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结合苏通大桥钢护筒的施工,前方交会法作为有效的放样与检测钢护筒中心位置的方法之一,在钢护筒的施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钢护筒中心设计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就如何选择加密控制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加密控制点精度的要求、交会图形、如何保证钢护筒中心的精确定位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马继兵  蒲黔辉  夏招广 《公路工程》2008,33(3):102-105,131
基于某扩建桥主墩桩基钢护筒施工振动的监测数据,探讨了旧桥在桩基施工振动作用下振动影响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并分析了钢护筒施工振动的特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钢护筒施工振动不会对旧桥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兰胜强  蔺鑫磊  齐勤华 《公路》2022,(6):135-138
受黄河流域特殊地质情况影响,某黄河特大桥常规桩基施工需先打设总长度约20 m的钢护筒再进行钻孔施工。大埋深钢护筒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由于钢护筒运输长度的限制,单根钢护筒通常需分成2节甚至3节运输,然后在现场焊接成整体,这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通过改进钢护筒下放工艺,创新性设计了钢护筒与钢筋笼连接定位架,实现了钢护筒与钢筋笼整体下放,在解决钢护筒打设难度大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4.
以宜昌市百岁溪大桥在建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项目在三峡库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法。从钢护筒的就位、结构设计与验算、钢护筒制作技术3个方面对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维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钢护筒底部与上部在三峡库区深水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维稳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钻孔桩钢护筒变形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匝道桥施工区域海况恶劣,地质条件复杂,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很大。匝道桥钻孔桩为单墩单桩结构,采用的钢护筒直径大、长度大,在钢护筒插打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钢护筒不同程度的变形,使钻孔施工无法进行。主要介绍了钢护筒的变形情况、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传统悬臂式导向架单次只能定位一根钢护筒,不仅工效慢,而且插打精度不易控制,而采用旋转式导向架进行钢护筒的插打施工,单次可以同时定位2根钢护筒,减少了导向架移动的次数,不仅提高工效,且钢护筒沉放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均得到了精确控制,满足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4)
水上桥梁灌注桩以钢护筒作为围护结构进行施工,但钢护筒施沉时难免会出现倾斜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出现钢护筒变形较大等问题,此时必须将钢护筒拔除后重打纠偏,才能不影响后续桩基的施工。结合福建省漳州市金峰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钢护筒拔除施工,对特殊地层钢护筒拔除技术的工艺改进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为双塔钢桁梁斜拉桥,其3号桥塔墩为大直径深水钻孔桩基础,采用钢围堰法施工。由于墩位处河床覆盖层厚不足1m,钢套箱围堰下沉着床后,河床基本冲刷为光板岩,为解决钻孔桩钢护筒的安装及定位问题,除中心钢护筒直接下沉安装外,其余36根钢护筒按区域分为A、B、C三类5组分批整体制造安装。护筒群A、B在码头上整体制造组拼后船运至墩位,利用浮吊整体下放后悬挂在围堰上,利用悬挂系统及导向槽结构调整并精确定位;护筒群C随围堰底节一同下沉着床。全部护筒安装定位后,在护筒内填砂堵漏、分层浇注水下封底混凝土以预埋固定钢护筒,最后进行钻孔桩施工。  相似文献   

9.
