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据统计,在2005年,韩国造船厂接获的船舶订单总计1450万修正吨,欧盟为850万修正吨,中国为700万修正吨,日本为62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接单量第二大造船国。鉴于此,媒体便狂炒中国造船已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造船第二大国。难道中国真的超越日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要想超越日本,路途依然遥远。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现在,中国承接新船订单位居世界第二,初步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竞争格局。即使如此,中国充其量是一个造船大国,却算不上造船强国。那么造船强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还有哪些不足?就此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原会长王荣生先生,请他做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3.
船舶配套:高消费压痛造船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国造船业开创了超出想象的大局面。据预计,2004年造船完工量将突破80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15%;明年造船完工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达18%以上。这已经超越了中国原来的预期目标(2005年占世界份额的16%)。 但我们仍然有不足。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时指出,虽然我国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造船工业和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的研发水平、建造水平和配套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不仅要做造船大国,还应做造船强国,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的确,我们在惊喜之余,也不能忘记辉煌背后的疼痛。比如,船舶配套高消费现象,就是眼下制约中国成为造船强国的最大障碍。为什么船舶配套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如何才能走出高消费的误区,成了中国造船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记者前往全国一些地区进行了采访,以探其因。  相似文献   

4.
崔燕 《中国船检》2006,(4):8-13
2005年底,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出席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国已从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之列。当中国航运、造船只承认其大,而怯于言强之际,什么原因使中国港口率先进入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世界船舶的需求,近几年来,世界上的大型造船基地已逐步转移中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造船行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国高效造船带来了严竣的考验和安全生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0,(3):17-20,119
作为长期致力于船舶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早日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通过对他的采访,再次感受到了他对中国建设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殷切希望和深邃见解。  相似文献   

7.
葛志祥 《中国水运》2007,7(12):15-16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造船模式的变革和发展.我国造船厂与先进国家造船厂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探索性地阐述了成组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应用.期望各船厂紧跟世界现代造船模式发展的步伐并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8.
造船强国:路漫漫其修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急速攀升,世界造船产业加快向东方转移,令国人似乎看到了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曙光。2003年中国不菲的造船业绩,使舆论和业界似乎都不愿再保持低调,赶超日、韩问鼎世界造船霸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情势看,这种推论似乎是成立的,我国造船业已跻身世界三甲,并且坐稳了第三的位置,同时,我国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的优势,而这正是日、韩的软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了与日、韩抗衡的实力?未来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宝座非中国莫属吗?  相似文献   

9.
王玉成 《船艇》1997,(7):2-4
中国能成为世界造船中心吗?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多年前,不要说外国人,连我们中国人自己恐怕也不敢冒然提出。然而,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的“惊人一跳”,却用事实对此作出了理直气壮的肯定性回答。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船舶工业已走上充满希望的民族工业自强振兴之路,世界造船中心正向中国走来。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造船模式已制约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先进的造船设施只有在先进的造船模式下才能形成先进的造船生产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我国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开展转模增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学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经验、筹建造船基地、实施企业再造、造船信息化等方面,对如何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目标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12.
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中国由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战略选择,也是直接关系我国造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统筹管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防科工委提出“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船舶建造工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船舶建造新需求的出现,以及造船管理理念的更新,船舶工业生产方式面临重大变革。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实施绿色造船,不断提高造船质量,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是我国实现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际造船模式、造船方法以及各项建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船舶建造工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交通部、农业部、国防科工委和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低质量船舶活动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期间全国范围内已劲刮“治理之风”,声势甚是浩大。但是,业界最为关心的是,这次治理活动效果究竟如何?期间有没有发现其他新的问题?全国滩涂造船的整体状况如何?滩涂造船路在何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答。前不久,记者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到一些滩涂造船比较密集的地区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5.
韩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造船强国,它的建造量对国际船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作后起之秀的中国造船,在发展过程中与韩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韩国造船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数据对该国造船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作了概括分析与总结。这对于正在努力发展中国造船工业的我们来说,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4,(11):13-16
从世界海事格局来看,各海事强国大都有与其地位基本匹配的船级社。中国的”海洋强国””海运强国“和“造船强国”建设,亟待中国船级社发挥更强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地处欧洲西南部,三面濒临地中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沿海岛屿。历史上,意大利就是一个传统的海洋国家和造船强国,曾经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已成为世界第五海军强国。两次大战期间,意海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度在地中海叱咤风云。  相似文献   

18.
2000—2002矩是日本经济较为萧条的几年,也是世界造船量不太景气的几年,日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世界造船强国的地位,于2003年对本国造船企业开始了一场机构改革和重组,通过改革重组,将日本原有的七大造船公司紧缩为六大造船公司(见图1)。目前据日本有关媒体称,为了应对来自韩国、中国和欧洲的竞争,重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桂冠,日本造船业将继续走造船专业化及造船专业化公司合并重组的道路,预计到2010年前后,日本大型造船公司将从现在的6家逐步合并为3家。  相似文献   

19.
阴晴  谢予 《世界海运》2015,(2):24-29
2014年,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走势平稳。全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新船完工量、接单量有不同程度下滑,年末手持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球船舶市场供需状况没有出现较大波动,欧美船东仍是需求的主要来源,韩中日三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前三,中国保持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地位。主要造船国家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未来全球造船市场供需状况会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将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在造船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下,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航运业和造船业热点与难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与造船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和造船大国,同时也是海员劳务输出大国,但与世界航运强国和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航运业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21264.32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2494艘、6703.86万载重吨,以载重吨位计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93%和75%。按1000总吨以上商船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