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发新的能源势在必行。氢气以其优异的特性被视为清洁替代燃料。文中的研究对象是进气加氢柴油机,利用GT—power软件对进气管加氢的柴油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部分加氢工艺可显著提升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同时改善燃料的着火性能,是提高生物柴油品质的有效途径。以Raney-Ni为催化剂,异丙醇为供氢体,在85℃的水环境下对大豆生物柴油进行催化转移加氢试验,得到部分加氢生物柴油,并以传统柴油作为参照,分别制备B20(80%传统柴油+20%生物柴油)和PHB20(80%传统柴油+20%加氢生物柴油),在186FA型柴油机上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并使用燃烧分析仪、尾气分析仪和烟度计等仪器探究加氢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柴油、B20及PHB20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基本相当;在标定工况下,尽管加氢生物柴油运动黏度略有升高而不利于燃油雾化,但其十六烷值较高更易于燃烧,在燃料特性的综合影响下,与柴油机燃用柴油相比,B20和PHB20的着火时刻依次提前了0.8°曲轴转角和1.4°曲轴转角,瞬时放热峰及最大爆发压力亦随之提前,但最大放热率和最大爆发压力依次略有降低;在标定工况下,与燃用柴油相比, B20的HC,CO和烟度排放分别下降了9.9%、9.3%和15.2%,NOx排放上升了8.5%;而PHB20的HC,CO和烟度排放分别下降了12.4%、13.5%和17.1%,NOx排放上升了6.7%;综合可见,PHB20改善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效果优于B20。  相似文献   

3.
部分加氢工艺可显著提升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同时改善燃料的着火性能,是提高生物柴油品质的有效途径。以Raney-Ni为催化剂,异丙醇为供氢体,在85℃的水环境下对大豆生物柴油进行催化转移加氢试验,得到部分加氢生物柴油,并以传统柴油作为参照,分别制备B20(80%传统柴油+20%生物柴油)和PHB20(80%传统柴油+20%加氢生物柴油),在186FA型柴油机上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并使用燃烧分析仪、尾气分析仪和烟度计等仪器探究加氢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柴油、B20及PHB20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基本相当;在标定工况下,尽管加氢生物柴油运动黏度略有升高而不利于燃油雾化,但其十六烷值较高更易于燃烧,在燃料特性的综合影响下,与柴油机燃用柴油相比,B20和PHB20的着火时刻依次提前了0.8 °曲轴转角和1.4 °曲轴转角,瞬时放热峰及最大爆发压力亦随之提前,但最大放热率和最大爆发压力依次略有降低;在标定工况下,与燃用柴油相比, B20的HC,CO和烟度排放分别下降了9.9%、9.3%和15.2%,NOx排放上升了8.5%;而PHB20的HC,CO和烟度排放分别下降了12.4%、13.5%和17.1%,NOx排放上升了6.7%;综合可见,PHB20改善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效果优于B20。  相似文献   

4.
文中应用KIVA-3V程序对进气加氢柴油机的碳烟和氮氧化物排放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低负荷时,用等热值的氢气部分替代柴油后,碳烟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比纯柴油降低;高负荷时,同样的方法使得碳烟排放随着替代率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但一直低于纯柴油的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随着替代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一直高于纯柴油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世界能源问题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加氢站建设缓慢成为制约其发展瓶颈,为研究加氢站建设的驱动力,从加氢站建设现状出发,深度剖析我国加氢站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规划缺失、缺乏顶层设计,归口管理不明、审批流程复杂,建设运营成本高企,企业负担过重以及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矛盾突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加氢站建设的驱动力得出结论,国家与地方协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快速发展、加氢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加氢站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移动加氢车是在普通储氢长管拖车基础上配置了系列专用装置,能直接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加注服务。它还能以固定加氢站为母站,实现加氢子站的功能。笔者主要对移动加氢车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主要特点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2010,(3):115-115
两年前,美国已开始逐步普及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车提供燃料。其中太阳能加氢站是最为引人关注的,该加氢站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的电力,来电解水提取氢,并且在制造氢时不会产生CO2。  相似文献   

