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斜拉桥的活载几何非线性原理及方法,并对某座斜拉桥进行活载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计算,分析初始几何刚度、拉索垂度效应以及大位移效应对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分析了构件刚度及边界约束条件对斜拉桥非线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初始几何刚度对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最为重要.当计人初始几何刚度矩阵影响,按活载线性影响线加载法所得结果与几何非线性方法结果基本相同。当初始几何刚度不变,仅仅改变结构刚度及约束条件,对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2.
赵卫  徐德 《交通科技》2010,(2):13-16
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动力特性有别于普通的大跨多塔斜拉桥,掌握其性能对研究其抗震性能与车振性能至关重要。通过某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的现场脉动试验、跑车试验、跳车试验以及刹车试验等,测试了该桥的频率、振型、阻尼系数及冲击系数等动力参数。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数值分析与实测吻合较好,该桥实际动刚度大于设计动刚度。  相似文献   

3.
以李家沙特大桥为例,对斜拉桥静动载试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李家沙特大桥的施工质量优良,整体承载能力和刚度符合相关规定,可以作为桥梁工程设计和静动载试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绥芬河斜拉桥为独塔单索面、塔梁墩固结斜拉桥,采用水平转体施工,转体重量达14000 t,在国内尚属首创。介绍了绥芬河斜拉桥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单个测点数值占各测点数值总值比例的方法进行各工况间比较,可以有效地减小环境因素对数值的影响;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横向刚度大,偏载效应不明显;采用塔、梁、墩固结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成桥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施工阶段中存在的较多不确定性,桥梁的初始成桥状态与设计成桥状态存在误差。精确掌握桥梁初始成桥状态,对于后续运维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桥梁动静载试验是测试桥梁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某主跨220m独塔斜拉桥为例,结合动静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该桥的自振特性,在特定荷载下的动静挠度,应变等参数,并与有限元模型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刚度,动力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初始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6.
西昌混凝土斜拉桥成桥试验及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自编程序CEAS及PNAS对吉林省通化西昌斜拉桥进行静载试验分析,介绍了静、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测试方法,并且进行了试验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全桥的刚度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自编程序CEAS及PNAS性能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工程计算.文中采用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可供同类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和成桥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斜拉桥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基于某斜拉桥工程实例,选取斜拉桥的主塔高度,拉索面积,主塔刚度为分析参数。定义局部结构安全系数R以及全桥换算安全度E。同时选取了主塔最大应力,主塔塔顶位移,斜拉索最大应力,主塔根部弯矩,主梁最大应力,主梁最大挠度这些能反应斜拉桥结构内力性能的指标作为目标函数。首先使用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参数优化分析,得到单个设计参数有利于斜拉桥力学状态的最佳取值。其次使用了基于正交试验法得出了主塔高度为84.52m,拉索面积增加20%,主塔刚度选取原刚度时是最佳的组合方案。同时得到全桥换算安全度影响最大的是主塔高度,其次是拉索面积,最后是主塔刚度。斜拉桥设计及参数优化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主塔高度和拉索面积。  相似文献   

8.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跨径510m的斜拉桥——安庆长江大桥为例,介绍了斜拉桥静、动载试验的方法。静载试验中,测试并分析了静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主塔塔顶变位、斜拉索索力增量以及主梁与主塔相应的截面应力.动载试验中,测试了该桥的自振特性,并进行行车激振试验,分析桥跨结构在行车时的冲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主梁、塔在使用荷载下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桥跨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成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静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该桥梁结构的实测应力、挠度及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成桥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借助有限元通用计算程序,以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自振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结构进行的动荷载试验,将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自振频率理论值低于实测值,冲击系数实测值比理论值小,说明结构实际刚度比理论刚度大,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1.
CFRP拉索斜拉桥静载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检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拉索斜拉桥在运营阶段的实际工作性能,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国首座CFRP拉索斜拉桥进行了静载试验分析.介绍了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将有限元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该桥应变、位移的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静力行为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研究结果可为CFRP拉索应用于大跨斜拉桥建造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波铁路枢纽甬江铁路斜拉桥是国内首座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对其进行动静载荷载试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有限元法获得的理论数据制定了动静载试验方案。测试了各项初始参数并与设计值分析比较以作为后续测试的初始数据。测量了桥梁结构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试验截面的应力、挠度以及索力检测结果等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并获得校验系数,对桥梁真实承载能力做出了评定。此外,还检验了桥梁在满载货车以各种速度运行条件下的实际工作状态。对列车动活载作用下主梁的最大横向、竖向加速度值,结构阻尼系数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参照相关规范作了评价。基于动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对甬江桥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该桥工作状态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世清  赵承新 《世界桥梁》2011,(6):58-60,65
外滩大桥主桥为一座独塔四索面异型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25+82+30)m,为了解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实际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桥梁工作性能满足设计和安全运营要求.通过荷载试验为大桥现状做出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结构的发展积...  相似文献   

14.
奉节长江大桥成桥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奉节长江大桥大跨径斜拉桥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该桥梁结构的实测应力、挠度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成桥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承载力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云桥主桥为独塔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为了评定其实际承载能力及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采用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方法,对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外观检测、线形测量及索力测试,并测定桥跨结构的静力效应及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桥面线形、索力差、结构刚度、强度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整体动力特...  相似文献   

16.
部分斜拉连续刚构桥静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座三跨连续刚构部分斜拉桥荷载试验为例,按照等效弯矩进行加载,通过各荷载工况下各控制部位测点应力、位移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值相比较,分析该桥的强度和刚度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斜拉桥荷载试验中普遍存在的试验费用高,试验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建立工程实例的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斜拉桥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荷载试验工况的合并问题.最后采用该文的优化合并方法完成了德州新河大桥的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斜拉桥来说,主梁最大弯矩工况可以和主梁最大挠度工况进行合并;主塔最大偏位工况可以和主塔最...  相似文献   

18.
株洲建宁大桥斜拉桥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梁静载试验是分析桥梁静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株洲建宁大桥斜拉桥静载试验的目的、加载原则、加载方案设计、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通过对该桥的静载试验研究,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了解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为大桥的运营和养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刘丰洲 《上海公路》2011,(1):56-58,61
三塔斜拉桥的竖向刚度过低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推导了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的近似解析公式,以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由解析公式出发,揭示了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过低的本质,并研究了各参数对三塔斜拉桥竖向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郭鑫  颜东煌  袁晟  袁明 《中外公路》2021,41(5):141-146
为了研究PC斜拉桥主梁受损后体系刚度退化规律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主梁后体系刚度提升性能,以一座跨径220 m的PC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开展PC斜拉桥节段缩尺模型试验,并对破坏后主梁进行裂缝灌浆处置,对比分析原主梁与灌浆主梁结构体系在相同加载工况下的刚度退化规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探讨PC主梁损伤后处于不同刚度折损情况下,采用不同厚度UHPC材料加固PC主梁对体系刚度的提升性能.结果 表明:斜拉桥体系的刚度下降较梁截面刚度下降迟缓;主梁裂缝灌浆处置后对结构体系刚度提升明显,但很难恢复至未受损之前;随着主梁受损程度的增加,原主梁及灌浆主梁PC斜拉桥体系刚度越来越接近.数值分析结果表明:PC斜拉桥体系的刚度下降较梁截面刚度下降迟缓,这与试验结果相同.同时体系刚度的提升并不随UHPC加固层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为使主梁受损破坏后的斜拉桥体系刚度恢复至未受损时,在对主梁进行灌缝封闭处置后,还需采用在受拉侧加固2.660 cm厚UHPC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