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相关调查,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分类与分级利用办法、技术标准与技术指南、建筑垃圾再加工市场化、规模化等角度分析与总结了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在国外已经成熟,国内近年来也已经开始应用.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中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优势和不足,对膜分离技术在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建筑垃圾的无公害化精细集中处理,同时使处理后的材料满足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通过对建筑垃圾分类进行分级化充分再利用,以骨料生产库、自动化料库、管理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经济效益与技术效益以及精细化再生骨料系统对目前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影响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系统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建筑垃圾场站处理系统,能实行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道路材料性能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基础,通过与天然骨料技术指标和其他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物理特性技术指标以及天然骨料物理特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了再生骨料物理特性与原生混凝土强度和粒径之间的关系及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性能参数,并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道路材料的生产与使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无论在技术、经济上还是实践上,建筑垃圾在道路材料中的再生利用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砖混类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基层填筑的再生路面在移动荷载下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特点;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再生路面三维道路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下再生路面力学响应规律;并基于正交试验,就再生下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及再生骨料掺量对结构力学响应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压碎值大、密度小、吸水率大的特点,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随再生料掺量的增多分别增大与减小,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再生料掺量的增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将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铺筑时建议掺量在40%以下,并应严格控制再生骨料中砖混比例;(2)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建筑垃圾再生路面动力响应具有“应变集中”与“应变交替”的现象,最大竖向应变达到381.94με;(3)建筑垃圾再生路面下基层厚度、底基层厚度对道路性能的影响大于再生骨料掺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垃圾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全球建筑垃圾的产量显著增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世界性问题。以温岭市某城市支路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试验,来评估回收建筑垃圾中的骨料用于城市道路路基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后具有高强度和显著稳定性的特点,并进一步说明将这些材料用于城市道路路基是可行的。对合理有效地推广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在道路路基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垃圾的组成中,餐厨垃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它的收运和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在许多发达国家,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早已实现了法制化和产业化,成为了一项比较成熟的环保产业.而在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作为新兴产业也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将建筑垃圾再生料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是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的具体举措。然而由于再生料成分复杂,在荷载和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易发生颗粒破碎,导致再生料的性能不稳定。因此,再生料路基与传统路基也存在明显差异。从建筑垃圾再生料用于路基修筑时的物理力学性能,再生料路基典型工程应用,再生料路基的环保性和经济性等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再生料路基的服役性能预估及调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少有路基体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建议开展此类研究,以便于推进建筑垃圾在路基工程中更为广泛和安全可靠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不同国家的垃圾收运与处理的体系以及垃圾分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厨余垃圾的收集上。一些国家把厨余垃圾与花园垃圾等一并归类为有机垃圾,采用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收运,如印度就把厨余垃圾与树叶、棉花等归类为可降解垃圾;而韩国、日本特地把厨余垃圾单列出来,用专用的厨余垃圾车收集转运;在欧洲,各国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现代化管理分会组织承办的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专题分会"新常态下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与挑战",将于2015年10月27日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行业的上游涉及汽车制造、汽车后市场,下游涉及再制造、资源再生、危险废物处理等行业。近年来,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将对未来报废汽车回收再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不同国家的垃圾收运与处理的体系以及垃圾分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厨余垃圾的收集上。一些国家把厨余垃圾与花园垃圾等一并归类为有机垃圾,采用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收运,如印度就把厨余垃圾与树叶、棉花等归类为可降解垃圾:  相似文献   

12.
当今摩托车材料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摩托车轻量化材料、材料性能测试与试验技术、零部件轻量化设计、轻量化制造技术、成型技术、连接技术、表面处理技术、零部件回收再生技术和零部件维修技术,我国摩托车材料技术与摩托车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早期主要靠引进,如今已基本形成了完备的产业规模,集产、学、研一体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能对这些建筑垃圾再利用,既能节约自然资源,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道路再生混凝土可以很好的解决建筑垃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再生混凝土原材料的复杂性,其性能指标还没有普通混凝土那样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公式。本文通过研究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以及砂率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希望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将回收的废旧建筑垃圾破碎成级配合理的再生集料,并将其配制成沥青混合料.通过与普通石灰岩集料及其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废旧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以及废旧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废旧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且其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等性能指标优于普通集料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大量城市盾构工程的实施,盾构渣土已成为最主要的城市建筑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挑战。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情况、排放危害、处理方法与问题、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盾构渣土处置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具体为:1)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利用率较高,中国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不足1%); 2)中国盾构渣土目前主要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传统方式进行处理,存在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及水体、破坏市容环境、影响安全等危害; 3)中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同步注浆材料利用,浇筑建材产品、高强高密度陶粒及种植土制作等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工艺或技术,但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成本、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得到规模化发展; 4)中国需要在渣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上进一步突破,同时政府在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方面也应大力支持,以促进盾构渣土处置向"无害化、资源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在湿软黄土地基现场进行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试验,通过改变击实试验的锤击数和桩体填料的类别(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探索最优锤击数以及合适的桩体填料形式。结果表明:在保证桩体锤击数至少为8击情况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桩的加固效果最好;其次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素土桩。纯再生材料桩不适宜用于湿软黄土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17.
陈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4):232-233,245
为让更多工程从业人员了解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现状,推动其规模化应用,大量调研了再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发现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再生特殊土、再生工程材料和基于再生骨料的衍生材料,其中再生固化土、骨料和砖砌材料比较成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而再生绿植土、掺和料和水工材料尚处于研究或初步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低碳可循环建造技术的提升,建筑垃圾用于道路基层回填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研究采用0%~50%不同再生骨料掺量制备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并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增加会使得稳定碎石材料的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抗冲刷性能下降,其中,抗冲刷性能受再生骨料掺量变化最为敏感.综合各主要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建议建筑垃圾回填道路基层材料中再生骨料的掺量应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在国外已应用多年,而在国内部分等级公路进入大修期后,合理选择热再生技术进行公路养护也已成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设备以及再生剂研制等的发展概况,为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保性、快凝快硬性、抢修性是当前路用回填材料最亟需具备的性能。基于对路用回填材料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建筑垃圾流动性回填材料。以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快硬水泥或快硬添加剂技术,进行快硬、流动性回填材料基本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流动性回填材料既可大量有效利用质量较差的建筑垃圾细料,又能因其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快的硬化速度而快速解决紧急工程的回填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