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庆华 《船舶》1994,(5):40-46
本文对日本船舶质量标准(JSQS)船体部分作了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的同类标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作了对比。全文共分材料、划线、气割、加工、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修正和完工以及变形和杂项等9个部分。由于篇幅较大,本刊拟分3次刊登,本次刊登材料、划线、气割、加工等;第2次刊登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等;第3次刊登修正和完工、变形和杂项等。  相似文献   

2.
朱庆华 《船舶》1995,(1):30-38
本文对日本船舶标准(JSQS)作了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的同类标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作了对比,全文共分材料,划线,气割,加工,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修正和完工以及变形的杂项等9个部分。由于篇幅较大,本刊共分3次刊登,第1次刊登材料,划线,气割,加工等;第2次刊登分段装配,船形精度,焊接等,本次刊登修正和完工,变形和杂项等。  相似文献   

3.
由以中船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为主、求新、芜湖、武昌造船厂参加的集编组编制的中、小型船舶船体建造精度标准于今年五月份在杭州市审查通过。本标准主要对钢材表面质量、放样、划线与号料、气割、加工、装配精度与修整、部件装配、船体焊缝碳弧气刨、焊接、分段装配、船台安装、船体主尺度及变形、吃水标志和于舷高度等十三大类做了规定。本标准按以下各项原则进行编制:(1)适用于船长小于90米的钢质船舶;(2)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合理性;(3)  相似文献   

4.
船体结构的总变形由船体零件、部件以及分段结构的装配变形和焊接变形两部分组成。船体结构的装配误差和变形包括零件加工误差、吊运变形、运送变形、堆放变形以及装配精度等,所以控制船体结构的装配变形,实际上是从零件加工工序开始,直至装配的全过程对变形的全面控制。根据船体建造精度标准的要求,用“一步一矫”的办法,消除船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船体外板(船壳)转圆板列的加工成型、装配,以往是在放样展开时加放30~50毫米余量,经过逐张加工成型、分段铺装焊接、构架划线,最后将余量割除。这样的加工成型、装配,既耗料又费时。为了减少误差,保证精度,节约材料,提高工效,缩短周期,沪东造船厂在25000吨货船的建造中,除了船壳的平直、缓曲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上层建筑产生变形的原因是:①吊运变形;②装配变形;③焊接变形;④火工变形。对产生变形的四大环节提出了以下主要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有:设计方面、下料加工方面,拼板方面、片体制作方面、分段制造方面和大合拢即总段和船台建造等方面具体详细的工艺措施并通过试验制定了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规范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表2,图2。  相似文献   