结合灌河大桥主墩桩基础施工,充分论述了水上钻孔桩施工中,钢护筒的设计选择,并对钢护筒施工过程进行受力验算,结合实际施工对验算进行分析,为类似水上施工总结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人工挖孔中钢护筒定位,止水,钢护筒防浮锚固的工艺分析、计算和施工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错位交叉口自身特点及其对交通流的影响方面讨论了错位交叉口2个T形口距离与信号控制方式的关系,确定了控制方式选择的T形口距离阈值,并从信号控制相位优化和配时优化方面重点介绍了将错位交叉口作为一个大型交叉口进行综合控制的信号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逐步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智能网联车辆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进行智能网联车辆的通行行为优化,对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行车效率,避免事故发生和交通拥堵至关重要。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将受到很多环境及运动因素的影响,而现有的通行优化模型难以准确表达各类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行驶环境。为此,基于风险场理论建立由环境场和运动场组成的信号交叉口行车风险场,表征信号交叉口中每点的实时行车风险程度,从而引导车辆驶向风险值低点,并提供下一步长的位移及速度指引,实现车辆的动态轨迹优化及速度控制。典型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优化模型的控制下单车的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其中直行方向车辆单车平均通行效率提升最高,平均提升6.35%,通过对交叉口面积内所有车辆进行通行行为优化,交叉口通行效率提升了9.3%,这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准确表达交叉口行车环境并优化车辆通行行为。研究结论可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交叉口通行控制,并为网联环境下的行车环境表达和安全驾驶控制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道路施工机械复杂曲面之间的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之间的求交方法,主要用于道路施工机械复杂曲面的求交计算.将其中的一个隐式曲面离散成许多三角面片,判断每个三角面片是否与另一个隐式曲面相交,求出交线,所有交线构成了隐式曲面之间的交线.此外还给出了一种交点的精确计算方法,使所得交线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全网络神经模糊控制在城市单路口交通实时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城市单路口交通模糊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网络化结构的神经模糊控制方法。方法考虑了影响信号灯控制策略的各种因素,根据分级并行控制思路,对车流采用不同的优先级和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协调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采用6层全网络结构的神经网络进行了控制算法的实现,并利用已有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了学习训练,使网络结构和参数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路网分析与行程时间计算的误差很大程度受路段和交叉口划分位置的影响。通过分析车流在交叉口的受阻交通过程,提出了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密度法和减速点法对平面交叉口范围进行动态划分的方法,并利用南京市浮动车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和延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能反应交叉口交通流的时变规律,准确地对交叉口范围进行动态划分,相对于交叉口静态范围划分,在交叉口延误计算等方面具有弹性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环形交叉口在城市交通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冲突点不断增多,针对这种缺陷对多路环形交叉口进行改造,以提高其通行效率.以西安市曲江大道转盘交叉口改造为工程实例,对现状交叉口道路交通条件及交叉口流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析了交叉口道路结构及交通运行特点,提出交叉口道路交通改造方案,并依据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借助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计软件SYNCHRO,对改造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进而借助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改造后效果评价.对交叉口改造之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后评价分析,结论为: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蔡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51-154,15
左转是产生冲突点最多、对交叉口影响最大的一个流向。U型掉头在改善左转与进出交通对干路车流的影响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该方式已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干路有所应用,但并不尽如人意。该文在分析路段U型掉头设置表层原因的基础上,从路口、路段设计、过街设施配置层面阐述我国U型掉头设置的深层次原因。并对U型掉头的适用条件、掉头区的数量、计算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认为,U型掉头是弥补路口、路段设计缺陷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常用方法;优化断面、健全路口、合理设置过街设施是道路设计需首先考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长春市生态大街与福祉大路交叉口改造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既有交叉口渠化改造设计思路,并提出了道路交叉口渠化的具体计算方法。该交叉口渠化改造后,改造道路车辆通行顺畅,改造前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大多得到改善。该工程实践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喻彪  李妍文  徐良杰 《交通科技》2021,(2):88-93,113
分离式立交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但立交桥地面层的平面交叉口设计仍缺乏足够重视,现有的组织方式、控制方案无法有效应对立交桥下特有的交通环境。文中分析立交地面层交叉口特有的交通环境,提出一体化组织方法及信号控制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评价一体化组织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实践中可否采用一体化组织方法的决策提供参考。并以武汉市二环线—解放大道交叉口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交叉口组织方案相比,一体化组织方案通行能力更大,延误显著降低,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自动驾驶环境下,自动驾驶车辆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穿插地通过交叉口,而无需信号灯控制。因此,有必要研究新一代的能保障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高效通行的交叉口控制模型。已有控制模型可分为基于交叉口空间离散的控制模型和基于交叉口冲突点分析的控制模型,目前主要存在控制方式和模型非线性等方面的不足。建立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自动驾驶交叉口控制(Autonomous Intersection Control,AIC)模型,设计交叉口自由转向车道,允许交叉口所有进口道都能"左直右"通行,将交叉口空间离散为等距网格并建立网格坐标方程,考虑车辆在交叉口内部的行驶轨迹,建立车辆轨迹的上边界和下边界方程,确定行驶轨迹压过的交叉口网格,并建立网格被车辆路径占用的时间方程,使用同一网格同一时间只能被一台车辆占用的冲突点约束保障交叉口安全通行。模型以所有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总延误最低为目标函数,通过将约束条件线性化处理,使用AMPL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并调用Gurobi数学规划优化器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模型效益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处理自由转向车道的交通流到达模式,对比已有模型经常采用的先到先服务控制策略,该模型能整体优化车辆通行方案,降低车均延误50.51%,降低最大车辆延误29.12%,同时交叉口空间利用率提高了6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