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文 《公路》2002,(11):130-132
从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行车安全、隧道施工的角度,论证并阐述了隧道设计纵坡与前三者的关系,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实施可能的角度,提出了公路隧道的量大设计纵坡可控制在4%以内,特殊困难的短隧道(500m以内)可不受此限。  相似文献   

2.
寒冷地区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凌秋  金祥秋 《公路》2001,(11):91-92
隧道的渗漏与冻胀,渗漏具有普遍性,而冻胀具有特殊性;发生渗漏的隧道不一定发生冻胀,而发生冻胀的隧道则一定发生渗漏,渗漏是隧道发生冻胀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结合我国寒冷地区隧道现状,分析了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及与冻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奚魏征  徐智  孙海东  卢晓玲 《公路》2022,(5):277-281
龙泉山特长大断面隧道穿越龙泉山含油气构造,隧址区为浅层天然气危害大的一级区域,深层油页岩产生的天然气沿构造、裂隙上涌聚集形成,故龙泉山隧道为高瓦斯隧道。根据天然气瓦斯地层的特点,对高瓦斯隧道进行专项设计,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瓦斯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新建公路隧道中,衬砌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也是隧道防水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对隧道长期稳定和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隧道衬砌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衬砌与围岩结合部的缺陷、局部裂缝、混凝土强度不够、衬砌厚度不足等。针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对混凝土衬砌与围岩结合部出现的脱空、回填欠实、富水区圈定、衬砌厚度等进行无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为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提供了依据,起到了对隧道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山城重庆的地理概况在四周为群山包围下为发展交通、繁荣经济、方便民生,在一般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上修建了数以百余座的各种长度的隧道,并介绍这些隧道的特点和难点。 从今后公路隧道发展而言,包括重庆公路隧道在内,应该建设环保、安全、节约、创新等先进类型的隧道工程,将我国公路隧道水平提高一个新高度,而成为世界公路隧道大国、强国之一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隧道渗漏与冻胀两个方面,其中渗漏具有普遍性,而冻胀具有特殊性;发生渗漏的隧道不一定发生冻胀,而发生冰胀的隧道则一定发生渗漏,渗漏是隧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分析了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及与冻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连拱隧道施工方案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ANSYSV5.6版有限元分析程序对连拱隧道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模拟了3种开挖方案,获得了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开挖方案施工时各阶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以及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祝振南  郭红仙 《隧道建设》2019,39(4):677-683
土建工程中的隧道结构兼作浅层地热换热构件时被称作能源隧道。盾构隧道中可先将热交换管安装在预制管片中形成能源管片,现场施工时将各管片连接形成回路,这种隧道称为能源盾构隧道。文章基于国外已有的2个能源盾构隧道管片施工和安装研究实例,结合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3环27个能源管片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工作,从管材的选用、管片的预制、管片的现场安装等方面对地热利用型盾构法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管片制作和现场施工的角度对能源管片规模化施工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志科 《路基工程》2016,(5):207-211
准确而又方便地确定双孔平行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双孔平行地铁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地表总沉降值等于开挖左线隧道和开挖右线隧道沉降变形稳定后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之和;后行开挖隧道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大于先行开挖隧道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当双线隧道间距较小时,沉降槽曲线为“单峰”形态,而双线隧道间距较大时,会呈现“双峰”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高破碎沉积岩中掘进长约700m、横断面宽14.5m,高10m的一座隧道,隧道洞口的坡度陡峭,很可能发生塌方,隧道穿越土与强风化板岩混合的构造层。为减少隧道面及其附近围岩的移动,排除围岩和边坡的不稳性,并给出完整的初始结构,使用了加设钢管的水平喷射将,在开挖前方形成由喷射注浆柱构成的加固“隧道护拱”。为控制掘进中开挖面稳定并在围岩稳定空间上方形成有效的“隧道护拱”,进行了各种土工技术监测。本对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隧道工程便成为可能,且公路隧道或铁路隧道穿过煤层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由于煤层中可能存在高瓦斯压力,故隧道施工可能诱发瓦斯灾害,其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以某铁路隧道为依托,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模型,研究断面尺寸对高瓦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开挖断面尺寸的增加,瓦斯气体的渗流速度越大,掌子面前方围岩中塑性区就越接近煤层,发生瓦斯突出的风险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低的钻眼速度可能会严重影响隧道掘进效率,在给出的实例研究中,如净钻归时间加倍会使隧的掘进效率减半。此外,钻眼设备的磨损可能是影响隧道掘进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岩体的可钻性是由各种地质的和机械的参数来确定的。本文论述发一些预防钻眼速度和钻头磨损的主要观点,最终提出一个调查研究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曾艳华  何川 《公路》2007,(12):208-213
运用通风网络理论对317国道鹧鸪山隧道的运营通风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四种运营通风方案,按自然分风和控制分风两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研究了自然风压对隧道运营通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鹧鸪山隧道的运营通风方案存在优化的可能,隧道内射流风机的设置应随着自然风压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由于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今天的隧道工程施工已离不开现代化的测量和控制手段。瑞士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研制生产的高精度的自动化激光断面测量仪是保证隧道工程高质量、低成本和按期完工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在全面介绍激光断面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也论述这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以工程实例的形式分析使用这种测量方法可能带来的经济上的优势。该仪器已在隧道工程局应用,先进,可靠并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依托宁波地铁4号线,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类矩形隧道地铁振动的传播衰减规律,并将隧道埋深和土层弹性模量作为参数研究其对规律的影响。最后,将类矩形隧道与双圆形隧道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隧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振动响应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隧道埋深增加,两种隧道振动响应均减小,但类矩形隧道减振效果优于双圆形隧道;土层弹性模量越大,振动响应越小,同一隧道埋深下,3种地层中类矩形隧道振动响应都小于双圆形隧道。  相似文献   

16.
朱得海 《路基工程》2018,(6):195-199
针对上海某项目工程,运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基坑开挖对侧向及底部近接隧道的位移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基坑开挖主要造成侧向隧道发生水平位移,对竖向位移影响不大,且水平位移随着隧道与基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逐渐变小。对底部隧道主要会引起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可以忽略不计,竖向位移随着隧道与基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呈增大趋势。此外,对基坑周围多管线存在情况进行了安全分区,通过分区对隧道管线进行安全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叶堃  丁浩江 《路基工程》2014,(2):210-212
对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岩溶管道水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根据岩溶管道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调查分析,论证了岩溶管道水径流发育高程和线路高程的关系,对隧道施工可能遇到的岩溶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凉风垭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凉风垭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实施地质超前预报。所进行的隧道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锚杆抗拔力等监测和试验结果,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依托成都地铁17号线明光站—九江北站盾构法施工区间,通过极限分析上限法及PLAXIS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究影响浅埋盾构隧道掌子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内摩擦角、隧道埋深、隧道断面直径及土体容重对掌子面主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掌子面支护力随隧道埋深C、隧道断面直径D及土体容重γ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内摩擦角φ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且内摩擦角对支护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熊开勇 《路基工程》2021,(1):232-236
以牛峒山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复杂下伏采空煤巷影响下隧道施工期间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空煤巷的存在将导致新建隧道与既有采空煤巷对围岩的扰动区域相互重叠,造成隧道的失稳破坏;采空煤巷近接隧道的方式和距离均会影响隧道开挖期间的稳定性,采空煤巷与隧道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 m时,可认为隧道的稳定性较好;采空煤巷与隧道的间距较小时,隧道的稳定性随下伏采空煤巷倾角角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