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维锋  戴冠军 《汽车工程》1997,19(4):221-225
本文根据模态分析原理,系统阐述了结构应变模态的特点及测试方法,建立了微型汽车驱动桥桥壳的动态应变响应模态模型。  相似文献   

2.
扭转振动是发动机一个重要的动力问题。本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已经证明,曲轴系统扭转模态与车自由度扭振系统是等效的。进一步讨论曲轴系统扭振模态试验方法,指出用线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扭振响应是行之有效的和说明如何分离曲轴系统扭振模态。本文最后根据扭振模态原理,建立模态频率响应函数,应用模态数据确定发动机临界转速,计算曲轴扭振变形、应力和截面扭矩等响应。  相似文献   

3.
根据模态分析原理,阐述了结构应变模态的特点及测试方法,建立了微型汽车驱动桥桥壳的动态向应模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计算出任意载荷条件下结构的应变响应,准定疲劳危险点,进而可进行结构疲劳分析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汽车车架给出了模态试验的实验原理及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态试验和理论计算相对照的结果表明模态试验分析不仅可以用于分析车架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还可以直接评价结构设计,预估在一定使用环境下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模态测试分析方法却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以MIMO法的原理为理论基础,选取某一指定车型白车身进行基于MIMO测试系统条件下的模态试验测试,并分析获得的试验结果,认定该车型在100Hz以内是主要模态振型,最终获得有效的该车型模态参数。对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最终认定本次试验真实、有效,为MIMO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效案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瞬态试验的模态分析方法——锤击法.它是借助于小型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富里叶变换(FFT),利用脉冲试验原理和模态理论,迅速测得结构动力特性即模态参数的一种有效试验方法.着重说明了用锤击激励测传递函数的试验技术,及直接把传递函数的试验数据进行模态识别的方法.它简单方便,比一般稳态正弦扫描方法快一百倍左右,所以特别适用于较粗略的振动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整车在某一频段发出噪声的问题,论文通过路噪测试、噪声传递函数(NTF)测试,轮胎模态测试和轮胎刚度测试来精准定位噪声的贡献位置;阐述了NTF原理,和模态分析原理;验证了轮辋侧向刚度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轮辋侧向高度与车内噪声为正比关系,其在200~400 Hz处的贡献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分析改善动刚度的意义,结合泛函分析、振动力学原理,解析模态振型影响车身动刚度值的机理。通过对某款客车的动刚度数值进行模态贡献分析,找到问题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改进结构,改善了客车的动刚度和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9.
刘鹏 《汽车科技》2005,(6):43-46
车内噪声中的结构噪声是由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空腔声场的耦合产生的,传统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在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时由于没有考虑这种耦合特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介绍结构—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计算出了客车的结构、空腔和声固耦合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据此分析了产生车内低频噪声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车身结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车内噪声中的结构噪声是由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空腔声场的耦合产生的。传统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在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时由于没有考虑这种耦合特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在介绍结构一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计算出了客车的结构、空腔和声固耦合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据此分析了产生车内低频噪声的原因,并提出的具体的车身结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随机子空间算法被广泛运用于识别桥结构的模态参数,虽然已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依然无法精确地对稳定图中的真假模态作出辨识和筛选。为了识别稳定图中的真实模态,首先通过对比分析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和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在基本原理和计算效率两方面的差异,最终选定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作为模态参数识别算法;其次以某试验桥为背景,通过分析大量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存在形式来总结稳定图中真实模态存在的一般规律;同时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特点——不仅能实现不同维度数据的聚类,也能判别数据间是否属于同一类,还能筛选出同类的数据点,将该算法与稳定图定阶法中的振型辨识原理进行融合,运用于模态参数识别的流程中以完成真假模态的自动化筛选。为验证所提算法具有可信性,将其运用于识别某试验桥和实际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辨识稳定图中的真假模态,且识别结果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12.
