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及相关控制参数,其中CFG桩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工艺成桩速度快,质量好,更适用于客运专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钻芯法、单桩静载荷试验及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CFG桩体质量以及CFG桩网结构加固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客运专线软弱土地基时,能够较好地满足上部荷载所要求的承载力和设计变形值,较好地控制工后沉降,而且加固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2.
陈勋 《路基工程》2016,(3):40-45
针对甬台温铁路某段地基结构,通过拟合列车荷载时程函数,运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轨道-路堤-桩网复合地基三维动力耦合模型,分析了软土区的碎石注浆桩-网复合地基在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地基土体动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变形趋势。结果表明: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动应力主要集中在路堤范围内,且沿着深度方向逐渐减小,但在桩端处放大;地基累积变形主要集中在前期,之后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而趋于稳定,这对于轨道不平顺性修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桩承式水平加筋复合地基是“水平向增强体 竖直向增强体”的联合复合地基。通过分析其变形特点,对水平向增强体变形假定由曲线推广到曲面,引入W inkler地基模型并根据以沉降控制设计的思想,基于桩间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推导出上部荷载作用下桩承式水平加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结合算例,分析了桩间距(置换率)、工后沉降量、地基反力系数等因素对承载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相互作用特点,通过拟合桩土单元体竖向相对位移分布函数,引入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并考虑桩体的上刺与下刺变形以及中性点和桩土界面变形协调,对桩土相对位移变形形式、桩侧摩阻力变化规律、桩端土反力模型作一定的简化,建立出刚性桩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考虑桩-土-垫层体系共同作用的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最后,采用该沉降计算方法对模型试验及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基础下与刚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模式与桩土应力比有很大的差异,沉降计算值及桩土应力比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小,能够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学宁  梁波 《路基工程》2008,(1):117-119
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单桩以及单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桩身应力及桩身位移),同时分析了桩端土模量和褥垫层厚度及其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不均匀变形控制已成为路桥拼接地段桥头地基处理工程中的难点,借鉴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这一新工艺,将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匝道桥与拓宽路基拼接段,从成桩质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工期沉降量、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常规双向桩及普通单向桩对比,在应用的层次上论证钉形双向搅拌桩存在较高的实用性,可为其推广及类似工况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监测数据及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基于软土地基上的园林山体填筑过程中监测数据,分析探讨了经过塑料排水板(PVDs)处理后的软土地基上堆载过程中地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PVDs处理的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主要以沉降变形为主;破坏前坡脚水平位移及竖向隆起均存在突变,未有明显征兆;填筑过程中沉降速率预警值采用动态控制;边桩布置位置会影响边桩竖向及水平位移的监测效果,PVDs处理的地基,边桩位移发展模式与天然地基不同。其结论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简化分析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贵  李鹏  赵明华 《公路》2005,(4):38-42
在考虑桩身挠曲曲线及深度影响的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简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抓住该方法计算需反复迭代、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利用数值分析结果,建立了综合桩土变形系数与地基土比例系数的拟合经验公式,由此,简化了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分析过程,并对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简化分析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同时,通过探讨地基土层厚度与横向荷载对地基土比例系数的影响及其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性,阐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其他分析方法比较,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分别建立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和未经处理的黄土地基上铁路路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轨道不平顺法模拟列车荷载,分析计算了在不同速度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路堤高度下地基土中动应力的分布,得出了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和地基瞬时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徐寿政 《路基工程》2021,(4):158-162
在桩土复合地基中,褥垫层起着动态调节桩土应力比的作用,决定着整个体系的承载能力。本文基于某高速公路北延线佛山段路基工程条件,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褥垫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褥垫层的作用角度分析褥垫层厚度和弹性模量的参数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明确有限元计算目的和方法,介绍Plaxis程序,给出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确定有限元计算方案,从变形和应力的角度分析褥垫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参数变化对桩土复合地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干振复合桩处理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干振复合桩复合地基的概念并阐述了复合桩复合地基这种新型地基处理形式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发展机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复合桩复合地基的工程性质,并与其它加固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2.
谭祥韶  许永青  刘吉福 《公路》2005,(8):285-289
介绍了管桩复合地基在某高速公路软基试验工程中的应用,并简单分析了其加固效果,进而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该设计理论具有在工程实践中推广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兵 《路基工程》2010,(2):116-118
地应力测试是深埋铁路隧道地质勘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文中以襄渝铁路增建的第二线瓦房店隧道DZ-瓦-1号深孔地应力测试为例,对该项技术及成果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隧道可能发生岩爆、大变形的地段,并对设计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斜井施工期间高地应力软岩地段的大变形情况,并对变形情况结合地质条件、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控制等因素以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施工实际及理论分析提出有效、合理的支护措施;同时,指出下阶段高地应力软岩施工技术研究方向,为下步施工提供指导,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连丛 《隧道建设》2010,30(4):411-415
针对成都地铁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盾构施工渣土改良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初步得出适合于该地层渣土改良剂的种类和配比,并通过现场应用确定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的合理配比,为其他类似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埋特长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约深埋特长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主要因素除包括掘进长度、高压地下水、高地应力、地温、施工通风等,还与特定工程的施工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结合锦屏水电站枢纽工程辅助洞的西端工程标段的施工,分析了制约深埋特长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实施方案。研究了实现深埋特长隧道快速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机械配套、深孔直眼掏槽爆破、快速支护、施工组织等。  相似文献   

17.
王杜娟 《隧道建设》2013,33(4):327-330
为了解决土压平衡盾构在施工中的地表沉降问题,分别针对软土和砂卵石地层进行分析,从盾构设计角度提出一些地表沉降控制的有效措施,如加大刀盘开口率、配置足够驱动能力等措施,列举北京地铁十号线十二标的成功案例。认为应加强施工管理,多方面避免地表沉降的产生,最大限度地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周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3):160-163,171
以上海市某商办楼基坑项目为背景,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地表沉降、地连墙、水位、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开挖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并分析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周围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沉降增加的速率不同,开挖基坑上半部分沉降较慢,开挖到中下层沉降速率加快;基坑开挖造成地连墙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形形态,且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最...  相似文献   

19.
浅埋小间距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天祥  杨惠光 《隧道建设》2006,26(3):21-25,31
采用FLAC软件对地表有相对硬壳层的粉沙层中隧道开挖之后地层的变形机理进行模拟,通过分析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特性曲线,确定隧道开挖支护后引起的围岩变形的幅度和范围,找出隧道开挖最不利荷载工况和结构薄弱部位,为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研究表明,不同的施工顺序引发不同的施工力学状态,进而引起不同的施工力学效应,隧道开挖先后顺序不同对围岩区域、幅度的扰动也不同。以北京地铁某车站的实测为基础,分析了粉沙地层中隧道施工不同工序引起的各部分变形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建峰 《隧道建设》2019,39(8):1326-1333
穿越深厚软土地层的地铁盾构隧道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面临不均匀沉降、结构变形超限及其引起的渗漏水、局部结构劣化等病害难题,影响隧道结构全寿命使用功能。以佛山地铁3号线工程为背景,从施工风险、环境影响、投资及运营期结构安全角度出发,对国内地铁工程常用的软土地层土体加固工法进行分析,提出采用格栅式三轴搅拌桩加固作为地层预处理措施。对2种三轴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布置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对比管片内力与变形差异,确定推荐方案,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 1)盾构隧道穿越深厚淤泥层时的加固宽度应不小于拱腰外侧3 m,深度应进入下部较好持力层0.5 m左右; 2)与未加固地层相比,地基加固处理后隧道变形可减小30%~40%,结构未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