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整治其水道对畅通长江中游航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点,针对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步设计中原护岸加固工程的平面布置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护岸加固工程平面布置优化方案将护岸加固长度减少200 m,将加固抛石量减少至7. 3万m3,平顺式护岸岸坡满足整体设计稳定要求,可为顺利实施二期航道整治工程和保障通航安全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岸坡上的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梯级分布特征。基于青黄带的现象,描述了青黄带的形态特征,分析了青黄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青黄带位置,对生态护岸、护滩工程进行分区,提出"宜植则植,宜防则防"的指导思想,探讨了不同区域适宜的护岸形式。  相似文献   

3.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23-127
护岸是航道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陆上护坡是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混合式护岸结构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首次应用的设计思路、施工工艺及工程效果。混合式护岸结构首次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试用,效果明显,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护岸效率,增强了工程外观的美感,并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河道运输压力增大,航道整治工作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航道整治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明显,生态护岸开始在国内外推广。本文主要以某航道生态型岸坡建设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生态岸坡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重点针对路径设计问题、水位设计问题以及植物选型问题等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分析。此外,按照实践经验阐明芦苇特点以及管理方式,以期可以为内河限制性航道生态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内在驱动力,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条件和河段特点,首次提出了混合型护岸结构,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该结构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涛  朱长青 《水运工程》2012,(10):162-168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主要有护坡、护脚、护底、筑坝等几种用途,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主要作用是加强岸坡及河床的治理与防护,防止岸坡遭水流冲刷引发的崩岸、岸坡及河床水土流失等,增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稳定河势与河床结构,以及通过抛石筑坝改善水道的水流条件来达到优化主航道通航条件等。以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探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并对块石材质选择、级配控制、抛投工序、收方计量、质量检测等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介绍,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浅水道碍航滩段存在河床滩地冲淤、护岸工程段岸坡稳定、护岸段施工过程中的管涌、流砂、护岸段岸坡较软土体的变形及护滩(底)带的基础抗冲刷稳定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尤其采用了CBQ-20背包式取样钻机、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多种岩土勘察技术,得到更真实可靠的岸坡稳定计算所需的抗剪强度参数以及软土体强度特征等结果,对该河段航道整治存在的突出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为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对工程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付中敏  闫军  陈婧  黄卫 《水运工程》2015,(10):83-87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通过对近期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分析,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和标准,提出工程平面布置方案。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尝试了新结构的应用,提出护滩带和护岸结构形式,为类似航道整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护岸工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抵御水流冲刷和维持岸线的稳定。由于护岸工程通常布置在原有岸坡易发生崩岸和垮塌的部位,易受水流冲刷而发生损毁,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采用实测资料对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蔡家渡护岸损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蔡家渡护岸水下护排头部损毁严重、上游侧出现崩窝,损毁原因主要是大水作用下水流贴岸及大江侧主槽摆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维修的必要性,并提出采用“补坡+镇脚”的维修方式,旨在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护岸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建设力度,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经济优势不断凸显。"十二五"期已有一大批航道整治工程交付使用,"十三五"也会相继有新的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受到长江两岸涉水工程建设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建成后的航道整治工程易出现人为破坏现象,影响航道整治工程功能正常发挥,特别是长江中游河段的护岸工程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基于保护长江中下游岸坡稳定性及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目标,提出新型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观察新型生态护坡结构对不同类型岸坡的保护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岸坡冲淤变化机理。观察不同水流入射角度对弯曲河道岸坡稳定性影响,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合理的岸坡防护措施。结果表明:1)同等条件下弯曲河道岸坡防护效果较顺直河道差;2)弯曲河道岸坡冲刷范围和水流入射角度正相关;3)针对不同类型岸坡提出不同的护坡优化方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生态护坡结构消能减速功能差、生态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三维立体透空消能思想和生态环境保全的孔隙理论,研发了一种新型生态型护坡结构——立体网状护坡结构,提出该结构的生态设计理念。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陶粒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两种材料结构在波流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了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相关措施。生态型立体网状护坡结构可用于长江中下游及潮汐河段航道整治护坡工程中,为航道整治理论生态工程提供了新素材,有利于推动航道治理技术创新和生态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研究现有成果,从崩岸形态学、水沙动力过程及岸坡稳定性三个角度对现有崩岸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后续研究可以从河势条件和土体自身性质与崩岸形态之间的关系、崩岸区段的复杂水流结构、坡脚处的冲刷过程以及崩塌土体的堆积与分解形式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李冬  王晓燕 《水运工程》2023,(4):155-160
通过对长江中游蕲春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利用河工模型试验对6.0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研究,确定了蕲春水道整治工程方案,由李家洲边滩1道潜坝、3道护滩带、高滩守护和左岸护岸加固工程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影响只局限于工程区域及附近,对总体河势、防洪、堤防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左岸护岸加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左岸岸线的稳定。研究为复杂外部环境下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可用于航道整治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及实用性,并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了绿色环保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材料,并分别明确了这些材料和结构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护面、护底、护滩以及护岸工程中的适用部位。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新型结构较传统结构节约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植被生长良好,生态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绿色环保材料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包起帆  楼飞  孟舒 《水运工程》2018,(11):80-84
针对长江口新水沙环境和滩涂演变的现状,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面临的困境,以生态优先、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理念为指导,论述了后续疏浚土综合利用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从生态环境塑造、滩涂资源保护、长江口河势控制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开展长江口大保护的有关路径和方法。提出了以横沙大道延伸及促淤护滩工程为依托,实现2020年后综合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在新横沙生态成陆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江中游燕子窝水道航道整治建筑物YR1护滩带局部出现变形、破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块石对YR1护滩带进行加固的维修方案。维修实施后可达到抑制冲刷、稳定关键部位、防止护滩建筑物持续冲刷的目的,可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护滩建筑物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为充分发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效益,更好地发挥长江下游港口和航道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迫在眉睫。南浏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受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现状条件下,要对长江中下游主航道进行经济合理的整治开发必须以确定合理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保证。不受潮汐影响或是受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该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来计算取值,受潮汐影响明显的地方采用低潮位累计频率曲线90%来取值,南浏河段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曾慧俊 《水运工程》2023,(4):161-165
东流河段为长江下游的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河段治理难度大。基于历年实测资料,对东流河段滩群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后东流河段局部河床变化较为剧烈,如左岸华阳闸以下岸坡大范围崩退,棉花洲头高程削低,与鱼骨坝工程趋向分离,洲滩演变趋向不利,建议对进口段左岸岸坡采取守护工程措施,并对棉花洲头守护工程进行延长,抑制滩面水流冲刷,以利于河段分汊分流格局的长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