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老路中央分隔带的保留增加了潜在行车风险,交通标志牌作为传递道路信息的主要手段,其设置是否合理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从驾驶入的认知原理出发,通过分析标志牌信息量与标志视认时间的关系,量化了标志视认距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后最不利条件下的车辆换道过程,提出了基于驾驶人视认性和换道操作舒适性的交通标志适用性评价方法,从而对改扩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封闭区设计的新型交通标志进行评价.案例评价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央分隔带封闭区交通标志方案能有效诱导驾驶人安全、舒适的出入中央分隔带封闭区.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外侧车道中大型车对城市干路交叉口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的影响,基于空间遮挡模型存在缺陷,研究了交叉口路侧交通标志时间遮挡模型.通过驾驶人最大视域角及小型车、大型车在路段上运行时与交通标志存在的几何关系,确定了遮挡模型的开始计数条件、停止计数条件及遮挡判定条件.以驾驶人视认交通标志需要的最小时间为依据,建立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的概率模型.利用Vissim仿真获取仿真时间、车辆编号、路径编号以及小型车、大型车车头坐标等数据,依据遮挡模型的3个条件进行小型车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的概率计算.从外侧车道中大型车比例和行驶速度2个方面分析其对交通标志遮挡的影响.结果 表明,原始数据下得到小型车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的概率为0.042 6.在交叉口进口道交通量、绿信比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将外侧车道中大型车比例由0.10增加至0.40时,小型车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的概率由0.021 3增加至0.117 6,二者呈正相关;外侧车道大型车行驶速度增大,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的概率并非一定降低,还取决于外侧车道中大型车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驾驶人交通标志信息记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构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模型,能够为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及实施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基于对记忆衰减因子、衰减曲线形式的分析及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模型的三个特点,提出采用幂函数曲线作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曲线,并以一条有交通标志的实验路段为例,采用实车调查法,结合心理学记忆理论,分析交通标志信息量对驾驶人短时记忆的影响,构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计算不同交通量、不同运行车速情况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路侧交通标志视认中大型车对小型车的动态遮挡概率,将内侧车道小型车与外侧车道大型车车头间的垂直距离作为判断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的依据,根据视距几何关系确定多车道高速公路驾驶人在视认区域内视线被遮挡的最大和最小临界距离;建立路侧交通标志遮挡模型,根据视认距离确定内侧及外侧车道仿真路段长度,以0.1 s为仿真步长,借助VISSIM交通仿真软件获取车辆车头坐标、与前车跟车距离等动态基础数据,实现高速公路交通标志遮挡概率计算过程的动态化。结果表明:外侧车道的车型、交通量、视认距离以及大小车运行速度都对路侧交通标志遮挡率有一定的影响;在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随着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外侧车道大型车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小型车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小型车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随着大型车速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小型车速度增大时,驾驶人视线被遮挡的概率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车辆车头坐标、与前车跟车距离等动态数据,确定多车道高速公路驾驶人在视认区域内视线被遮挡的最大和最小临界距离;建立多车道高速公路门架式交通标志遮挡模型,借助VISSIM软件获取基础计算数据,实现高速公路门架式交通标志遮挡概率计算过程的动态化。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和驾驶人错过标志的概率随着大型车混入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大型车混入率一定的情况下,驾驶人视线被遮挡概率和驾驶人错过标志的概率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同样的交通条件下,驾驶人视线遮挡概率相对驾驶人错过交通标志概率稍微偏高,并不是所有被遮挡的驾驶人都会错过交通标志信息。  相似文献   

6.
该文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结合国内外对于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的成果,通过标志的视认几何模型推导,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安装角度,如何选择标志面上的反光材料,从而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确保交通安全。对交通标志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志作为高速公路与驾驶人进行信息交流的纽带, 是道路交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关于交通标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为此从视认性, 识别率、驾驶人理解能力以及驾驶水平4个方面分析交通标志认知的影响因素; 将有效性评价分为定量评价方法以及定性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并从这2个角度对目前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 结果表明,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差异较大, 应考虑二者不同处, 对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由于每个信息中含有的信息量不同, 建议引入信息理论, 得出准确的信息量阈值; 未来需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 建议将统计概率模型与认知模型结合起来, 建立新的认知模型; 驾驶补偿策略和交感神经的兴奋范围是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交通标志大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 未来需要开展对交通标志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不仅是减少交通延误的重要交通设施,而且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针对现有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和设置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基于城市道路现有太阳能交通标志,结合高速公路交通警示灯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LED交通标志设计方法。解决了由于外界光线量的降低使得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变得不清晰,不容易视认的问题。改进后的LED交通标志,即使在自然环境光线不明晰的情况下也可清晰可见,提高了交通标志视认性和设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驾驶员的交通标志视认性,本文从驾驶经验和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是否打电话2个因素进行研究,共招募20位驾驶员,其中10位新手驾驶员和10位有经验的驾驶员,所有驾驶员需要完成打电话和不打电话2种情况下的驾驶任务.利用眼动仪记录驾驶员的眼动数据,主要分析了交通标志牌平均注视持续时间、交通标志牌注视点百分比和平均停留次数3个眼动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经验的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打电话和不打电话情况下的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打电话行为,对新手驾驶员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影响显著大于有经验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0.