赖毅  罗强 《公路与汽运》2012,(6):187-191
风荷载、环境荷载及车辆荷载会引发吊杆不同程度的振动,同时吊杆会受到阻尼器的抑振作用。文中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随机减量技术(RDT)、Hilbert变换(HT)及滤波技术进行吊杆的阻尼识别,阐述了技术原理及其改进方法;利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将经过小波变换滤波处理的加速度在线监测信号采用EMD得到各阶模态响应(IMF),提取IMF经过RDT及HT识别出吊杆模态参数,评估阻尼器使用状态。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种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笺模态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排气污染物进行连续取样分析,实时记录排气污染物浓度等参数,从面得到各 况的排放量。论述了排气污染物模态分析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介绍了所研制的轻型汽车气污染物模型分析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悬索桥具有多个竖向模态密集分布的特性。在常遇风速范围内,从低到高的各阶竖向模态随风速升高而逐个发生涡振,这就是大跨度悬索桥的多阶模态涡振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讨论中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中竖向涡振容许振幅的合理性;阐述了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综合预测实桥多阶模态竖向涡振响应的基本方法,得到了各模态阻尼比相等时悬索桥各阶模态竖向涡振振幅基本相等的结论,并通过特殊设计的悬索桥竖向等效气弹模型和塔科马桥涡振实测资料,验证了这一结论;指出在既有桥梁上追加气动措施或安装调谐质量减振器抑制悬索桥多阶模态涡振都有很大的难度,进而提出了在加劲梁与桥塔之间安装直接耗能阻尼器的设想,并进行了气弹模型试验验证;讨论了采用电涡流阻尼器进行半主动涡振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阻尼比条件下大跨度悬索桥各阶竖弯模态的最大涡振振幅基本相等;依据最大加速度幅值按频率比的平方增加的原理,满足人体振动舒适性的高阶竖弯模态的容许振幅必然小于低阶模态,因此要更加重视起振风速在容许行车风速(25 m·s-1)以内的高阶竖弯模态涡振;对于漂浮体系悬索桥,在加劲梁与对应桥塔之间设置阻尼器可有效抑制多阶模态涡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款两级可变排量齿轮机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采用Abaqus软件模态分析对变量泵体进行振动特性研究,认为齿轮啮合处的振动幅度较大;对原变量泵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再次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处的振动幅度得到减弱;分别对原变量泵和结构优化的变量泵进行了振动试验,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态参数识别法,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了索力、索的抗弯刚度和索的固有频率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关系式.采用该关系式,可以通过索的实测振动频率,计算出拉索索力和拉索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在研车型出现的低速行驶车内哨音问题,文章阐述了变速器激励原理及阶次激励特征,结合测试信号滤波回放方法及振动传递链上零部件模态测试排查,锁定哨音问题激励源为变速器,传递路径上摆臂刚度偏低,模态频率处振动衰减能力弱,放大激励引发问题。运用CAE分析工具制定摆臂加强方案,实车验证摆臂模态未发生变化,但刚度提升一倍,同等激励条件下摆臂响应幅值下降一倍,哨音问题主观感受、客观数据均改善明显,该方案具备工程化实施条件,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某型复杂变速器壳体的模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平  项昌乐 《汽车工程》2007,29(8):673-676
首先分析了工作模态法的优点及其所用的随机子空间法理论;然后应用工作模态法对某型变速器复杂壳体的模态进行实验辨识,得到了壳体各阶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和MSC.Nastran对壳体模态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验模态和数值计算模态的对比,发现在低频段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吻合,说明采用工作模态法能较精确地识别出壳体的低阶模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张力腿悬浮隧道在外荷载下的面内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结构自振特性的分析。将悬浮隧道沿跨径方向视为一系列支撑拉索和管体组成,其中拉索和管体分别在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中考虑,通过Morison方程考虑流体作用于构件上的升力和拖拽力。采用Hamilton原理建立各个构件的动力学方程,组合得到整体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由对应的线性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确定构件模态函数的形式,再结合各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匹配条件可得用于求解频率和模态的特征方程。经有限元法对比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获取悬浮隧道各种振动形式的频率和模态;算例分析表明各阶次频率十分密集,索局部振动、结构整体振动同时依次存在于频率谱上。  相似文献   

20.
把板梁桥等效为正交异性板,车辆等效为在正交异性板上移动的1组荷载。根据Halmiton‘s原理和模态叠加原理,得到系统状态方程。用3种方法求解状态方程得到板梁桥的振动响应,并与卷积积分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都小于8%,表明3种方法计算板梁桥的响应是有效且省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