7.
大型尾部分段装焊固有应变有限元计算精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是对造船全过程的尺寸精度分析与控制,随着船体结构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装配工艺装备、工艺程序的不断优化,船体装配与焊接精度控制的重点是对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开展有效监测与防控。固有应变有限元计算是通过避开复杂的焊接过程,采用简单的弹性静载分析,简化计算过程,辅之于专用焊接变形预测软件,对焊接过程中的固有应变进行预测,给出相应的焊接变形补偿量,从而达到精度控制的目标要求,并在575000DWT散货船尾部分段生产实践中加以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框架建造法就是将双层壳体分段的“皮”和“骨”支分开制造,然后在“骨”上蒙“皮”,即先将壳板之外的全部结构组成“框架”,再在框架上敷盖壳板的建造方法。建造的步骤分为:下料、小组合、中组合、框架组合和分段合拢等5个阶段。要保证框架建造法的成功必须注意如下:①生产设计要准确;②原材料无变形;③切割精度要高;④部件组装要一步一校;⑤合理吊装和存放,防止变形;⑥使用专用胎架;⑦以框架为基准装配,合理焊接顺序,保证分段精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船体结构件反变形的研究,实现在生产设计阶段进行精度设计,确立船体结构件反变形的实施范围及标准,减少现场施工的精度误差,减少焊接变形造成的分段结构非正常修割,缩短分段制作、总组及搭载周期。制定船体结构件反变形加放方案及标准,达到提升装配效率的同时提高分段精度报验一次合格率,体现降本增效的理念,也为后续系列船的快速建造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焊接变形对建造精度、质量和周期影响,结合薄板、中厚板焊后的变形特点,以及中小型船舶建造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通过对小组立,中、大组立,总组及搭载等阶段中焊接变形实船记录,找出船板选择、船体分段划分、坡口设计、装配及工装、焊接试验、焊接工艺设计、焊接顺序等对焊接变形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应在设计阶段考虑焊接变形控制,从而解决船体构件焊接后变形复杂、矫正困难和精度偏差大的难点,为后续中小型船舶建造从焊接工艺设计进行预防和控制焊接变形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影响船体总长精度的各项因素,针对主要因素,通过控制分段总组阶段装配、焊接顺序,达到过程精度控制,减少总段完工精度偏差;通过优化模拟搭载流程,将下坞分段在平台修割纠正偏差,并减少过程偏差;在搭载阶段通过补偿量控制,减少原始坡口修割,并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因素,关注总段移位等关键工序,实现船体总长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琼  王良  涂泽文  赵金明 《船舶工程》2012,(Z2):133-136,194
如何控制大跨度支撑结构的全焊接大型钢箱梁制造的几何精度,主要取决于装配精度和焊接变形控制。文章主要介绍了钢箱梁及其滑轮连接处同轴度控制方法。由于该类结构尺寸较长、焊接变形大、不易实现焊后加工等特点,通过使用工装设备、合理安排焊接制作工艺、焊接变形控制等达到设计要求。为大型钢箱梁及类似结构的焊接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沈纯德 《造船技术》1996,(12):19-23
本文就《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1993年版)中的船体焊接缝装配精度的允许极限值与超差处理,对照韩国、德国造船行业的同类标准的偏差许可,提出适用于造船厂在船体建造中可操作的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海洋平台典型曲面分段为研究对象,梳理建造企业对切割和弯曲工艺的精度要求及误差响应,以及焊接工艺对应的典型接头力学载荷,并将其作为曲面分段建造的源头误差。基于弹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焊接工艺对曲面分段建造精度的影响;考虑切割和弯曲误差对焊接工艺的影响,并预测闭合加工误差的焊接工艺及其产生的焊接变形。为提升曲面分段建造精度的评估效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并以27组数据为训练样本,以9组数据为验证样本检验其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弹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不考虑、保留及矫正切割和弯曲加工误差等3种情况下的曲面分段建造精度,结果发现三者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切割、弯曲的加工误差及其焊接闭合工艺对曲面分段的建造精度的显著影响,基于遗传算法的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极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船舶分段装配焊接精度控制应力应变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船生产过程中精度控制通常采用主动控制的方式,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误差产生之前采取合理的方式加以控制。随着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流程优化,焊接变形的控制成为造船精度控制的关键。通过以57500DWT散货船底部分段为研究对象,将焊接变形与焊接能量输入关系及板厚公式化,采用基于固有应力的等效载荷方法对船体分段的焊接变形量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计算,对船体分段建造过程中焊接变形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预测,为分段焊接补偿量的设定提供了有效依据,通过实测船舶长度X、宽度Y、高度Z三个方向均达到精度要求,为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船体分段关键工序控制成效大  为提高船体分段质量,沪东造船集团采用科学手段对分段关键工序进行控制,成效显著。船体分段制造,需要对关键工序流程进行控制和优化,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保证船台的施工进度。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中发现,影响分段制造的工序很多,如胎架制造、构架划线、装配质量、焊接质量、余量割除及完工测量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制订了相应的计划对策,进行全面、全过程的关键工序控制。经实际检验,分段制造的所有相关因素都得到了合理解决,效果非常明显,分段结构性提交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邵天…  相似文献   

17.
消息报道     
映象变换法——一种新的高精度的外板展开方法在各类船舶及压力容器建造过程中,经常要加工制造一些特殊曲面的外板,这些外板多为“几何不可展曲面”。过去用近似几何可展曲面展开方法来解决这些外板的展开问题时,往往由于精度较差而必须在装配过程中进行现场修正作业,如划线对合、气割、定位、批铲、整形等多种辅助作业,这些辅助作业所占用的劳动量约占整个工程劳动量的20%,并延长了制造周期。因此如何提高各类船舶及压力容器等外板的制造精度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华造船厂高级工程师杨浒和罗炳权同志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和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8.
MQ4032管子装卸起重机全船共2台,被布置于A甲板F36~F138船的左右两侧。其导轨共4根,安装在F38~F136之间,导轨长68.6m,每根导轨采取分段、焊接的方法制作。焊接变形会严重影响导轨完工尺寸的精度,甚至会造成导轨的报废。根据焊接机理和变形规律提出控制、矫正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和方法,获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船用钢材在经过预处理并喷涂车间底漆之后,将经过划线、切割、加工及装配等阶段,最后组装成为分段.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总有一部分钢材表面的车间底漆由于切割、焊接、火工、机械碰撞或其它原因受到破坏,导致钢材表面重新锈蚀.因此,推进分段涂装前跟踪补漆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地消除车间底漆破损引起的钢材锈蚀,使得钢材表面始终保持完整的车间底漆涂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分段结构采用不同的装焊工艺顺序,会出现不同的焊接变形的问题,以某舰艇256#分段焊接的整体最小变形量为目标,基于热弹塑性和固有应变理论,对该分段焊接常用的六种不同焊接工艺顺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焊接变形数值仿真;对比六种不同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舰艇分段焊接采用C方案以矩形块为单位,由中间向两端对称焊接、从船中向两舷焊接横向和纵向构件的工艺顺序,该分段整体变形量为最小,为最优焊接工艺顺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