丁乃侃  田壮  逯兆友  卢林盛 《公路》2022,(4):243-249
为评价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有效性,以湖北省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调整为案例,在湖北省高速公路沿线代表性服务区开展针对驾驶人的实地问卷调查,获取不同个体特征和出行特征驾驶人对于出口指路标志设置清晰程度、是否满足驾驶预期、能否有利于少走错路的主观判断。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调整后的出口指路标志能够满足驾驶人出行需求;(2)男性、年龄较大和驾龄越长的驾驶人更倾向于认为指路标志设置是有效的;(3)跨省因公出行且出行越频繁的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设置越满意。本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调整后的有效性评估提供参考,为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对交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通过室内仿真实验和实车实验对LED指路标志的版面设计进行了评估。首先,在DIALUX软件中建立模拟测试场景,并对24种不同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标志牌进行视认实验,记录驾驶员的视认距离。其次,制作20种不同尺寸、高宽比、笔画粗细和发光形式的LED标志牌,在同济大学校园、西藏南路隧道和上中路隧道进行实车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以视认距离为依据,提出对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城市地下道路指路标志版面设计的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设计由于交通需求复杂,也直接关系到绕城高速公路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发挥,一直是广大标志设计者的难点所在。笔者通过多个绕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计经验,以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特点为基础,仔细研究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需求特点,得出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经实践检验证明,效果较好,走错路的现象明显降低,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看不清标志牌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降雨对汽车驾驶人空间辨识能力的影响,选择38名被试人,在不同降雨强度的夜间,选用黑、白两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判识实际道路试验,对比相同条件下黑、白两色视认距离差异,利用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降雨量和行车速度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白色与黑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差异显著,白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大于黑色;随着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增加,视认距离缩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视认距离减小;当降雨强度和行驶速度耦合作用于驾驶人时,会因为视认距离减小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对京港澳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交通标志改造工程的标志现状调查、命名与编号标志、标志地点的选取、地方路上的交通标志以及旅游标志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除满足命名与编号要求外,重点体现标志设置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置了安全行车指引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地位和功能比较特殊的联络线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研究还比较少,为了避免以后交通标志统一规划时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提出了联络线高速公路指路信息分级方法并基于驾驶员视认心理提出了交通标志的设置方法,创新和丰富了相关交通标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眩光对交通标志视认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场地实验的方法,研究眩光对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得出视认性与眩光距离、标志反光膜等级的关系,提出防止和降低眩光对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信息论和驾驶员视认心理角度,提出交通标志信息量的度量标准,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根据信息过载的属性,分为信息数量过载和信息质量过载,建立路段交通标志信息量过载阈值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速度对应的路段交通标志信息量数量过载阈值及其建议阈值;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标志设计为实例,为设计、管理人员提供可参考的道路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建议值.  相似文献   

18.
交通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作为交通信息动态发布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管理中。由于VMS发布的图符信息数量及大小等缺乏标准,无法衡量发布信息是否有效传递给了驾驶人。为了准确度量VMS发布信息的视认有效性,基于驾驶人视知觉理论和VMS识别过程的特征,建立VMS信息量的量化方法,提出VMS认度概念。根据影响静态VMS有效视认的信息量、驾驶人动视力、车速等因素,以认度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信息量-认度评价模型;对影响动态VMS有效视认的屏幕信息滚动周期、视认冗余距离等因素,以周期有效度为评价指标,构建周期-认度评价模型。然后,通过视觉信息获取试验,将1s时间内人眼可获取信息量与实际信息量的比值作为可获取信息系数:当信息量在50比特内,测试对象可获取信息系数最大,可获取信息系数趋于常数1;当信息量增加至56~105比特时,测试对象可获取信息系数呈指数骤减,随后趋于稳定(人眼可获取信息系数ρ=0.22±0.02)。最后,通过对实际道路中驾驶人对VMS信息获取情况的调查,采用认度评价模型与驾驶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当静态VMS信息量大于90比特时,信息量轻微过载,驾驶人无法准确获取标志信息;当动态VMS标志周期有效度小于0.9时,驾驶人无法完整视认标志。该认度评价方法经过路测试验验证,可为VMS设计、信息发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驾驶员视野特性对交通标志的视认距离与消失距离进行分析,通过记忆衰减特性对辅助减速车道、避险车道的设置前置距离与重复距离进行研究,降低因为驾驶人对辅助减速车道标志信息的遗忘造成的潜在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上海公路》2009,(4):80-82
为规范全国高速公路的路线命名,国家交通运输部对全国高速公路进行了统一编号,并要求各地在2009年内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命名编号调整和相关标志更换工作。经市政府同意。本市的高速公路命名编号调整和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将于2009年10月开始,到2010年3月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