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2008,(5):24-24
从“2008上海国际航运高级论坛”上获悉,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锁定”两个体系:以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为目标,着力完善以“水水中转”为主要内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着力建设以航运金融保险和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为主要内容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9,31(10):6-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港口整合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心。《意见》中有两处涉及港口整合问题。一处是在描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时提出:“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12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一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上海港不断致力于枢纽港建设、优化口岸环境和集聚港航资源要素,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国际港口前列,但水水中转箱量却不尽如人意。同属亚洲港口的釜山港和新加坡港在水水中转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集装箱水水中转作为有效实现物流时效性和经济性的现代化集疏运方式,是体现港口枢纽地位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上海港不断致力于枢纽港  相似文献   

5.
王任祥 《中国水运》2005,(10):46-47
宁波港新的定位与腹地拓展问题 1.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指出:“建设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清楚、分工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这是对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它有别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6.
陈德明 《集装箱化》2001,(11):24-26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党的十四大"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伟大战略决策的客观需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随着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际枢纽港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上海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同样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而研究、分析上海枢纽港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显然对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一个基本建成和三个基本形成",核心标志是枢纽港地位确立、口岸环境高效便捷、各类要素高度集聚,目前来看,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突显199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下,上海以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建设为核心,拉  相似文献   

8.
国际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集装箱船大型化过程中和发展趋势以及大型化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影响,指出我国的集装箱港口发展应适应需要,重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干线网络。  相似文献   

9.
黄小彪 《珠江水运》2011,(11):32-33
“十一五”期间,国内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临海、临江城市都加入了港口建设投资的滚滚热潮,以港兴市、争做航运中心、枢纽港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应该说,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抓住当前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快港口发展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很多地方却把加快港口发展简单地变成对港口吞吐量的盲目追求,把港口竞争简单地转化成吞吐量的攀比,  相似文献   

10.
捷明 《集装箱化》2003,(6):4-5,30
最近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正式挂牌。这一机构的成立是继洋山深水港开工之后,标志上海加快迈向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的又一个实质性的重大举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航运业正向综合物流时代,即以港口为枢纽,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运输网络的时代挺进。在新的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环境中,上海能否按期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关键是加快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而实现上海国际枢纽港地位的核心就是有  相似文献   

11.
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国外世界性大都市的发展轨迹,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有国际航运中心来支撑 。虽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是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建设,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运输需求规模和流向以及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在1996年中央将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的战略目标时,上海市委明确将深水港作为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关键予以全力推进。12年来,上海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尤其在洋山深水港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 现代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中心,是与集装箱这种现代运输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集装箱吞吐量的多寡是检验航运中心所在城市及其腹地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建设深水集装箱枢纽港,提高港口货运集装箱率,已经成为现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把集装箱化水平、集装箱吞吐量和中转集装箱量作为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尺度。 要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从集装箱吞吐量看,大连距目标还有相当距离。2003  相似文献   

14.
洋山深水港向自由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沿海港口建成东北亚地区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其深水港建成后仅仅立足于内陆腹地的货源而不注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经营方式来改善港口货源结构,促进国际集装箱运输中转货源的增长,那么上海  相似文献   

15.
<正> 三、珠江、长江三角洲港口运输格局变化趋势及发展对策 (一)珠江三角洲港口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以香港和深圳港为枢纽港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香港港口强大的中转功能在本地区集装箱运输中依然发挥主导作用,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运输枢纽港迅速崛起,直航量迅速增长。实践表明,1992年完成的广东省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维护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华南地区必须相应发展集装箱枢纽港,近期选择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航运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变革与发展时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无疑对上海港口的发展,尤其是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战略目标.发展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上海正在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为努力实现“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而加大了改革发展的力度,其中上海市政府最近对上海港口管理体制进行的实质性改革,成立新的上海港口管理局就是为提高上海港口管理效能.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侯剑 《水运管理》2011,33(3):20-22
为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和港口经济建设,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内涵分析出发,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经济特征符合港口经济发展至成熟期的各项经济特征,国际航运中心是港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象,并认为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和港口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丽萍 《中国港口》2008,(11):31-32,30
<正>一、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体系(一)福建港口物流发展背景与现状"十一五"期间,福建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将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港口群。但总体上,福建港口  相似文献   

19.
港口规划     
《港口科技》2006,(12):38-39
江苏省港口建设要实现“五四三二一”目标江苏省港口建设要实现“五四三二一”目标。即:围绕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海港群,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建成连云港、南京、苏州、南通、镇江等亿吨大港5个;形成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四大重点货种港口的专业化、集约化布局;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内陆地区中转联运三大运输系统;初步建成苏州太仓、连云港两个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建设一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沿江沿海其他港口和内河主要港口。连云港港四大散货泊位获批准10月19日,笔者从连云港港口集团获悉,江苏省发改委…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港口比较专题系列研究之二──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类型和功能杜其东,陶其钧,汪诚彪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市对外开放的门户。1993年上海港完成的吞吐量为17600万吨,吞吐量排名国际第三。但作为枢纽港,特别是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