8.
为了面对能源与环境问题,国家与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启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工作。然而,受限于我国加氢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使得全国的加氢站数量十分稀少,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出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加氢的巨大挑战,一些偏远地方的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到了无氢可加的境地。为了缓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问题,拓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加氢站的设计方法,期望该方法可为加氢困难的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借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有助于揭示柴油机高原环境对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影响机理,提升柴油机高原性能。综述了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总体情况,总结了高原环境条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规律和柴油机高原燃烧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即研究目标从单工况功率恢复向变海拔全工况综合性能提升发展,研究内容从宏观规律到微观过程发展,研究方向向变海拔增压技术应用侧重。  相似文献   

10.
冬季由于温度的降低,柴油机起动困难的情况会时有发生,柴油机为何在低温下难以起动,驾驶员在冬季车辆的使用中又该怎样来改善柴油机的冷起动性能呢?柴油机冷起动性差的原因1.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决定同汽油机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方式不同的是柴油机采用的是自燃的方式。柴油机某缸压缩冲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一种新型移动加氢车是在普通储氢长管拖车基础上配置了系列专用装置,能直接给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加注服务.它还能以固定加氢站为母站,实现加氢子站的功能.笔者主要对移动加氢车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主要特点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车用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车用重型柴油机进行了二级增压系统匹配研究,根据产品开发目标要求选择了高、低二级增压器。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二级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对柴油机外特性稳态工况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二级增压系统能量分配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二级增压柴油机测试平台,并进行了外特性、万有特性及排放特性试验。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二级增压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柴油机低速扭矩,改善燃油经济性,拓宽柴油机燃油经济性运行区域,大幅降低柴油机PM排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林慰粹博士来华讲学的摘要。内容包括柴油机发展的各个方面,有:1.柴油机燃烧研究概论,2.柴油机燃烧模型——物理与数学的,3.排气污染及其控制,4.柴油机循环模拟,5.提高柴油机燃油经济性的研究趋势,6.增压柴油机,7.柴油机的冷起动,8.柴油机的噪声,9.提高设计的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柴油机具有大扭矩、低油耗的特点,及随着现代柴油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发动机的柴油化已成为节能减排措施之一。为了控制柴油机的排放,在已经强制实施的国Ⅲ排放法规下,实现汽车柴油机电控的方案是明确的最优解决措施和发展方向,即要求柴油机用电喷系统全面取代现有的机械式喷油系统。柴油机电喷技术属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直接决定了车用柴油机的排放和综合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介绍柴油机磨合重要性及常规磨合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取消柴油机冷磨合,用热磨合取代"冷磨合 热磨合",可以缩短柴油机磨合时间,同时又提高柴油机的整机磨合质量,是一种可行的、优化的柴油机磨合规范。  相似文献   

16.
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是促进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加氢站的国内外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与加氢站紧密相关的工作原理介绍、国内外发展情况、政策梳理、规范流程总结、存在问题及设计注意事项等,最后对加氢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综合政府、产业、技术、企业等多方面因素,指出氢能源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三年内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柴油机微粒生成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柴油机微粒各种净化方式的比较,总结指出了柴油机微粒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柴油机技术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现代柴油机技术及柴油机的特点 ,分析了我国柴油机的发展现状 ,指出未来几年里 ,我国柴油机技术将会迅速发展 ,柴油发动机汽车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计算机仿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柴油机计算机仿真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着重介绍了柴油机数字仿真的内容、方法,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的模型以及柴油机计算机数字仿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我国加氢站快速建设,实现加氢站点超前布局,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了美国、德国、日本等氢能产业发达国家的加氢站发展现状,总结并借鉴其先进发展经验。基于我国加氢站布局现状,从监管体系、审批流程、商业模式及核心技术等方面出发,深入剖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符合科学发展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加氢站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