。该文介绍了预拱度的计算,通过实测数据说明了梁体预拱度的变化特点,为以后施工中合理设置预拱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对某高速公路工程 A1标1号桥 Y12#梁(30 m小箱梁)单片预制梁板进行了静载试验,主要是测试预制梁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工作性能,包括变形(挠度)、应变(应力),并对裂缝进行观测,将所测梁体挠度值和梁体开裂现象,与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的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验证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设计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马昌龙  宋粲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18-121,M0014
在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影响最终成桥状态因素众多,为保证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通过Midas/civil 2019建立平面杆系模型,分析某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挠度变化及受力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桥梁挠度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挠度预测值、实测值及理论计算值变化趋势一致,灰色理论预测可以有效减小误差,同时主墩截面实际受力与理论计算保持一定的规律性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从底板预应力配索与跨中挠度关系的分析入手,明确沿底板布索的形式促进了跨中挠度的发展,而沿直线布置底板索则有利于抑制跨中挠度。进一步通过对实例桥的模型计算,在位移、弯矩、应力等方面在不同工况下对两种布索形式进行比较,得出直线布索较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定某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工作状态,以成桥静载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静载试验相关工况下控制截面的斜拉索索力增量、桥塔塔顶偏位、主梁挠度和截面应力等重要试验数据的详细分析,结合理论计算结果来研究不同静载试验工况下该斜拉桥的索力变化规律、塔顶偏位、结构强度和刚度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该桥索力、塔顶偏位、应力和挠度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的设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三道河中桥,对其箱梁主体、波纹钢腹板、剪力连接键及预应力布置等方面的设计及构造细节进行了介绍;并采用ANSYS建立了其空间有限元模型,参照现行的桥梁设计规范对其设计计算过程中的截面受力、波纹钢腹板的受力、剪力连接键的抗剪能力以及主梁变形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顶底板的应力、波纹钢腹板剪应力及主梁挠度满足要求,且波纹钢腹板不会在其发生剪切屈服之前而发生局部屈曲、整体屈曲或合成屈曲破坏;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主梁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剪力连接键的抗剪能力满足要求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可为今后波纹钢腹板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温湿变化对混凝土桥徐变效应的长期影响,建立考虑季节性温湿变化的混凝土桥徐变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卢志芳模型为基础,选取我国6个典型温湿度特征城市,基于徐变系数非减原则,建立温湿度时变函数,利用多项式累加和积改进卢志芳模型,得到改进徐变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假设该桥分别位于6个城市)10年徐变效应分析中,计算温湿变化、单温变及单湿变下的徐变效应,与规范结果对比表明:在大温湿变化地区,改进徐变模型计算的徐变系数较规范结果增大1.8%(成都)~10.1%(太原),跨中挠度较规范结果最大增加11.8%(太原),温湿变化对徐变效应影响较大;改进徐变模型计算的徐变系数随时间逐渐增长,克服了卢志芳模型在温湿变化较大时可能出现徐变系数下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桥梁结构分析专业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大桥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实测值与模型理论计算值的比较提出了重要的施工参数,为该桥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